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中图版(北京)七年级地理下册8.1.3北方地区同步练习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34548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7

1.选择题(共8题)

1.
下列过程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A.人和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B.煤燃烧产生的烟雾
C.汽车尾气排放形成的烟雾D.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2.
下列关于环境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境质量下降就是环境污染
B.环境污染是指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使大气中悬浮物和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激增
C.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使河流与湖泊水质恶化,这类现象属于环境污染
D.人类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就是环境污染
3.
所谓“排放交易机制”是指在政府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总量限定的情况下,允许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向污染物排放量小的企业购买排放指标。这种做法可以使(  )
A.当地的环境质量保持不变
B.当地的环境质量逐渐恶化
C.生产工艺环保的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
D.排污量大的企业获得更大收益
4.
污染发生的原因是(  )
A.附近有火山爆发,喷出大量含二氧化硫的气体
B.一段时间内的大气降水量大大超出同期平均水平
C.城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D.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大量排放,加上阳光的作用
5.
下列关于环境自净能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虽然环境有自净能力,但人类把废弃物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后,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B.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经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所净化,成为净化的天然水
C.河道中适量的藻类和其它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对水体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
D.地理环境的净化作用是有限的,污染物的排放一旦超过其自净能力,环境将趋于恶化
6.
下列关于不同水体自净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湖泊的自净能力比河流强
B.河水流动性大,溶解氧多,污染物扩散快,繁殖快
C.湖泊水流动性小,水中溶解氧多,污染物被氧化快
D.地下水的自净能力比湖泊和河流的自净能力都差
7.
导致大气污染事件发生的主要污染物是(  )
A.水蒸气和硫化物
B.二氧化硫和氟氯烃
C.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
D.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
8.
环境污染可分为不同类型,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是按________来划分的(  )
A.污染物的性质B.环境要素
C.污染物的形态D.污染物来源

2.解答题(共1题)

9.
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 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资料二 见图

资料三

(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________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________月。
(2)出现混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B.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C.连续的阴雨天气D.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原因。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解答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