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1题)
1.
读“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能反映出上海市气候特征的气候资料是( )
【小题2】a、b、c、d四地中,纬度最低的是( )

【小题1】能反映出上海市气候特征的气候资料是( )
A.a | B.b | C.c | D.d |
A.a | B.b | C.c | D.d |
2.
读图,有关我国西高东低阶梯地势的有利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利于东部海上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顺地势深入内陆,带来充沛的降水 |
B.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的水路交通 |
C.西高东低的阶梯地势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
D.当河流从地势高一级阶梯跌落到低一级阶梯时,会产生巨大的水能资源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瑙河是欧洲第二大河,年通货量上亿吨,上游有一条长171千米、宽55米的莱茵河—多瑙河运河与莱茵河相通,下游有一条长64千米的多瑙河—黑海运河经康斯坦察港与黑海相通。下面为多瑙河的水系分布图及流域概况统计表。
流域面积 | 81.7万平方千米 |
长度 | 2 850千米 |
支流 | 300多条 |
平均流量 | 约6 430立方米/秒 |
流经国家 | 10个 |
河口地区 | 是世界最大的野生芦苇产区,冬季河口附近有约40天的结冰期,融冰时间需两个星期 |
4.
2014年5月份,我国南部地区不断遭遇强降水袭击,造成大面积洪涝灾害。图中是受灾省份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估算受灾省份的面积大约有( )
【小题2】此次受灾最严重的甲、乙两个省级行政区划的简称为( )

【小题1】据图估算受灾省份的面积大约有( )
A.960万平方千米 | B.500万平方千米 |
C.210万平方千米 | D.20万平方千米 |
A.粤、湘 | B.桂、鄂 | C.粤、赣 | D.湘、黔 |
6.
读下图,完成小题。

【小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小题2】(小题2)关于四省区自然、经济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四省区中,甲的日出时间最早 |
B.乙为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区 |
C.丙为四川省,为我国人口最多的省 |
D.丁简称粤,省会是广州 |
A.甲为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 |
B.黄河流经乙省区,且在该省内形成地上河 |
C.丙省区地表平坦开阔 |
D.丁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 |
10.
CCTV1播放的电视连续剧《解放海南岛》,多次提到一句台词:“部队(驻扎在湛江)必须在春分前登岛”。 部队渡海登岛作战,渡过的海峡及该海峡所属的温度带是( )
A

A.渤海海峡——热带 |
B.渤海海峡——北温带 |
C.琼州海峡——热带 |
D.琼州海峡——北温带 |
13.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反映出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
【小题2】下列关于我国地势优越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反映出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
A.西高东低、呈平缓下降趋势 |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
C.东高西低、呈平缓下降趋势 | D.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
A.使我国河流水能资源丰富,几乎处处可建水电站 |
B.使我国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 |
C.有利于我国发展种植业 |
D.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 |
18.
读“西北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②表示的高原是( )
【小题2】下列有关西北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②表示的高原是( )
A.青藏高原 | B.内蒙古高原 | C.黄土高原 | D.云贵高原 |
A.植被景观由东到西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
B.绿洲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
C.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条件 |
D.我国最长内流河分布在准噶尔盆地 |
19.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敦煌壁画能保存至今,原因之一是该地区气候干燥,壁画不容易受潮变质,试判断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小题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敦煌处在亚热带,位于半干旱地区 | B.敦煌的年降水量在25~50毫米之间 |
C.大米是这里人民的主食 | D.敦煌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 |
A.热带沙漠气候 | B.温带大陆性气候 |
C.亚热带季风气候 | D.温带季风气候 |
20.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A到B一线,能大致反映阴影区域植被变化的是( )
【小题2】从C到D能反映东部地区某地理要素递减变化的是( )
【小题3】图中山脉①以北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从A到B一线,能大致反映阴影区域植被变化的是( )
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 | B.森林—荒漠草原—草原—荒漠 |
C.森林—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 D.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
A.人口密度 | B.粮食产量 | C.热量分布 | D.地势变化 |
A.多旱地,产小麦 | B.能源矿产缺乏 |
C.河流无结冰期 | D.人均水资源丰富 |
21.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平原面积广大 |
B.乙区域河流汛期长,无结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
C.丙区域深居内陆,降水少,水土流失严重 |
D.丁区域海拔高,气温低,河谷农业发达 |
2.解答题- (共20题)
22.
被命名为“苏力”的2013年第7号热带风暴于7月8日08时在我国台湾省台北市东偏南方向的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在移动过程中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逐渐超过12级,成为超强台风。下表为超强台风“苏力”在12日至14日的三个中心位置坐标:


