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6.1聚落与环境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3503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2/25

1.选择题(共9题)

1.
聚落的两种基本形态是(  )
A.平源和高原B.气温和降水
C.乡村和城市D.工人和农民
2.
如图所示的传统民居中,最适合游牧民族居住的是
A.B.C.D.
3.
城市和乡村最主要的差异是
A.人口多少的差异B.从事的生产劳动方式
C.交通方式不同D.面积大小的差异
4.
文学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描述的世外桃源”是这样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描写的桃花源属于哪类聚落形态(   )
A.乡村B.集镇C.城市D.渔村
5.
下图邮票中传统民居能充分体现人们对降水充沛的自然环境适应的是
A.B.C.D.
6.
下列四个选项,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A.平遥古城B.丽江古城C.桂林山水D.皖南古村落
7.
如图A,B,C三地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聚落的是()
A.A处B.B处C.C处D.A和C处
8.
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①便利的交通
②平坦的地形
③高山、荒漠
④气候湿热
⑤水源充足
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④D.③④⑤
9.
下列不是条带状聚落分布地区的是(  )
A.平原B.沿河C.山麓地带D.谷地

2.解答题(共2题)

10.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表示乡村聚落,分析A、B、C发展的有利因素是:靠近______,_____充足,地形以_______为主,土层深厚,且土壤______。
(2)D聚落发展的主要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
(3)四个聚落中,比较有可能发展成城市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11.
请将下列民居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特点、地理位置对号入座。

(1)甲—(  )—(  )   
(2)(  )—B—(  )
(3)(  )—(  )—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