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3428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6

1.选择题(共28题)

1.
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西半球B.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南半球
C.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寒带,没有热带D.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
下列山脉中,位于两个盆地之间的是
A.天山B.阿尔金山C.秦岭D.横断山
3.
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A.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B.从北向南递减
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D.从南向北递减
4.
下列山脉不是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
A.B.C.D.
5.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所描述的是以下哪个地形区的景观
A.内蒙古高原B.青藏高原C.东北平原D.华北平原
6.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1月O℃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
7.
如图所示四幅图,表示的是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个城市,它们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④③②①D.④②①③
8.
下列省级行政区中,跨经度最广的是
A.甘B.新C.藏D.内蒙古
9.
台风是影响我国的灾害性天气,往往会带来狂风暴雨,台风来临前,下列应对方法错误的是
A.关好门窗B.不靠近广告牌C.留在室内D.把花盆搬到阳台上
10.
下列地形区在同一级阶梯上的是:
A.四川盆地 内蒙古高原 华北平原B.东南丘陵 东北平原 武夷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塔里木盆地 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天山山脉 华北平原
11.
下列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配对正确的是()
A.①﹣﹣呼和浩特B.②﹣﹣﹣长沙C.③﹣﹣﹣济南D.④﹣﹣拉萨
12.
关于我国气温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冬季南北温差不大B.我国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南北普遍高温
C.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在青藏高原D.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在海南岛
13.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跨纬度近50度,这就造成了(   )
A.B.
C.D.
14.

读下面两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图中的省级行政区域,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16.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17.
下列行政中心所在行政区全部属于自治区的是
A.乌鲁木齐 拉萨  南宁 呼和浩特
B.太原 银川 呼和浩特 哈尔滨
C.成都 西宁 南宁 长春
D.济南 石家庄 郑州  合肥
18.科学探究是研究和学习生物学的一种基本技能.下列是利用金鱼藻进行的一些实验探究活动和结果.

探究活动一 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这样收集到的数据如图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10

60

20

25

30

10

40

5

探究活动二 用金鱼藻探究能否净化水质的活动,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见表)(河水都是无污染的)


加河水的体积

 加废电池的数量及型号

 加金鱼藻的数量

 放同样小鱼

小鱼存活的时间

 A

 500毫升

 不加

 不加

 1条

 10天

 B

 500毫升

 1节5号

 不加

 1条

 3天

 C

 500毫升

 1节7号

 不加

 1条

 5天

 D

 500毫升

 1节5号

 10克

 1条

 6天

 E

 500毫升

 1节5号

 30克

 1条

 8天

结合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9.科学探究是研究和学习生物学的一种基本技能.下列是利用金鱼藻进行的一些实验探究活动和结果.

探究活动一 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这样收集到的数据如图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10

60

20

25

30

10

40

5

探究活动二 用金鱼藻探究能否净化水质的活动,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见表)(河水都是无污染的)


加河水的体积

 加废电池的数量及型号

 加金鱼藻的数量

 放同样小鱼

小鱼存活的时间

 A

 500毫升

 不加

 不加

 1条

 10天

 B

 500毫升

 1节5号

 不加

 1条

 3天

 C

 500毫升

 1节7号

 不加

 1条

 5天

 D

 500毫升

 1节5号

 10克

 1条

 6天

 E

 500毫升

 1节5号

 30克

 1条

 8天

结合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20.
下图反映的是
A.蒙古族的那达幕大会B.傣族的泼水节C.回族的开斋节D.彝族的火把节
21.
从人口普查情况看,我国几乎没有一个县或市的居民是单一民族,这说明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A.大杂居,小聚居B.大聚居,小杂居
C.分布较乱,没有规律D.每个地方都以汉族为主,其他民族次之
22.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关于如何实现其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山区风景秀丽,开展生态旅游B.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
C.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以满足市场需D.山区水能资源丰富,积极建设小水电站
23.
菲菲全家在暑假乘坐火车去西藏旅游,他们在西藏可能看到了(  )
A.深厚的黄土B.重重叠叠的梯田C.连绵的雪山D.一望无际的沙漠
24.
小红全家在2017年“五一”假期到延安地区旅游。有时他们看到景点近在眼前,却要绕道行驶,其原因是黄土高原(   )
A.千沟万壑B.河道纵横C.一望无际D.雪山连绵
25.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反映出我国地势特点是(    )
A.西高东低B.东高西低C.中部高四周低D.中部低四周高
【小题2】上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四川盆地B.横断山脉C.巫山D.长江中下游平原
26.
下列四幅示意图中,与我国地势分布特点最接近的是(  )
A.B.C.D.
27.
读我国五种地形所占比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盆地占的比重最小
B.平原占的比重最大
C.山地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80%
D.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3
28.
南充的干湿地区和温度带分别是(  )
A.湿润地区  热带
B.半湿润地区 亚热带
C.半干旱地区 暖温带
D.湿润地区 亚热带

2.解答题(共6题)

29.
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图回答问题。(7分)

(1)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的是 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  地。
(2)甲乙两地中年降水量比较多的是    地。
(3)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主要要在夏季
D.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
 
(4)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图气候中的   气候,乙地属 气候。你的家乡属于 气候。
30.
读“四省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四省中,与福建省相邻的是___________,有两个简称的是_________,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填写省区名称)
(2)四省中位置最东的是____________,有热带面积分布的是_____________,民族最多的是___________。(填写省区名称)
(3)下列关于四个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省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它同四个国家接壤
B.B省是我国位置最南的省,我国最南端的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C.C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人民政府所在地为武汉市
D.D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同俄罗斯和蒙古两国为邻
31.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内海:D     
(2)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级行政区为:云南省  广东省     。
(3)F省的行政中心是   ,N省的行政中心是     
(4)我国人口分布的界线是以黑龙江省的  和云南省的腾冲为界。
32.
读中国疆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我国邻国、岛屿、濒临海洋的名称。
邻国: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隔海相望的国家:④________,⑤________。
岛屿:⑥________,⑦________。
濒临海洋:⑧________。
(2)我国最南与最北纬度相差约 50 度,按五带的划分,大部分在________带,小部分在________带,没有________带。
33.
读我国冬季风、夏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冬季风的是 图,它来自  地区,性质   ,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候特点
(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包括来自于 洋的西南季风和来自于太平洋的 季风上空的暖湿气流,所以我国东部地区夏季的气候特点是   
(3)我们把 (冬、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称为季风区。
34.
读我国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脉:①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
高原:④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盆地:②___________。
(2)山脉①东西两侧地形区分别是:东侧____________,西侧________________。
(3)山脉⑥南北两侧地形区分别是:南侧为⑩__________北侧为⑨________________(4) 山脉⑧的主峰是________,所在的山是 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8道)

    解答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