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2题)
3.
下图为1950-200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植被减少 | B.流域降水量的增加 |
C.上中游水库的增加 | D.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 |
5.
【小题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读“我国山脉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 B.位于我国三大阶梯分界线上 |
C.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 D.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
A.图①山脉与武夷山脉走向一致 |
B.图②山脉南侧为热带地区 |
C.图③山脉为我国地势一、二阶梯分界线 |
D.图④山脉为天山山脉 |
6.
长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读图,关于两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河段经常发生凌汛 |
B.③河段的水能资源丰富 |
C.两河均有很高的航运价值 |
D.两河源头都存在着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的问题 |
9.
读我国甲、乙两地地形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小题2】依据干湿地区的划分标准,甲、乙两地分别属于( )

【小题1】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
B.甲地属于我国的内流区,乙地属于我国的外流区 |
C.甲地主要的少数民族是藏族,乙地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黎族 |
D.甲地地形以山地、盆地为主,乙地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
A.湿润区、干旱区 |
B.干旱区、湿润区 |
C.半湿润区、干旱区 |
D.半干旱区、半湿润区 |
10.
关于图中山脉(粗实线表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山脉是大兴安岭 |
B.乙图中的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
C.丙图中的山脉既是省区界线,也是高原和盆地的界线 |
D.丁图中的山脉被长江深切成峡谷,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
14.
与下图中国家相比,我国的地理位置有很多优越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俄罗斯相比,我国气候更寒冷 |
B.与蒙古相比,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 |
C.与日本相比,我国气候受海洋影响更显著 |
D.中国是四国中唯一海陆兼备的国家 |
15.
玲玲对本班同学做了一项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同学都是汉族,还有少数同学分别是回族、维吾尔族、土家族、苗族等。这体现了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 )
A.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部 | B.小杂居,大聚居 |
C.汉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 | D.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
17.
(题文)不同省区风土人情各有特点。下图是台湾一学生所创作的大陆省区拟人画,在网上得到一致好评。下列省区漫画分别表示的是( )


A.四川 陕西 西藏 新疆 |
B.四川 西藏 陕西 新疆 |
C.新疆 四川 陕西 西藏 |
D.西藏 新疆 四川 陕西 |
19.
图9是黄河干流各河段主要的生态和环境问题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度开发加剧了上游河段的荒漠化 |
B.中游应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
C.上、中游的生态问题是下游形成地上河的主要原因 |
D.泥沙淤积造成了黄河凌讯 |
22.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有( )
①干旱 ②滑坡 ③台风 ④泥石流 ⑤寒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小题2】与a、b、c三个地区相比,d地区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
A. 洪涝 B. 台风
C. 泥石流 D. 干旱

【小题1】下列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有( )
①干旱 ②滑坡 ③台风 ④泥石流 ⑤寒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小题2】与a、b、c三个地区相比,d地区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
A. 洪涝 B. 台风
C. 泥石流 D. 干旱
2.解答题- (共5题)
23.
读中国地形局部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山脉①②③④位于阶梯分界线上的是____(填数码),①山脉南侧地形区是______,被称为“______”,②山脉北侧地形区是_______。
(2)③山脉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级阶梯上,④山脉呈______走向,其东侧为_____平原,塑造该平原的主力是____。
(3)图中塔里木盆地中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_______沙漠;甲地形区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地表形成了“_______”的特点。

(1)图中山脉①②③④位于阶梯分界线上的是____(填数码),①山脉南侧地形区是______,被称为“______”,②山脉北侧地形区是_______。
(2)③山脉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级阶梯上,④山脉呈______走向,其东侧为_____平原,塑造该平原的主力是____。
(3)图中塔里木盆地中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_______沙漠;甲地形区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地表形成了“_______”的特点。
24.
下图为我国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线是我国1月平均气温__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大致也是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2)B线是我国___________的分界线,其中山脉①是______,②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_。
(3)城市D为_________气候,E为_______气候。
(4)C线东南一侧为_____(填“内流区”或“外流区”),该区河流众多,水量丰富,以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最多,主要原因是受地势_______的影响。

(1)A线是我国1月平均气温__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大致也是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2)B线是我国___________的分界线,其中山脉①是______,②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_。
(3)城市D为_________气候,E为_______气候。
(4)C线东南一侧为_____(填“内流区”或“外流区”),该区河流众多,水量丰富,以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最多,主要原因是受地势_______的影响。
25.
我们伟大的祖国,地理位置优越,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读图并结合已学的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14个,其中邻国①是 。
(2)内蒙古风光绮丽,去内蒙古可以欣赏到的旅游景观是( )
①马头琴演奏 ②竹楼村寨 ③草原风光 ④沙滩椰林 ⑤沙漠
(3)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A是 ;B为北京市,这里既有高楼大厦,也有古香古色的传统民居 院;C为 省;D的行政中心是 ,其美称为“春城”;E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族;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省和四川省。
(4)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上人口数量居第二位的国家是 。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这是由各地区自然、历史、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1)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14个,其中邻国①是 。
(2)内蒙古风光绮丽,去内蒙古可以欣赏到的旅游景观是( )
①马头琴演奏 ②竹楼村寨 ③草原风光 ④沙滩椰林 ⑤沙漠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②③④ | D.①③⑤ |
(4)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上人口数量居第二位的国家是 。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这是由各地区自然、历史、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26.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读图分析,我国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民族是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 地区,各民族形成了“ ”的分布特点。
(2)蒙古族主要分布在 自治区、 省。
(3)我国各民族都有各自的风俗习惯,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给人们以美的感受。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呢?请至少写出三个。

(1)读图分析,我国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民族是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 地区,各民族形成了“ ”的分布特点。
(2)蒙古族主要分布在 自治区、 省。
(3)我国各民族都有各自的风俗习惯,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给人们以美的感受。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呢?请至少写出三个。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2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