(1)将表格所示三个台风中心位置标注在图上,并绘出“苏力”在12日到14日的运行路线。(请绘在此图右侧)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超强台风对所经地区带来的影响。


(1)将表格所示三个台风中心位置标注在图上,并绘出“苏力”在12日到14日的运行路线。(请绘在此图右侧)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超强台风对所经地区带来的影响。
23.
西气东输主要是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往我国东部地区。一线输油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油田,向东到达上海。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一线输油管道从中宁到靖边,穿行在我国的__________高原上。该高原最显著的地形特征是_____。
(2)读图乙,归纳新疆地区地形分布的特点。_________
(3)根据左图提供的信息,请你说说为什么要建设西气东输工程?___________
(4)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环境问题。上海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_ ;新疆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_。
(5)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城市,它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辐射作用有哪些?_________


(1)甲图中,一线输油管道从中宁到靖边,穿行在我国的__________高原上。该高原最显著的地形特征是_____。
(2)读图乙,归纳新疆地区地形分布的特点。_________
(3)根据左图提供的信息,请你说说为什么要建设西气东输工程?___________
(4)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环境问题。上海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_ ;新疆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_。
(5)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城市,它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辐射作用有哪些?_________
24.
读材料和“中国区域图及南海诸岛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三沙市于2012年6月21日设立,是中国最南端的城市,为海南省第三个地级市,下辖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1)据材料可知,三沙市所处的海域是_________ ,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______ .相邻国家A的名称是_________ .
(2)长期以来,我国南海海域受到周边国家的非法占有和掠夺.试从资源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________.
(3)图中B处山脉是_________ ,其东部平原的特色土壤是_________ .
(4)C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是本地区代表性畜种,善于爬山负重,被誉为“高原之舟”.
材料:三沙市于2012年6月21日设立,是中国最南端的城市,为海南省第三个地级市,下辖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1)据材料可知,三沙市所处的海域是_________ ,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______ .相邻国家A的名称是_________ .
(2)长期以来,我国南海海域受到周边国家的非法占有和掠夺.试从资源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________.
(3)图中B处山脉是_________ ,其东部平原的特色土壤是_________ .
(4)C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是本地区代表性畜种,善于爬山负重,被誉为“高原之舟”.
25.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所处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_____,这里传统住房以__________为主;图中C处的传统住房以竹楼为主,反映该地区_______________的气候特征。
(2)图中黑河到腾冲之间的连线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②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③人口分界线 ④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3)图中D处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显著特征是_______,本地区种植业分布区域狭小,具有代表性的农作物为__________。
(4)图中甲、乙两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天山附近的是_________,这个少数民族是_________族。


(1)图中A所处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_____,这里传统住房以__________为主;图中C处的传统住房以竹楼为主,反映该地区_______________的气候特征。
(2)图中黑河到腾冲之间的连线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②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③人口分界线 ④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3)图中D处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显著特征是_______,本地区种植业分布区域狭小,具有代表性的农作物为__________。
(4)图中甲、乙两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天山附近的是_________,这个少数民族是_________族。
26.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区是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简称)
(2)①是__________(填省区名称),②省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
(3)③是________海,海峡④西侧的省区是________________。
(4)我国海岸线长达18 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其中⑦是____(国家)。
(5)陆上邻国⑤是___________,⑥是____________。

(1)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区是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简称)
(2)①是__________(填省区名称),②省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
(3)③是________海,海峡④西侧的省区是________________。
(4)我国海岸线长达18 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其中⑦是____(国家)。
(5)陆上邻国⑤是___________,⑥是____________。
27.
沙尘暴的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下图,完成相关题目。

(1)根据材料说明沙尘暴形成的人为原因。
(2)B国是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该国是_____________。
(3)图中省级行政区A、C的简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中A省区的地形特征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__气候。
(4)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生活实际感受,说出沙尘暴对生产生活的影响。(2点即可)

