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3题)

【小题1】该市气温年较差约为( )
A.25 ℃ | B.-6 ℃ | C.19 ℃ | D.31 ℃ |
A.3~5月 | B.6~8月 |
C.9~11月 | D.12~次年2月 |
A.芒果 | B.柑橘 |
C.苹果 | D.莲藕 |
A.河道特别弯曲,妨碍航运 |
B.水流太急,易成水灾 |
C.泥沙淤塞河床,水流不畅,造成水灾,妨碍航运 |
D.开垦两岸沙洲,发展农业生产 |

【小题1】关于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
B.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
C.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
D.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中,平原面积较小 |
A.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 |
B.使我国许多大河自东向西注入海洋,沟通了东部与西部之间的交通 |
C.在阶梯内部,由于降水丰富,水能资源巨大 |
D.有利于我西北内陆地区的农业发展 |

A.黑河-腾冲一线 |
B.秦岭-淮河一线 |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
D.南北方地区分界线 |
探究活动一 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这样收集到的数据如图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
10 | 60 |
20 | 25 |
30 | 10 |
40 | 5 |
探究活动二 用金鱼藻探究能否净化水质的活动,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见表)(河水都是无污染的)
加河水的体积 | 加废电池的数量及型号 | 加金鱼藻的数量 | 放同样小鱼 | 小鱼存活的时间 | |
A | 500毫升 | 不加 | 不加 | 1条 | 10天 |
B | 500毫升 | 1节5号 | 不加 | 1条 | 3天 |
C | 500毫升 | 1节7号 | 不加 | 1条 | 5天 |
D | 500毫升 | 1节5号 | 10克 | 1条 | 6天 |
E | 500毫升 | 1节5号 | 30克 | 1条 | 8天 |
结合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活动一 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这样收集到的数据如图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
10 | 60 |
20 | 25 |
30 | 10 |
40 | 5 |
探究活动二 用金鱼藻探究能否净化水质的活动,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见表)(河水都是无污染的)
加河水的体积 | 加废电池的数量及型号 | 加金鱼藻的数量 | 放同样小鱼 | 小鱼存活的时间 | |
A | 500毫升 | 不加 | 不加 | 1条 | 10天 |
B | 500毫升 | 1节5号 | 不加 | 1条 | 3天 |
C | 500毫升 | 1节7号 | 不加 | 1条 | 5天 |
D | 500毫升 | 1节5号 | 10克 | 1条 | 6天 |
E | 500毫升 | 1节5号 | 30克 | 1条 | 8天 |
结合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A.我国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 |
B.我国领土的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最南端在海南省上面 |
C.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太平洋的东侧 |
D.我国所跨纬度较广,地处寒、温、热三带 |
A.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 |
B.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南、西北等地区。 |
C.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 |
D.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瓶号 | 甲 | 乙 | 丙 |
加入物质 | 50毫升灭菌牛奶 | 50毫升灭菌牛奶 | 50毫升灭菌牛奶 |
瓶口处理 | 不作处理 | 不作处理 | 用消毒棉球塞住 |
温度 | 25℃ | 5℃ | 25℃ |
请据表分析:处理中包含了多少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什么?( )
未来几天,将有一股冷空气大规模地由北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降温,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超过10℃,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此次降温对南方有的地区影响较小。
【小题1】这种冷空气最有可能来自( )
A.青藏高原 | B.蒙古、西伯利亚 | C.太平洋 | D.印度洋 |
A.台风 | B.寒流 | C.寒潮 | D.龙卷风 |

A.a地的年降水量一般在800 mm以上 |
B.a、b两地均受季风气候影响 |
C.由于受秦岭阻挡,a地几乎不受寒潮影响 |
D.b地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0℃以下 |
2.解答题- (共4题)

(1)写出山脉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填注海域名称: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3)①处所在的温度带是__________带。
(4)②地与③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______地,日出时刻较早的是______地。
一位家住哈尔滨的同学,利用假期外出旅游,沿途看到如下景观。
广袤的黑土地、沟壑纵横的黄土分布区、穿越了许许多多的山间隧道、来到一个广泛分布着紫色土壤的地区,然后又乘船顺流而下,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经过一处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最后到达一座铁路、河运、海运、航空运输都非常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中国“西气东输”工程的目的地,从这里乘海轮到达有“东方瑞士”美称的海滨城市,游览岛城之后,第二天又通过高速公路,乘车到了有“泉城”美誉的某省省会,并在第三天就回到了家乡哈尔滨。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都路过了我国哪些主要地形区?
(2)途经我国哪几条重要河流?
(3)沿途可以看到世界最大水利工程是?
(4)文中提到过哪些交通运输方式?
(5)沿途游览的主要旅游城市有哪些?
(6)请在中国空白政区图中描绘这位同学大致的旅游路线


(1)图中位于 ________省 、 简称_______;
(2)图中所示发生在_____ 河段,主要流经_____ (地形区),形成“________________”。
(3)河床不断升高,河水只靠人工筑堤来约束,一遇暴雨,有________危险。
(4)此问题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若要从根本上治理下游水患,必须在______(上游、中游、下游)地区加强水土保持,对黄河进行综合整治。
中国修建青藏铁路,不仅可加速西藏的现代化,也有利于加强内地与西藏的联系,增强民族团结,对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青藏铁路建设克服了重重困难,包括永久冻土带施工、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保护以及高原缺氧环境下施工等。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841公里已于1979年铺通;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全长1142公里,计划投资约262亿元。铁路计划2007年建成投入使用。
青藏铁路是世界级生态环保铁路,仅环保总投资达20多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8%左右,是目前中国政府环保投入最多的铁路建设项目。
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资料,提出三个地理问题(只提问题,不作答) 。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3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