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错的一项是(3分)
A.“感动温州”人物“兰小草”是谁,无人知晓,但“兰小草”的善举,家喻户晓。 |
B.杭州是水乡,河网纵横交错,这给各地的端午节划龙舟活动带来了便利。 |
C.“地沟油事件”在众多社会热点中出类拔萃,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
D.乔布斯锐意进取,百折不挠,创造了“苹果神话”,成了许多人的精神偶像。 |
2.现代文阅读- (共1题)
3.
黄土高原曾是秀美山川
①位于黄河中游,地跨陕西、山西、河南、甘肃、青海诸省和内蒙古、宁夏两个自治区的黄土高原,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曾居重要地位,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②早在六七千年前,这一地区就出现了仰韶文化,发展了以彩陶为特点的光辉的彩陶文化。传说的中华民族的先祖——黄帝,就生活在黄土高原——今陕北的黄陵县。历史上的夏、周、秦、汉和唐代,都把都城建在黄土高原上,在这片土地上发展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③黄土高原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不是偶然的,是因为那时这里有着较好的自然环境。古代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的事实表明,古代黄土高原自然环境比今天要好得多。山地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树木既有松柏等针叶树,也有多种阔叶树大乔木,在沟谷中生长着由阔叶树形成的茂密森林。而在由厚层黄土堆积而成的黄土高原和黄土丘陵沟壑地上,既生长着大乔木,也生长小乔木以及种类很多的灌木。灌木成片连丛生长。还有面积很广大的天然草地,草本植物很茂盛。
④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栖息着多种草食动物,有成群的野鹿、野羊,数不清的野兔,还有虎、豹、熊等大型食肉动物。
⑤这种自然条件为我们的祖先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生存环境。
⑥在那时,土壤侵蚀的程度很轻。许多河流(包括黄河)含沙量比今天少得多。古代的黄土高原上许多河流被称为青河,这里的湖泊也很多。在今天的西安地区和关中平原,因湖泊很多,周代到汉代期间,白天鹅、野鸭等飞禽在众多湖泊中栖息,成为关中地区的一大景观。
⑦从汉代以后,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逐渐恶化。特别是从唐代以后,自然环境的恶化明显加重。
⑧生态环境恶化一方面有自然原因,气候环境比古代要冷和变得干旱,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人类对自然界的不合理利用。主要是人口的增加对耕地的需求,土地的开垦破坏了天然植被。天然草地、森林和灌木林一片片消失;另外,因建筑和燃料用材,砍伐森林,使天然森林的面积大为缩小。
⑨植被破坏导致土壤侵蚀加剧。原先平坦的黄土高原变得破碎,进入一种广种薄收,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土壤持水能力下降,许多天然湖泊消失,河流舍沙量增加,洪枯水位差增大的生态环境恶化、经济文化大衰退的结局。
⑩唐代以前黄土高原地区处在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地位,今天全国的贫困县有很大部分位于黄土高原地区。
⑪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恶化表明,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破坏很容易也很快,但恢复起来却很困难,也很慢,因为一定的自然环境是自然界经数万、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年的漫长时期逐渐演化的结果,人类可以在几百年的短时间内将其破坏。
⑫今天,再将黄土高原绿化是极为艰巨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绿化和综合治理,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距离根治还有很大距离。
⑬只要按照自然规律,因地制宜,按不同地域和不同地形部位,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按地域和地形部位合理地种植组合,并配合水利工程,将黄土高原治理成秀美的山川还是大有希望的。
(选自《科学大观团》2001年4月)
【小题1】这篇文章以____________为说明顺序,以____________为主要说明方法,详尽地介绍了曾是秀美山川的黄土高原几千年来的演变过程。 (2分)
【小题2】联系上下文,第⑤段中的“这种自然条件”具体指: (5分)
【小题3】⑧⑨两段说明“人类对自然界的不合理利用”主要是指:(概括回答,不超过5个字)
【小题4】请联系实际,描写一处你所了解的环境恶化的景象并分析原因。(5分)(要求:不许出现地名、校名及有标志性的建筑名称,若不可避免,请用××代替,不超过50个字)
黄土高原曾是秀美山川
①位于黄河中游,地跨陕西、山西、河南、甘肃、青海诸省和内蒙古、宁夏两个自治区的黄土高原,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曾居重要地位,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②早在六七千年前,这一地区就出现了仰韶文化,发展了以彩陶为特点的光辉的彩陶文化。传说的中华民族的先祖——黄帝,就生活在黄土高原——今陕北的黄陵县。历史上的夏、周、秦、汉和唐代,都把都城建在黄土高原上,在这片土地上发展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③黄土高原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不是偶然的,是因为那时这里有着较好的自然环境。古代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的事实表明,古代黄土高原自然环境比今天要好得多。山地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树木既有松柏等针叶树,也有多种阔叶树大乔木,在沟谷中生长着由阔叶树形成的茂密森林。而在由厚层黄土堆积而成的黄土高原和黄土丘陵沟壑地上,既生长着大乔木,也生长小乔木以及种类很多的灌木。灌木成片连丛生长。还有面积很广大的天然草地,草本植物很茂盛。
