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句子默写- (共1题)
①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②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③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
④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⑤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____。(乐府民歌《木兰诗》)
⑥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李白《_________》)
⑦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莲说》)
2.现代文阅读- (共2题)
善良的种子
朱成玉
①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②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③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大概是买票的时候,被人瞄上了他兜里的那张100元的票子,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在那个年代,100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呢。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
④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了车下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
⑤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个手,就这一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她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她呼天抢地,车里人都纷纷对这个丢了种子的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的人,他断了穷人家的活路。
⑥“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
⑦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个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⑧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父亲也自始至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⑨下车的时候,人很挤。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父亲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⑩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⑪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
【小题1】根据选文的行文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父亲是有名的“抠王”→(______)→“女人”的种子被偷→(______)→(______)
【小题2】选文第②段写父亲是有名的“抠王”,目的是什么?
【小题3】父亲被偷的那张百元票子为什么回到了他的口袋?
【小题4】第③段和第⑩段两个划线语句是否矛盾,请结合父亲不同心境简要分析。
【小题5】仔细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结合全文,说说好在哪里。
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小题6】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你是如何看待父亲的行为的,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
塑料瓶装水真的“干净”吗
①出门在外,口渴的时候我们都习惯买一瓶水喝,瓶装水给我们的印象是干净方便,尤其是高档瓶装水都会标榜自己“出身清白”,“ 从未受到过人类污染”。例如,“王岛云雨”产自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那里号称拥有世界上“最干净的空气”,雨水自然清洁无比;“公元前1万年” 产自号称“地球上最古老的水源”——加拿大卑诗省沿岸的冰川,水质更是纯正无比,然而,科学家指出,塑料瓶装水也有可能“不干净”。
②英国化学研究人员威廉·肖迪克表示,装饮用水的塑料瓶生产过程就有污染隐患,因为在制造瓶子的过程中,会使用含有锑元素的化合物作催化剂,随着塑料瓶的成型,锑元素也进入了塑料中。塑料瓶可能会持续向瓶中的水溶解重金属元素锑,这种元素长期积聚在体内可能危害健康。威廉·肖迪克对15种热销瓶装水进行化学检验,结果发现天然地下水中的锑含量是万亿分之一,而刚出厂的瓶装水的锑含量平均为万亿分之一百六十。时间越长,塑料瓶中的锑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越大,这个过程就像泡茶一样。出厂3个月后,瓶装水中的锑元素的含量竟然增加了一倍。然而,现在市场上大多数瓶装水包装上注明的保质期大多是24个月。另外,温度越高,锑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越大,而人们对瓶装水需求量较大的季节是温度高的夏天。肖迪克表示,虽然摄入极少量的锑元素不会导致人生病,但是大量摄入则会诱发呕吐,甚至可能致命。
③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米歇尔等人发现,不少塑料瓶在加工过程中会加入名为双酚A(BPA)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与出生缺陷、发育问题以及心脏病和糖尿病患病风险高有关联。专家对它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表示担忧,而一些***尼克·里夫斯还表示,瓶装水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容忽视。全世界每年用于制造塑料瓶的塑料为270万吨,这些塑料的原料大多是从石油中提取的,仅在美国,制造这些塑料瓶就要消耗150万桶石油,这些石油可以供10万辆汽车使用一年。86%的塑料水瓶最后都变成了垃级,需要400年至1000年才能降解。这些塑料垃圾在燃烧时会产生有毒气体和含有重金属的灰烬。
(摘自《知识就是力量》,略有删改)
【小题1】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塑料瓶装水可能“不干净”的原因。【小题2】第①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3】结合上文和下面链接材料回答问题:我国为什么要推行“限塑令”?
(链接材料)塑料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风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用塑料袋或者塑料瓶来装运各种物质。但是,很多塑料含有污染性的化学物质,而且,一般来说,一个塑料袋或者塑料瓶需要几十甚至几百年的时间才能够降解。此外,80%的塑料袋或塑料瓶是无法回收的。所以,限制塑料的使用成了人们一个共同的认识,我国也推行了“限塑令”。
3.名著阅读- (共1题)
①请简单概括祥子买车三起三落的故事。
第一次:奋斗三年挣钱买了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孙侦探敲诈了买车钱;
第三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下葬虎妞卖了车。
②祥子一生命运的三部曲是(______)
A.精进向上一自甘堕落一浪子回头 | B.精进向上一不甘失败一自甘堕落 |
C.不求上进一精进向上一自甘堕落 | D.不求上进一有所发愤一精进向上 |
4.综合性学习- (共1题)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话题,“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请你一起来参与我们班的爱国古诗词大会。
(1)有四位同学诵读了下列诗句,其中哪一句不属于爱国主题类诗句?(______)
A.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
B.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
C.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屈原《国殇》 |
D.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本学期所学课文中爱国人物或选择你熟悉的一位爱国人士,简述他的爱国故事或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命题作文- (共1题)
依依翠柳,郁郁繁花,嫩嫩春笋,茵茵小革……万物被温暖照亮,生机勃勃,尽情展示大自然的绚丽。
在青春旅途中,你也常被温暖照亮:眷眷亲情,殷殷师恩,醇醇友爱……让你坎坷变坦途,郁闷变快乐,单调变精彩,蓬勃向上,纵情演绎成长的浪漫。
请以“被温暖照亮”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题目自拟;③立意自定;④文体自选(诗歌、剧本除外);⑤不少于 600字;⑥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⑦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⑧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6.- (共2题)
印象苏州,风是古风,水是遗韵,远眺虎丘塔,古意mián 深,近赏拙政园,别致清幽。遥想当年,东晋文化之清雅,南朝歌舞之升平,隋唐运河之繁华,五代之南唐吴越,宋词元曲,明清才子,民国威武亦铿锵,所有的前尘往事,全都被lǒng 罩在这浩浩茫茫的姑苏烟雨之中。朦胧中,我感受苏州的人文底蕴,写下心底最 A (纯净/干净)的文字。苏州,是当今中国理想化城市的一个缩影,一面保留着质朴、优雅的文化底yùn ,一面在经济上新yǐng 时尚,气象万千。文化的生命力在于 B (穿透/穿过)历史,活到现在,而这正是苏州人文精神的最特别之处。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mián______深 lǒng______罩 底yùn______ 新yǐng______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填在前面的横线上。
A._________(纯净/干净) | B._________ (穿透/穿过) |
(甲)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衰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节选自《爱莲说》
(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级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②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③,避署而署为之退,纳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是芙蕖④者也,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菡萏:未开的荷花。③异馥:异香。④芙渠:荷花。【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不蔓不枝(__________) ②可爱者甚蕃(__________)
③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__________) ④此皆言其可目者也(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 水陆草木之花 | B.自李唐来 自荷钱出水之日 |
C.香远益清 濯清涟而不妖 | D.芳草鲜美 陶后鲜有闻 |
①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
②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小题4】(甲)(乙)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小题5】(乙)(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
-
【1】题量占比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命题作文:(1道)
:(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