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广东梅州梅江区实验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3491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4/26

1.选择题(共20题)

1.
竹楼式的民居反映的自然环境是(   )。
A.炎热多雨B.干燥少雨C.四季分明D.寒冷潮湿
2.
到2016年8月, 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物和自然景观数量居世界( )
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
3.
我国最有吸引力、最具魅力的旅游资源是(    )
A.浓郁的民族文化B.辽阔的疆域C.丰富的自然资源D.众多的江河
4.
梅州客家传统民居是(   )
A.土楼B.围龙屋C.高层建筑D.四合院
5.
下列不属于地方文化的是()
A.历史文物B.古典建筑
C.风土民俗D.普通话的推广
6.
下列地方菜系中,以麻辣为主要特色的是(    )
A.粤菜B.闽菜C.川菜D.鲁菜
7.
下列服饰与我国各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是(   )
A.西双版纳——妇女喜欢短衣和筒裙
B.东北地区——四季均穿单薄的衣服
C.西北地区——藏袍
D.江南地区——妇女出门爱带头巾或面纱
8.
藏族服饰一天内的不同穿法,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B.降水C.风向D.气温
9.
下列地区中,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的是( )
A.长白山地B.内蒙古高原C.塔里木盆地D.东北平原
10.
下列人类活动可以节水的是(  )
A.农业生产采用漫灌方式B.工业生产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湖中
C.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D.大量开采地下水,少用河湖水
11.
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
A.防治水污染B.兴修水库C.跨流域调水D.节约用水
12.
我国铁矿储量最多的三个省区是(    )
A.闽、浙、粤B.鲁、苏、皖C.湘、琼、桂D.川、辽、冀
13.
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匀的主要措施是(    )
A.兴建水库B.跨流域调水C.节约用水D.人工降雨
14.
下面有关我国矿产资源叙述错误的是(   )
A.铁矿资源贫矿少、富矿多
B.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
C.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沿海大陆架也蕴藏着较多的石油
D.1989年以来,我国的煤炭产量一直居世界首位
15.
以下关于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业是人们生存所必需的
B.它能促进和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C.它能促进交通、商业、餐饮等行业及城市建设的发展
D.它可促进加工制造业的发展
16.
我国东部沿海四大工业基地中,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是(  )
A.辽中南工业基地B.京津唐工业基地C.沪宁杭工业基地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7.
下列省区中,煤炭产量最多的是
A.山西B.内蒙古
C.黑龙江D.贵州
18.
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    )
A.电力工业B.钢铁工业C.石油化学工业D.高新技术产业
19.
我国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遗产的景观是(    )
A.九寨沟B.泰山C.武陵源D.黄山
20.
老北京居民建筑的代表是(    )
A.竹楼B.吊脚楼C.四合院D.窑洞

2.解答题(共3题)

21.
看我国主要铁路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我国铁路建设已经基本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布格局。_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铁路枢纽。
(2)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铁路线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④:陇海—_______________;
⑤:沪杭—浙赣—湘黔—___________线。
22.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工业基地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工业基地中,以轻工业为主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如图所示是我国东部某丘陵地区,其中:A为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D为水库。在保护环境、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请合理安排各农业的生产布局。

(1)我国在土地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部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畜牧业和__________等。
(2)用材林宜在________,经济林(茶、果树等)宜在________,渔业宜在________,耕作业宜在________. 这说明农业生产的布局原则是________.
(3)当地如果要种植粮食,一般种植________,当地若种植油料作物,一般种植________,当地农作物的熟制一般是________.
(4)如果采取不合理的方式,可能会产生水土流失的地方是________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0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