④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栖息着多种草食动物,有成群的野鹿、野羊,数不清的野兔,还有虎、豹、熊等大型食肉动物。
⑤这种自然条件为我们的祖先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生存环境。
⑥在那时,土壤侵蚀的程度很轻。许多河流(包括黄河)含沙量比今天少得多。古代的黄土高原上许多河流被称为青河,这里的湖泊也很多。在今天的西安地区和关中平原,因湖泊很多,周代到汉代期间,白天鹅、野鸭等飞禽在众多湖泊中栖息,成为关中地区的一大景观。
⑦从汉代以后,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逐渐恶化。特别是从唐代以后,自然环境的恶化明显加重。
⑧生态环境恶化一方面有自然原因,气候环境比古代要冷和变得干旱,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人类对自然界的不合理利用。主要是人口的增加对耕地的需求,土地的开垦破坏了天然植被。天然草地、森林和灌木林一片片消失;另外,因建筑和燃料用材,砍伐森林,使天然森林的面积大为缩小。
⑨植被破坏导致土壤侵蚀加剧。原先平坦的黄土高原变得破碎,进入一种广种薄收,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土壤持水能力下降,许多天然湖泊消失,河流舍沙量增加,洪枯水位差增大的生态环境恶化、经济文化大衰退的结局。
⑩唐代以前黄土高原地区处在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地位,今天全国的贫困县有很大部分位于黄土高原地区。
⑪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恶化表明,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破坏很容易也很快,但恢复起来却很困难,也很慢,因为一定的自然环境是自然界经数万、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年的漫长时期逐渐演化的结果,人类可以在几百年的短时间内将其破坏。
⑫今天,再将黄土高原绿化是极为艰巨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绿化和综合治理,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距离根治还有很大距离。
⑬只要按照自然规律,因地制宜,按不同地域和不同地形部位,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按地域和地形部位合理地种植组合,并配合水利工程,将黄土高原治理成秀美的山川还是大有希望的。
(选自《科学大观团》2001年4月)
【小题1】这篇文章以____________为说明顺序,以____________为主要说明方法,详尽地介绍了曾是秀美山川的黄土高原几千年来的演变过程。 (2分)
【小题2】联系上下文,第⑤段中的“这种自然条件”具体指: (5分)
A.____________ | B.____________ | C.____________ | 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
【小题4】请联系实际,描写一处你所了解的环境恶化的景象并分析原因。(5分)(要求:不许出现地名、校名及有标志性的建筑名称,若不可避免,请用××代替,不超过50个字)
3.语言表达- (共1题)
4.
请将下列句子组合程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将排列序号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这幅画的远景是暗淡的秋天的天际。
②道路黑黝黝的,刚刚下过雨之后还没有晒干。
③在遥远的群山上方,秋风催赶着片片疾驰的行云。
④近景是一片赤褐色的长满艾蒿的草原。
⑤路旁是已经干枯的、被踩断的密密丛丛的芨芨草。
①这幅画的远景是暗淡的秋天的天际。
②道路黑黝黝的,刚刚下过雨之后还没有晒干。
③在遥远的群山上方,秋风催赶着片片疾驰的行云。
④近景是一片赤褐色的长满艾蒿的草原。
⑤路旁是已经干枯的、被踩断的密密丛丛的芨芨草。
4.综合性学习- (共1题)
5.
七年级各班将举行“我爱黄河”专题语文实践活动。
【小题1】第一环节:黄河诗文大联诵
请你写出这一环节的开场白,要求至少引用一句吟诵黄河的古诗,运用一个与黄河有关的成语。(60字左右)(3分)
【小题2】第二环节:关注今天的黄河
面对黄河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请你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呼吁保护我们的母亲河。(要求简明、有创意)(2分)
【小题1】第一环节:黄河诗文大联诵
请你写出这一环节的开场白,要求至少引用一句吟诵黄河的古诗,运用一个与黄河有关的成语。(60字左右)(3分)
【小题2】第二环节:关注今天的黄河
面对黄河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请你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呼吁保护我们的母亲河。(要求简明、有创意)(2分)
5.其他- (共2题)
6.
下面这段文字在标点使用、语言结构、用词得体上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3分)
为什么我在生活里一直克制自己,也许是因为对一切微小的美好都有畏惧之心。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依偎在山岗上的几点残雪,美是在湖水中摇曳的几朵青莲。美是一种光,触到手心,空落无着,但人人都蛮喜欢它,爱追寻它。即使美总是从恶的部分提炼和分离而出,它们原是共同存在,互为一体,密不可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我在生活里一直克制自己,也许是因为对一切微小的美好都有畏惧之心。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依偎在山岗上的几点残雪,美是在湖水中摇曳的几朵青莲。美是一种光,触到手心,空落无着,但人人都蛮喜欢它,爱追寻它。即使美总是从恶的部分提炼和分离而出,它们原是共同存在,互为一体,密不可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其他:(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