(1)根据材料说明沙尘暴形成的人为原因。
(2)B国是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该国是_____________。
(3)图中省级行政区A、C的简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中A省区的地形特征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__气候。
(4)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生活实际感受,说出沙尘暴对生产生活的影响。(2点即可)
28.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母亲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的A地形区是 高原,长江、黄河的流向大致为自 向 流,从河流流向可以看出我国地势总特征是 。
(2)图中两条河流,水量丰富、航运价值大,有“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之称的是 。
(3)图中B地形区是 高原,该地区地表千沟万壑,主要是由于严重的 造成的,图中C是在长江干流上建成的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 水利枢纽。
(4)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地区,素有“中华水塔”美誉。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对于我们母亲河有何意义?

(1)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的A地形区是 高原,长江、黄河的流向大致为自 向 流,从河流流向可以看出我国地势总特征是 。
(2)图中两条河流,水量丰富、航运价值大,有“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之称的是 。
(3)图中B地形区是 高原,该地区地表千沟万壑,主要是由于严重的 造成的,图中C是在长江干流上建成的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 水利枢纽。
(4)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地区,素有“中华水塔”美誉。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对于我们母亲河有何意义?
29.
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________山脉。
(2)黄河流经图中①处的地形区是________高原,该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______。
(3)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河道沉积,形成著名的________。
(4)黄河曲折东流,在流经图中②省后注入了渤海,写出②省的简称________。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________山脉。
(2)黄河流经图中①处的地形区是________高原,该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______。
(3)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河道沉积,形成著名的________。
(4)黄河曲折东流,在流经图中②省后注入了渤海,写出②省的简称________。
30.
根据我国部分省级行政中心城市的位置及其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个省级行政中心城市中,A是_______市、B是_______市、C是_______市。
(2)在我国各干湿区中,A市处于______区、C市地处_____区;在我国各温度带中,B市地处______带。
(3)以上三个城市的降水状况,反映了我国各地区年降水量的多少差异很大,总体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
(4)从气候条件考虑,A、B、C三市所在地区中,最适宜种植水稻的是_______市所在地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1)图中三个省级行政中心城市中,A是_______市、B是_______市、C是_______市。
(2)在我国各干湿区中,A市处于______区、C市地处_____区;在我国各温度带中,B市地处______带。
(3)以上三个城市的降水状况,反映了我国各地区年降水量的多少差异很大,总体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
(4)从气候条件考虑,A、B、C三市所在地区中,最适宜种植水稻的是_______市所在地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1.
读2014年5月30日全国高温与降水量预报图,回答下列问题。


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及时准确的天气预报,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做好准备,合理安排好生活和生产活动,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带来的危害。
(1)5月30日,我国37℃以上的高温集中分布的两个区域是_________,________。降水集中分布区域最广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两图的信息,描述5月30日新疆地区的天气状况:__________________。
(3)华北平原的这种天气若持续多日,会引发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为应对这种自然灾害,采取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两方面)。


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及时准确的天气预报,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做好准备,合理安排好生活和生产活动,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带来的危害。
(1)5月30日,我国37℃以上的高温集中分布的两个区域是_________,________。降水集中分布区域最广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两图的信息,描述5月30日新疆地区的天气状况:__________________。
(3)华北平原的这种天气若持续多日,会引发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为应对这种自然灾害,采取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两方面)。
32.
南水北调工程2014年建设目标:中线如期通水,东线运行平稳.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找到并用实线描画出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2)参照对黄河的描述,在图中空白处完成对长江的描述。
(3)根据图中信息,比较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4)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资源的调出区,该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多发,试提出防治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主要对策。

(1)在图中找到并用实线描画出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2)参照对黄河的描述,在图中空白处完成对长江的描述。
(3)根据图中信息,比较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4)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资源的调出区,该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多发,试提出防治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主要对策。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14年中国稻米产量居前十位的省区分布图(左图)和产量居前四位的省区稻米外销比例示意图(右图)。

(1)读左图,A线是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 (山脉)和淮河,它是 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该线以南地区的耕地类型是 。
(2)读左图,稻米产量居前十位的省区主要分布在 (四大区域),该区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3)读右图,我国稻米外销比例居第三位的省份简称是 ,该省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气候。
(4)水资源短缺制约了华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缓解该问题,我国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B是 ,该工程东线依托京杭运河把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
材料:2014年中国稻米产量居前十位的省区分布图(左图)和产量居前四位的省区稻米外销比例示意图(右图)。

