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3529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4/22

1.选择题(共35题)

1.
我国最有吸引力、最具魅力的旅游资源是(    )
A.浓郁的民族文化B.辽阔的疆域C.丰富的自然资源D.众多的江河
2.
梅州客家传统民居是(   )
A.土楼B.围龙屋C.高层建筑D.四合院
3.
下列自然资源中,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B.森林水天然气铁矿
C.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D.阳光土地水草原
4.
读“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输水总干渠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有( )
A.邯郸、石家庄B.郑州、石家庄
C.南阳、邯郸D.郑州、南阳
【小题2】南水北调工程对北京的作用是( )
A.可以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
B.可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C.可以缓解经济发展和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D.可以缓解环境保护与水资源污染的矛盾
5.
下列地方菜系中,以麻辣为主要特色的是(    )
A.粤菜B.闽菜C.川菜D.鲁菜
6.
读我国某民族服饰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民族名称是(  )
A.回族B.维吾尔族
C.蒙古族D.藏族
【小题2】该民族服饰在一天中不同时间穿着方式不一样,主要是因为(  )
A.多年风俗习惯B.高原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
C.高原地区气候严寒D.接受更多阳光,日光浴
7.
下列服饰与我国各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是( )
A.西双版纳——妇女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统裙
B.云南傣族——男子爱穿无领小袖衫,紧凑短裤,非常凉快
C.长江中下游地区——妇女们出门爱戴头巾或面纱
D.东北地区——人们一年四季常穿较单薄衣服
8.
下列旅游路线与项目的选择,正确的是(  )
A.去承德游览避暑山庄B.去南京游览平遥古城
C.去洛阳参观秦陵兵马俑D.去敦煌考察龙门石窟
9.下列防锈措施错误的是(   )
10.下列防锈措施错误的是(   )
11.
下列有关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地方文化使旅游者开拓视野,有益于健康
B.地方文化能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C.地方文化是我国最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D.地方文化不能创造财富,对经济发展不起作用
12.
读2018年世界发电量结构饼状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可再生资源发电所占比例为(  )
A.10%B.20%C.30%D.40%
【小题2】为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大力发展(  )
A.水力发电B.煤炭发电C.石油发电D.天然气发电
13.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a和b土地利用类型是()
A.林地B.耕地C.草地D.沙漠
【小题2】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
A.a B.b C.cD.d
【小题3】形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A.南北温度的差异 B.东西温度的差异 
C.东西干湿的差异D.南北干湿的差异
14.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我国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
A.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B.华北、西北和东南沿海地区
C.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D.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和吐鲁番盆地
15.
我国是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省区有(  )
A.辽宁、陕西、山西B.陕西、山西、内蒙古
C.吉林、河北、甘肃D.河北、辽宁、四川
16.
2015年4月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简称“水十条”),这是当前和今后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我国水资源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②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③人口和经济发展,用水量大增  ④水资源总量大,人均量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小题2】导致水资源不足和用水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列说法中与此无关的是(  )
A.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B.水污染、水浪费严重
C.人类对淡水的需求量增大D.兴修水利工程
【小题3】“水十条”第十条为“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为保护水资源,作为中学生的你可以做到(  )
①在社区进行水环境保护宣传  ②提高水价  ③生活中做到一水多用  ④重点流域污染防治  ⑤用长流水来解冻
A.①②③B.①③C.①②⑤D.①③④
17.
国务院发出通告,在内蒙古草原上禁止挖发菜、甘草、麻黄草。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国务院做出上述决策的原因是(  )
A.上述植物属于珍惜植物,必须加以保护B.甘草、麻黄草属于淘汰适用的药材
C.研究发现,食用发菜有害人体健康D.保护草原植被,防止荒漠化和沙尘暴
【小题2】内蒙古草原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经济,下列做法最不可取的是(  )
A.适度开发东部丰富的煤炭资源B.建设人工草场,种植牧草
C.大力植树种草,保护生态D.增大牧场畜牧数量以增加牧民收入
18.
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油田是(  )
A.大庆油田B.胜利油田C.中原油田D.塔里木油田
19.
以下关于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业是人们生存所必需的
B.它能促进和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C.它能促进交通、商业、餐饮等行业及城市建设的发展
D.它可促进加工制造业的发展
20.
目前,国际贸易中运量最大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B.铁路运输C.高速公路运输D.海洋运输
21.
(题文)下列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研究和开发经费所占比例不大B.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比重大
C.产品的技术复杂程度低D.主要分布在各种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
22.
2月6日台湾发生了地震,西安有一批药材需要尽快送到台湾灾区,应该选择(   )
A.铁路运输B.水路运输C.航空运输D.公路运输
23.

   东部沿海工业地带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由若干工业基地组成。读东部沿海工业地带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辽中南工业基地
B.②是沪宁杭工业基地
C.③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④是京津唐工业基地
【小题2】我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位于③工业基地的原因是()
A.水陆交通便利
B.科技力量雄厚
C.自然资源丰富
D.劳动力资源丰富
【小题3】煤、铁、石油资源丰富,高新技术发达的工业基地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4】②工业基地发展钢铁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A.科学技术落后
B.交通条件落后
C.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D.市场狭小
24.
铁路或公路的开通带来的影响是(   )
A.加快沿线经济的发展B.城市低价、房价下降
C.交通运输压力增大D.经济、文化交流减少
25.
运输最快捷和最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组合是(  )
A.铁路、公路
B.航运、航空
C.公路、航空
D.航空、公路
26.
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区与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生产类型组合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林业B.大兴安岭——畜牧业
C.内蒙古高原——种植业D.东南沿海地区——渔业
27.
读我国某地农业生产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读我国某地农业生产景观图,判断该地位于(  )
A.黄土高原B.大兴安岭
C.江南丘陵D.东北平原
【小题2】该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及耕作制度是(  )
A.小麦 一年一熟B.小麦 两年三熟
C.水稻 一年一熟D.水稻 一年两熟
28.
我国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是(  )
A.B.C.D.
29.
读我国某地民居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民居是( )
A.四合院B.窑洞C.江南民居D.碉房
【小题2】该民居主要分布于我国______地区。
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D.内蒙古高原
30.
在我国西南边陲有一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游客在该地可以观赏到以下景观。请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旅游胜地位于(  )
A.贵州B.新疆C.云南D.海南
【小题2】泼水节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
A.彝族B.傣族C.壮族D.高山族
31.
具有运输量大、连续性强、速度较快、受天气等自然条件限制小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航空运输D.水路运输
32.
关于运输方式和运输线,正确的叙述是(  )
A.京杭大运河是我国最重要的内河航线B.上海和武汉是我国南方沿海航线的中心
C.石油和天然气主要通过管道运输D.我国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的密度分布均衡
33.
下列不属于地方文化特色的是(   )
A.历史文物    B.古典建筑    C.创建卫生城市    D.风味佳肴
34.
下列关于甲、乙两民居的分析,最可信的是(   )
A.甲民居位于我国西北地区B.乙民居位于我国东南沿海
C.甲民居所处地区的降水量多D.乙民居所处地区的降水量多
35.
北方风味食品(如饺子、烙饼等)的食材主要是(  )
A.大米B.面粉C.海鲜D.山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