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5题)
2.
下面为四幅建筑景观图片,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位于印度境内的建筑物是()
【小题2】关于建筑物④所在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位于印度境内的建筑物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通用西班牙语 | B.属于发展中国家 |
C.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 D.地狭人稠 |
3.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双版纳凭借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使旅游业迅速成为支柱产业。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西双版纳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当地喜欢孔雀舞、欢度泼水节的民族是( )
【小题2】西双版纳旅游业的三大特色是( )
【小题1】西双版纳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当地喜欢孔雀舞、欢度泼水节的民族是( )
A.傣族 | B.蒙古族 | C.藏族 | D.朝鲜族 |
A.气候宜人、湖光山色、民族风情 |
B.迷人沙滩、热带雨林、建筑名胜 |
C.历史古迹、边境风光、河流探险 |
D.民族风情、热带雨林、边境风光 |
7.
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该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该山脉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木四季常青。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山脉与淮河构成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与该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小题2】关于该地理界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该山脉与淮河构成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与该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A.一月0℃等温线的东段 | B.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 D.亚热带与中温带的界线 |
A.该线以南冬季河流封冻 | B.该线以北耕地以水田为主 |
C.该线以南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 D.该线以北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等 |
13.
坎儿井,长期为新疆绿洲居民所利用。但不宜修建更多的坎儿井,因为这会使绿洲地区的水资源消耗过大,地下水位下降。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
【小题2】坎儿井是新疆最古老的地下取水方式之一,之所以在地下取水是为了()
【小题1】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
A.雨水 | B.湖泊水 |
C.冰雪融水 | D.河流水 |
A.利于灌溉 | B.避免蒸发 |
C.利用地势自流 | D.节约成本 |
2.解答题- (共4题)
16.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F、H、G八地中,属于人口稠密的地区是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①纬度位置方面 。
②海陆位置方面 。
③地形方面 。
④气候方面 。


属于人口稀少的地区是 ,其中F处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2)由此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 ,人口的分布状况与 有密切联系。
(3)你认为能否用人口迁移的办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 ,为什么?

(1)图中A、B、C、D、E、F、H、G八地中,属于人口稠密的地区是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①纬度位置方面 。
②海陆位置方面 。
③地形方面 。
④气候方面 。



(2)由此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 ,人口的分布状况与 有密切联系。
(3)你认为能否用人口迁移的办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 ,为什么?
17.
读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支持长江中下游地区(左图中的虚线区域)的抗旱,三峡水利枢纽连续多日加大下泄量,至2011年5月18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位出现全面回升。
⑴图中A为____________地区,该区域的典型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 。
⑵图中B地区与C地区之间的分界线
①__________________(河流)和②__________________(山脉)。
⑶图中③是我国第二长河____________,在④_________(省份简称)注入海洋。
⑷图中⑤和④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相同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文字材料说明,兴修 ,可有效调控径流量和水量的季节变化,减轻旱涝灾害。
(6)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了以 市为中心的钢铁、纺织工业基地。
(7)图中所示的铁路线⑥是____________线,沿此铁路线从北往南旅行,沿途能见到的景观变化是 。

为支持长江中下游地区(左图中的虚线区域)的抗旱,三峡水利枢纽连续多日加大下泄量,至2011年5月18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位出现全面回升。
⑴图中A为____________地区,该区域的典型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 。
⑵图中B地区与C地区之间的分界线
①__________________(河流)和②__________________(山脉)。
⑶图中③是我国第二长河____________,在④_________(省份简称)注入海洋。
⑷图中⑤和④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相同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文字材料说明,兴修 ,可有效调控径流量和水量的季节变化,减轻旱涝灾害。
(6)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了以 市为中心的钢铁、纺织工业基地。
(7)图中所示的铁路线⑥是____________线,沿此铁路线从北往南旅行,沿途能见到的景观变化是 。
A.一望无际的平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
B.深秋时节,沿途树木变化:树叶常绿→树叶枯黄→树叶全部脱落 |
C.阳春三月,沿途见到车站中人群的服装在变多变厚,沿途的传统建筑的屋顶坡度逐渐变小 |
D.旱地麦浪如金,苹果、梨子初上枝头→河湖众多,鱼池、荷塘、稻田随处可见 |
18.
2010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结合图,回答问题。


(1)山西省的行政中心是 。
(2)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其优势是_______资源丰富。
(3)该省水土流失严重,治理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4)太行山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举一例说明。
(5)我国各地的民居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说出山西民居和皖南民居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原因。


(1)山西省的行政中心是 。
(2)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其优势是_______资源丰富。
(3)该省水土流失严重,治理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4)太行山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举一例说明。
(5)我国各地的民居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说出山西民居和皖南民居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原因。
19.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省级行政单位的地形分布特点可以概括为 。
(2)字母a、b所在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①是 山脉;②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b所在地形区是我国 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3)图中所示,a省有丰富的 (矿产)资源,这些资源从轮南通过管道c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我国东部地区,此工程的名称是 。该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我国东西部之间的互助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试分析该工程对我国东部的积极影响。
(4)对a省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的突出自然条件是干旱。试分析该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5)以下有关a省的描述错误的是

(1)图中a省级行政单位的地形分布特点可以概括为 。
(2)字母a、b所在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①是 山脉;②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b所在地形区是我国 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3)图中所示,a省有丰富的 (矿产)资源,这些资源从轮南通过管道c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我国东部地区,此工程的名称是 。该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我国东西部之间的互助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试分析该工程对我国东部的积极影响。
(4)对a省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的突出自然条件是干旱。试分析该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5)以下有关a省的描述错误的是
A.农业以畜牧业和绿洲农业为主 B。大漠黄沙驼铃响 |
B.北京太阳初升时,该省已日在中天 D。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优质棉花的生长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5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