广西马山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春季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3543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

1.选择题(共26题)

1.
中国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算,在世界上属于( )
A.高收入的国家B.中等收入的国家
C.中等偏下收入的国家D.中等偏上收入的国家
2.
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B.自然环境多种多样,各种资源分布比较均匀
C.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充足D.气候复杂多样,自然灾害较少
3.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  )
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C.青藏地区D.南方地区
4.
我国四大直辖市中,最年轻且位于西部大开发地区的是(    )
A.京B.津C.沪D.渝
5.
人们曾用“上下五千年,纵横一万里”来形容中国,其中前一句主要指中国(   )
A.疆域面积大B.有万里长城C.历史悠久D.人口众多
6.
关于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多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粮食产量少、生产落后
B.东部地区耕地多、气候好
C.东部地区工商业、交通运输业不发达
D.东部地区多草原、山地,地形起伏大
7.
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接近(  )
A.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局部)B.1月0℃等温线(局部)
C.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局部)D.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8.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二者的共同主张有(    )
9.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二者的共同主张有(    )
10.
秦岭一淮河以南大部分属于( )
A.湿润区、亚热带B.湿润区、热带
C.半湿润区、亚热带D.半湿润区、暖温带
11.
我国南方和北方的耕作制度和农作物有着明显的差异,其分界线大致是( )
A.长江B.秦岭-淮河
C.黄河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12.
我国四个地理区域中没有大盆地分布的是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13.
造成“世界屋脊”和“鱼米之乡”农业生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纬度位置B.地形地势C.风俗习惯D.地理位置
14.
秦岭-淮河以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玉米B.小麦C.水稻D.大豆
15.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是下列哪个地区?(   )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16.
下图中表示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的是(    )
A.B.C.D.
17.
跨经度最多的区域是( )
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C.青藏地区D.南方地区
18.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是( )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19.
我国秦岭—淮河一线是( )
A.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B.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D.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20.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描述的是我国(  )
A.青藏高原地区的景观B.西北地区的景观
C.南方地区的景观D.北方地区的景观
21.They expect{#blank#}1{#/blank#}(choose) a best reporter for the famous newspaper.
22.
青藏地区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
A.气温B.降水C.海拔D.纬度
23.阅读下列材料,并解答问题:

现代人提倡“低碳生活”,某公司发明了一种走路时能发电并充电的鞋子﹣﹣充电鞋,这种鞋的后跟鞋装有一个小型涡轮发电机.行走时利用脚跟下落时对鞋跟的下压力压缩鞋跟做功,使小型涡旋转发电,并能给手机、MP3等充电.

如图所示,是一名质量为60kg的成年人走路时提起脚跟的示意图,O点是脚尖与鞋底面的接触点,F1为人抬脚时提起脚跟的力,F2的大小等于人的体重,OA=20cm,AB=5cm.每次脚跟下落时,脚跟对鞋跟的下压力F为F1的1.2倍,并向下压缩鞋跟0.5cm.若人步行时平均步距为50cm,充电鞋发电并充电的效率为15%.

利用充电鞋给标有“3.6V 1000mAh”耗尽电能的手机电池充电,人至少要行走多远的距离?(1000mAh是1000mA的电流供电时能持续工作1h)

24.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是( )
A.地理位置B.自然环境特征
C.人文特征的不同D.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的不同
25.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地形因素C.气候条件D.海陆位置
26.
下列事实能说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体现我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是(  )
A.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
B.派团参加世博会
C.国家领导人出访非洲
D.派中国救援队飞赴海地抢险救灾

2.解答题(共3题)

27.
读“中国在世界人口和耕地中所占百分比图”和“今后我国人口和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 7 %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________ %的人口,被认为是世界一大奇迹.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 ,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 .   
(3)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人口方面,把实行“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耕地方面,把“________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8.
我国四大区域中,平原最广的是( )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29.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

(1)四大地理区域名称:________、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A区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B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本区有可卧雪御寒、能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的著名畜种________。
(2)在能源利用方面,C区域以________为主,D区域以水能利用为主。
(3)D区域的耕地类型以________为主。
(4)C区域中北京位于________平原北部边缘,离海千米。
(5)丙为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________,丁为________(河流),丙-丁线与我国一月________等温线大体-致,相当于我国________年等降水量线,粮食作物该线南侧以________为主,北侧以________为主。
(6)甲、乙为我国的边缘海,其中乙为________海。
(7)四川省份属于________区域。(填字母)
(8)四大区域中,以种植业为主的区域有________。(填字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6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