(1)读左图,A线是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 (山脉)和淮河,它是 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该线以南地区的耕地类型是 。
(2)读左图,稻米产量居前十位的省区主要分布在 (四大区域),该区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3)读右图,我国稻米外销比例居第三位的省份简称是 ,该省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气候。
(4)水资源短缺制约了华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缓解该问题,我国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B是 ,该工程东线依托京杭运河把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
34.
读三大工业基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海洋和邻国:
海洋: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邻国:④_________。
(2)A工业基地有我国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即图中数字_______;B工业基地中⑧是_______市;C工业基地中主要工业城市⑨_______,⑩_______。
(3)A、B、C三大工业基地工业发展的共同条件是:一是优越的地理位置即分布在______地区;二是便利的交通条件:
A工业基地中铁路线a与B工业基地中_____(字母)为同一条铁路干线即________,试写出铁路线c、g、h的名称:c_______、g________、h_________。
(4)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试分析A、C两工业基地发展钢铁工业突出的优势条件:
A工业基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工业基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海洋和邻国:
海洋: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邻国:④_________。
(2)A工业基地有我国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即图中数字_______;B工业基地中⑧是_______市;C工业基地中主要工业城市⑨_______,⑩_______。
(3)A、B、C三大工业基地工业发展的共同条件是:一是优越的地理位置即分布在______地区;二是便利的交通条件:
A工业基地中铁路线a与B工业基地中_____(字母)为同一条铁路干线即________,试写出铁路线c、g、h的名称:c_______、g________、h_________。
(4)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试分析A、C两工业基地发展钢铁工业突出的优势条件:
A工业基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工业基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下图中①②③④代表我国四条地理分界线,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B处年均温低于A处的原因是______,C处降水少于A处的原因是______.
(2)④线以北、③线以西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有______(至少四种),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是四条线中的______.(填序号)
(3)关于图中四条界线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我国牧区都分布在①线以北地区
B.④线以北有两座核电站、两大工业区,且都临黄海
C.我国四大跨世纪工程都在②③线以东
D.②③两条线均通过大兴安岭
(4)关于D区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多外流河和咸水湖 B.没有重要的保护林
C.既有油菜产区又有甜菜产区 D.有重要的铁矿、钨矿、铝土矿.

(1)图中B处年均温低于A处的原因是______,C处降水少于A处的原因是______.
(2)④线以北、③线以西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有______(至少四种),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是四条线中的______.(填序号)
(3)关于图中四条界线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我国牧区都分布在①线以北地区
B.④线以北有两座核电站、两大工业区,且都临黄海
C.我国四大跨世纪工程都在②③线以东
D.②③两条线均通过大兴安岭
(4)关于D区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多外流河和咸水湖 B.没有重要的保护林
C.既有油菜产区又有甜菜产区 D.有重要的铁矿、钨矿、铝土矿.
36.
读我国某区域图 ,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大区域的地理分界线是 一线,该线作为两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依据是 。
(2)①省的简称 ②省的行政中心是 ,③省主要的少数民族 族,那里有我国的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①②③省是我国“西电东送”南通道重要的水电生产基地,其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
(3)岛屿④的名称是 、⑤的名称是 ;岛屿⑤所在省经济发展与祖国大陆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其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1)A、B两大区域的地理分界线是 一线,该线作为两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依据是 。
(2)①省的简称 ②省的行政中心是 ,③省主要的少数民族 族,那里有我国的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①②③省是我国“西电东送”南通道重要的水电生产基地,其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
(3)岛屿④的名称是 、⑤的名称是 ;岛屿⑤所在省经济发展与祖国大陆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其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37.
读“我国西北地区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从A、B、C植被类型依次为草原、 、荒漠,主要原因是由于
。
(2)D是全国最大的内流河 。
(3)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区,有许多优良畜种,请列举两种。
(4)本区生态环境脆弱,过度放牧等人类不合理活动,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
(5)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其主要原因是
。

