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3399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6

1.选择题(共27题)

1.
下面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
A.B.
C.D.
2.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1月O℃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
3.
下列省会城市按由高纬度到低纬度顺序排列的是 (    )
A.哈尔滨、长春、沈阳、石家庄B.济南、郑州、南昌、武汉
C.西安、兰州、太原、呼和浩特D.杭州、福州、广州、南京
4.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南部的海南岛长夏无冬,四季鲜花盛开、瓜果飘香;北部的黑龙江长冬夏短,一年中有近半年天寒地冻,银装素裹。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
5.
与北京接壤的省级行政区有(    )
A.冀、鲁B.冀、津C.豫、晋D.蒙、苏
6.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区是(    )
A.滇、桂、粤、台B.台、粤、滇、桂
C.台、粤、桂、滇D.滇、粤、闽、台
7.
下面省区、简称以及行政中心的连线,正确的是(    )
A.山西——陕——太原B.江西——皖——南昌
C.贵州——黔——贵阳D.河北——冀——郑州
8.
我国华北地区发生春旱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B.受强大的冬季风的控制
C.降水少,气温低,蒸发少D.气温低,降雪量大
9.
成都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    )
A.中温带 半湿润地区B.寒温带 湿润地区
C.亚热带   湿润地区D.亚热带 半湿润地区
10.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人文风情,不符合实际的是(    )
A.民间体育——南赛马北滑雪B.饮食习惯——南米饭北面食
C.民居风格——南尖顶北平顶D.传统交通——南乘船北骑马
11.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晏子使楚》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淮”大致位于图中的(    )的分界线。
A.甲与丙B.甲与丁C.丁与乙D.甲与乙
【小题2】下列对甲、乙、丙、丁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乙——清明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丙——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丁——登高瞭望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
12.
关于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生产方式及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方地区的农田多为旱地,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
B.南方地区的农田多水田,一年两熟或者三熟
C.导致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耕作制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降水的不同
D.北方地区的农作物以小麦、大豆为主
13.
读我国南方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山脉和②河流是(    )
A.秦岭、淮河B.南岭、长江
C.秦岭、珠江D.南岭、珠江
【小题2】下列地形区,位于该区域的是(    )
A.华北平原B.云贵高原C.黄土高原D.塔里木盆地
【小题3】关于图示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
A.主要为高原地形B.冬季1月平均气温00C以下
C.年降水量为600mm左右D.是我国油菜主要种植区
【小题4】下列旅游景点位于该区域的是(    )
A.阿里山、日月潭B.故宫、颐和园
C.葡萄沟、坎儿井D.布达拉宫、珠穆朗玛峰
14.
下列四幅民居邮票中,反映我国秦岭—淮河以南“水乡”特点的是(    )
A.B.
C.D.
15.
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是(    )
A.东北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华北平原D.珠江三角洲
16.
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    )
A.小麦、大豆、甘蔗B.小麦、棉花、柑橘
C.小麦、玉米、大豆D.水稻、油菜、甜菜
17.
我国东北地区的冬季,漫长而寒冷,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处高纬,温度较低B.地处内陆,空气干燥
C.纬度较高,气温较低D.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18.
读某地区范围及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形区是(    )
A.内蒙古高原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D.华北平原
【小题2】下列民俗文化与该地区没有关系的是(    )
A.秦腔B.窑洞C.安塞腰鼓D.越剧
【小题3】该区域主要跨域的省区,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甘、宁、陕、晋B.宁、豫、皖、苏
C.陕、鲁、冀、甘D.宁、甘、陕、皖
【小题4】下列对该区域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B.沙漠广布,植被稀少
C.地面平坦,一望无垠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小题5】该区域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塬B.梁C.峁D.川
19.
读东北三省及部分山脉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东北三省甲、乙、丙的简称依次是(    )
A.黑、辽、吉B.黑、吉、辽C.吉、黑、辽D.吉、辽、黑
【小题2】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图中字母c表示的山脉是(    )
A.大兴安玲B.小兴安岭C.长白山D.太行山
20.

   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位于东北的这片土地如今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水源不足B.地表崎岖C.热量不足D.土壤贫瘠
【小题2】为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北大仓”的发展方向是(    )
A.围湖造田B.大力发展重工业C.扩大开垦D.退耕还湿
21.
在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前店后厂”合作模式的过程中,港澳地区的优势条件有( )
A.原料B.土地C.能源D.技术
22.

三角形传送带以1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个小物块A、B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g取10m/s2,sin37°=0.6,cos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3.
读H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比作“弓”,则位于“箭头”位置的H是(    )
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
C.黄河三角洲D.京津唐地区
【小题2】关于H地区的核心城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B.位于江海交汇之地
C.濒临南海D.我国最大的港口
24.
关于北京市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的首都,位于华北平原的南部边缘,北靠阴山
B.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
C.长城、故宫、颐和园、秦陵兵马俑等名胜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D.该地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属温带季风气候
25.
2019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体现北京是全国的(    )
A.国际交往中心B.经济中心C.政治中心D.文化中心
26.
台湾岛以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为主,中东部是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因而森林树种十分丰富。结合台湾岛气温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受地形影响,台湾岛气温分布的总体特点是(    )
A.从低纬向高纬升高B.从周围向中部降低
C.从周围向中部升高D.从北向南升高
【小题2】台湾盛产水稻、甘蔗、香蕉、菠萝等农产品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土壤B.水源C.气候D.地形
【小题3】钓鱼岛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位于台湾岛东北,位于我国的(    )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27.
读下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从上表中可以推断出香港、澳门共同特点之一是(    )
A.地广人稀B.面积辽阔C.人多地狭D.人口素质高
【小题2】香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方式是(    )
A.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B.大规模移民海外
C.建设高层建筑,填海造陆D.减少城市建设中的绿地面积以扩大居住面积

2.填空题(共5题)

28.
被称为“黄土地”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和___________;云贵高原_________地貌广布。
29.
我国地势总体上具有___________,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我的第_______级阶梯。
30.
我国的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为___________,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其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杭州西湖和_____________尤受游客青睐。
31.
东北平原的农作物耕作制度是一年_______熟;东北三省气候最突出的特点________。
32.
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其中与深圳相邻的_________;澳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________。

3.解答题(共4题)

33.
根据所学过知识填出表中山脉东西(或南北)两侧的地形区名称。
34.
读我国四大区域图,回答问题.

(1)请将图中的代码所表示的区域名称填在横线上
A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2)图中确定B与C区域划分界限的主导因素_____,D区域与其他区域分界线大致与______阶梯分界线一致,确定其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
(3)图中①_______(山脉),A所在地区气候最突出特点______。
35.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所表示的省区的简称是 ________图中丙所表示的省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
(2)图中丙地所在的地形区地表景观特点是 _________, 该地形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____________。
(3)乙河中游流经该地形区,在下游由于河流流速变缓,形成了“_____”,最终注入_______海。
(4)图示地区突显的生态环境问题,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至少答3点):
36.
读台湾省略图,回答问题:

(1)图中B是______(洋),F省的简称是_______,G是_______(山峰)。
(2)台湾岛的平原主要分布在________(东部、西部)。
(3)台湾岛大部分部属于_______(温度带);台湾森林资源丰富,其中最著名的树种是_______。
(4)台湾岛环境优越,森林、矿产水产等资源丰富,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
(5)台湾岛多地震的原因是位于_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7道)

    填空题:(5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