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 第三章第1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练习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3460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8

1.选择题(共8题)

1.
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今,这股风潮逐渐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容易导致(    )
A. 全球气温变暖
B. 人口过度增长
C. 全球经济倒退
【小题2】下列行为中,你认为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
A. 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
B. 循环使用地理教材
C. 尽量多使用干净、卫生的一次性餐具
2.
下列属于下图中乙图例所示的是
A.铁矿、汽油B.雷电、沙漠
C.化肥、小麦D.阳光、淡水
3.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A.总量丰富,人均不足B.总量丰富,人均丰富
C.总量缺乏,人均不足D.总量缺乏,人均丰富
4.
创建美丽中国,必须着力推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生活。下列生活方式与创建美丽 中国观念不符的是 (  )
A.出行乘坐公交车B.垃圾实行分类处理
C.使用一次性餐具D.关闭电源后,不忘拔掉用电器插头
5.
节约资源、保护资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是小明的做法,错误的是(   )
A.丢垃圾时,把垃圾分类回收
B.不购买、使用一次性消费品,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
C.过节日时,给朋友们写了好多张贺卡
D.洗碗时尽量不使用洗涤剂
6.
有条小河滋养了很多动物.一天,大家发现喝水变黑发臭了,于是纷纷找原因.原来是小猴往河里扔果皮,小猪往河里倒脏水…下列行为不会污染河水的是(  )
A.节约用水,不用洗涤剂B.乱扔果皮、纸屑
C.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7.
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有(  )
A.土地B.森林C.煤炭D.石油
8.
被称为“工业的粮食”的资源是( )
A.煤炭B.石油C.铁矿D.有色金属

2.解答题(共2题)

9.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每年4月24日,是青岛近海地区一年一度的“鲅鱼节”。节日里望着大量新鲜的鲅鱼上市,渔民和市民的脸上乐开了花,共同分享来自海洋的恩惠。
材料二 6月1日12时青岛市全部渔船归港停靠,正式“封海”实行伏季休渔,给海洋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近年来我国近海已经很难捕到鱼了,有些鱼在近海甚至绝迹,近海渔业资源日益枯竭。(1)青岛近海渔业资源丰富,请列举青岛近海适宜鱼类生长的有利条件。
(2)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日益枯竭,结合材料二,从利用海洋资源方面分析导致枯竭的主要人为原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解决措施?
(3)我国海洋资源丰富,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你应该为祖国的“蓝色经济”做些什么?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漫画“所剩无几”

材料二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1)材料一反映了  问题。
(2)造成材料二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
(3)小明认为,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今后不会出现资源危机,小强有不同的看法,请你帮小强说出理由:人均资源继续 ;资源 、破坏 ;社会经济 ,对资源需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