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河南省开封市九年级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350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5/27

1.选择题(共4题)

1.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一个人对自己信仰和追求的东西,必须具有 的精神,具有泰山压项也不弯腰的意志,还要有忍耐人间一切艰辛苦难的毅力,  可能到达彼岸。否则,或许能挺得住一阵子 是十年二十年,但往往不能坚持到最终,像一个参加完米长跑的运动员,尽管已经已经咬紧牙关跑完九千九百米了,在最后的一百米挺不住了,倒在跑道上。
A.百折不挠就或许B.百回千转才甚至
C.百折不挠才甚至D.千回百转就或许
2.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图示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3.冻融泥石流是冻土地区最重要的物质运移和地貌作用过程之一。一般发生在数度至十余度的斜坡上。当冻土层上部解冻时,融水使主要由细粒土组成的表层物质,达成饱和或过饱和状态,从而使上层土层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重力作用下,沿着融冻界面向下缓慢移动,形成融冻泥流。图为“冻融泥石流形成示意图”。据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昼半球各地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各地小于0°。若某时刻某条经线上的最大太阳高度与最小太阳高度差值为100°,则太阳直射的纬度可能为(  )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2分)
植物知道些什么
秦珍子
①一遇敌情,烽火台上的干柴便会被点燃,警报通过闪耀的火光迅速传递。大学专业课上的老师说,这是人类传播信息最古老的方式之一。
②和我一样,你也在为人类的这点儿本事而颇感得意吧?不过,要是如今有人说,总是“逆来顺受”的植物,也能对“邻居”发出险情警报,你有何感想?
③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植物生物科学中心主任丹尼尔·查莫维茨的新书《一株植物所知道的》中,你便可以看到这样的案例:当枫树甲受到臭虫的袭击时,它就会向空气巾释放一种信息素。接收到信息素的枫树乙丙丁们马上开始分泌化学物质,抵抗兵临城下的臭虫。
④我几乎有些微微地忐忑了。难道说,当我在案板上把一个土豆五马分尸的时候,另外一些待宰的土豆正在做好毒杀我的准备?
⑤别说我杞人忧天,要知道,按照丹尼尔的说法,尽管人们在谈到植物时,觉得它们和石头没什么两样,但实际上,植物们感知世界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⑥一株捕蝇草如何适时关闭它多刺的叶片?一朵花如何得知春季的到来?丹尼尔的新书给出了答案:植物能“看到”、“闻到”和“感觉到”,懂“社交”,甚至拥有记忆。他的研究发现了一种植物必需的独特基因组,决定哪些植物向往“光明”,哪些选择“黑暗”,而相似的基因组也是人体DNA的一部分。
⑦清晨,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红光的照射就像“起床”命令,让植物们在阳光下尽情生长。傍晚,太阳在最后一缕远红光中落山,植物们“看”到指令,随之“入眠”。再看人类,同样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⑧不过,植物们虽有“视觉”,却太容易被人类蒙蔽。“揠苗助长”早就过时了,最新“人工调节植物生长”的手段是,在夜里闪几下红光——效果几乎等同于白天好几个小时的日照。
⑨除了“视觉”,植物还有“嗅觉”。寄生植物菟丝子自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番茄是自然界中菟丝子最常见的寄主植物。为了证明菟丝子“深爱”番茄,科学家们想了种种办法,包括把它们关在看不到对方的盒子里,把茄汁抹在橡胶上或是引入“第三者”小麦。
⑩结果,菟丝子果真“嗅”到番茄释放于空气中的微量化学物质,总是坚定不移地扑将过去。
11比如,前文中受到臭虫攻击的树枝,会以分泌信息素的方式警告同根生的其他树枝,与此同时,隔壁的树窃取到这种信号并从中获益。
12枝条并不是植物们互通情报的唯一信道。最新的研究发现,植物们还能通过相邻的根系传递信号。干旱来临时,最先发觉的植物会“告诉”邻居做好缺水的准备。
13如果这些都还不算猛料,那么做好准备:科学家们已经证明,和人类一样,植物也拥有短期记忆、免疫记忆甚至隔代记忆。比如,小麦幼苗在开始孕育果实之前,记得它们已经度过寒冬。而一些在恶劣条件下存活的植物会将更强的抵抗力传给子孙。
14下一次我踏着草地、捧着鲜花或嚼着蔬菜时,也许会想起这本书,有那么一瞬间,我也会对这些事实上很“敏感”的生命充满爱怜。但这爱怜持续不了多久,因为我记得书里的另一件事:捕蝇草闭合的前提是叶子上的感觉毛有两根被昆虫触碰,所以它必须记住第一根感觉毛已经被触碰了。但是这短暂的记忆只能持续约20秒,然后它便忘记了。
15这仍然让我觉得,自己所属的物种,确实要高级一些。
【小题1】结合全文,说说以“植物知道些什么”为题有哪些好处。(2分)
【小题2】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介绍了植物的哪些特点。(4分)
【小题3】本文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选择一处并分析其作用。(3分)
【小题4】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风趣幽默,请从第⑨段任选一处加以分析。(3分)

3.名著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水浒》中的两个片段,按要求答题。
(1)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十七拳,那老虎的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了鲜血。...
(2)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老虎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老虎粪门。…… 那老虎朝他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老虎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老虎颔...
【小题1】这两段中的打虎英雄分别是   
【小题2】说说这两位英雄的性格不同之处。

4.综合性学习(共1题)

7.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题目。(共5分)
人民网11月14日电   今天,记者从河南省文物局获悉,连日来,由中国文字博物馆精心打造的《大美汉字》展在沪展出,集中展示和表现了中国汉字数千年风雨历程和艺术精华。此次沪上《大美汉字》展出为国内巡回展首站。
《大美汉字》展联合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主办。以汉字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共分为汉字的起源与流变、研究与传播、艺术与意趣和汉字与河南、安阳四个部分,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楷书的演变轨迹;汉字的研究成果和印刷术;汉字的书法、篆刻及使用中的妙趣精华;汉字的发源地河南、安阳的厚重历史等方面,鲜活呈现了汉字数千年的妙趣精华。
【小题1】将这则新闻用一句话概括(3分)
【小题2】材料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大美汉字》展联合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主办。

5.作文(共1题)

8.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偶然间的发现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罗素也是个大哲学家,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他。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准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