(1)图中从A、B、C植被类型依次为草原、 、荒漠,主要原因是由于
。
(2)D是全国最大的内流河 。
(3)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区,有许多优良畜种,请列举两种。
(4)本区生态环境脆弱,过度放牧等人类不合理活动,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
(5)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其主要原因是
。
38.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2)区域A、B之间的界线由Ⅰ_________(山脉)和Ⅱ_______(河流)构成。
(3)A地区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___,B地区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____。
(4)C地区的植被由西向东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5)D地区农业生产以_____业为主,主要的牲畜有_____。(举一例即可)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2)区域A、B之间的界线由Ⅰ_________(山脉)和Ⅱ_______(河流)构成。
(3)A地区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___,B地区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____。
(4)C地区的植被由西向东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5)D地区农业生产以_____业为主,主要的牲畜有_____。(举一例即可)
39.
《舌尖上的中国2》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上海某中学的同学利用假期分成四组,按照下图四条线路对祖国进行实地考察,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路线是____________,乙路线最终到达我国省区的简称是__________,行政中心是_________,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_,该省区有我国最大的_____________沙漠。
(2)图中四条线路沿途能享受到地道的饮食风味,正确的是( )
A.甲路线──湘菜 B.乙路线──粤菜
C.丙路线──川菜 D.丁路线──闽菜
(3)A地属于__________________气候,虽然降水少,但是在________山的山麓地带水分条件较好,沿途的一片狭长地带____________,成为了古代“丝绸之路”的一部分,该地能常见的美食是( )
A.剁椒鱼头 B.烤全羊 C.避风塘炒蟹 D.水煮鱼

(1)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路线是____________,乙路线最终到达我国省区的简称是__________,行政中心是_________,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_,该省区有我国最大的_____________沙漠。
(2)图中四条线路沿途能享受到地道的饮食风味,正确的是( )
A.甲路线──湘菜 B.乙路线──粤菜
C.丙路线──川菜 D.丁路线──闽菜
(3)A地属于__________________气候,虽然降水少,但是在________山的山麓地带水分条件较好,沿途的一片狭长地带____________,成为了古代“丝绸之路”的一部分,该地能常见的美食是( )
A.剁椒鱼头 B.烤全羊 C.避风塘炒蟹 D.水煮鱼
40.
我国一般把日最高气温≥35℃称为高温,持续多天的高温天气称为高温酷暑。读我国2013年7月高温日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为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其地形特点是_______________。该省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的 (边缘/内部);乙是 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
(2)高温酷暑对甲、乙两区造成的损失较大的是 地区。
(3)A是 (河流),它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 、充足的淡水等。除河流影响之外,长江三角洲能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还有 。(至少1方面)
(4)A河与塔里木河水文特征的差异是 。(至少1方面)

(1)读图,甲为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其地形特点是_______________。该省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的 (边缘/内部);乙是 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
(2)高温酷暑对甲、乙两区造成的损失较大的是 地区。
(3)A是 (河流),它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 、充足的淡水等。除河流影响之外,长江三角洲能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还有 。(至少1方面)
(4)A河与塔里木河水文特征的差异是 。(至少1方面)
41.
阅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
沙尘暴天气是我国灾害性天气之一,其强大的风力,裹挟着大量的沙尘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人们生活及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的危害。


(1)我国的沙尘暴从空间分布看,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地区和华北地区;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_________季。
(2)我国沙尘暴最严重的A区域位于________盆地,该盆地地表分布着我国最大的___________沙漠,地下却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_______(能源矿产)资源。
(3)我国沙尘暴最严重的B区域位于_________高原西部。该高原上草原广布,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业生产基地。
(4)A、B两区域成为沙尘暴的多发地带,主要原因有:
自然原因:气候___________,降水稀少,地表多疏松沙土。
人为原因:由于人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植被破坏,地表裸露。
沙尘暴天气是我国灾害性天气之一,其强大的风力,裹挟着大量的沙尘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人们生活及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的危害。


(1)我国的沙尘暴从空间分布看,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地区和华北地区;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_________季。
(2)我国沙尘暴最严重的A区域位于________盆地,该盆地地表分布着我国最大的___________沙漠,地下却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_______(能源矿产)资源。
(3)我国沙尘暴最严重的B区域位于_________高原西部。该高原上草原广布,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业生产基地。
(4)A、B两区域成为沙尘暴的多发地带,主要原因有:
自然原因:气候___________,降水稀少,地表多疏松沙土。
人为原因:由于人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植被破坏,地表裸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1道)
解答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