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庆云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3373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3

1.选择题(共16题)

1.
读我国某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城市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长夏短,气候严寒B.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半年
C.终年炎热干燥D.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小题2】该城市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
2.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开发利用山区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
A.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B.做好生态环境建设
C.大力发展旅游业D.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3.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山区退耕还林,保持水土B.草原地区发展畜牧业
C.河流、湖泊周围发展渔业D.平原地区发展林业
4.
在某电视台举行的一档“地理知识竞赛”节目中,观众根据下图对其中几道题目作出了以下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B.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C.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曾母暗沙
D.中国陆地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
5.
凤凰网12月26日消息:武汉——广州高速铁路今天正式运营,这是目前世界上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该线路纵跨湖北、湖南、广东三省,武汉至广州的旅行时间将由原来的11小时缩短为3个小时左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湖北、湖南、广东三省的简称分别是()。
A. 鄂、湘、粤   B. 赣、湘、粤
C. 鄂、渝、闽   D. 皖、黔、琼
【小题2】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其主要优势在于()。
A. 机动灵活 B. 安全舒适
C. 快捷方便 D. 运量大、运输距离长
【小题3】下列铁路干线中,没有经过成都的是()。
A. 成昆线 B. 成渝线
C. 陇海线 D. 宝成线
6.
国家统计局17年2月26日发布的人口报告显示,2016年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280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5.7℅,男性占总人口的51.5℅。全年出生人口出生率为12.14‰;死亡率为7.06‰。 根据以上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从以上资料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我国城镇人口多于乡村人口     B. 我国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C. 我国的人口总数正逐渐减少     D. 我国的人口总数已达最高峰
【小题2】人口数量过多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 
①资源紧缺  ②劳动力不足 ③环境破坏  ④就业压力大 ⑤住房困难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7.
唐诗有云:“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上述诗句中描述的景象出现在()
A.长江中下游地区B.华北平原
C.云贵高原D.东北平原
8.
读我国东部“1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回答各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两地的气温相差(    )
A.48℃B.40℃C.32℃D.24℃
【小题2】从图可知,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是( )
A.黑龙江B.内蒙古C.广东、上海D.海南、台湾
9.
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是
A.兴建水库B.节约、保护水资源C.跨流域调水D.提高水价
10.小林和小明分别做一架纸飞机,小林用了 710 时,比小明多用了 15 时,小明用了{#blank#}1{#/blank#}时.
11.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B.自然资源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C.土地、阳光属于可再生资源D.应注意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12.
(题文)对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
B.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地区
C.水资源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D.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采取的措施
13.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赖的主要条件是(  )
A.资源丰富B.环境优越C.科技力量雄厚D.交通便利
14.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15.
我国四大工业区中,以轻工业为主的是(  )
A.京津唐
B.辽中南
C.沪宁杭
D.珠江三角洲
16.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以下四位同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明明:“我的家乡河湖密布,适宜发展渔业。”
B.华华:“我的家乡山高坡陡,适宜发展畜牧业。”
C.佳佳:“我的家乡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
D.涵涵:“我的家乡青藏高原草地广阔,适宜发展畜牧业

2.解答题(共5题)

17.
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A是_______(国家),B是________(国家), C是________(国家)。
(2)图中,数字①是________(海),    ②是________(海)。
(3)图中,甲是________(山脉),甲山脉的东侧是   (地形区)西侧是 (地形区),乙是________(山脉)。
( 4)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的省区③是________,其行中政心是________。
(5)图中,北回归线共穿过了______个省区,其中位置最东的是_____(简称)位置最西的是   (名称)
18.
读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1)上图中,_____(填“左”或“右”)图是冬季风,其性质是____________。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经过了____________—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大体上相当于_____mm等降水量线。
(2)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把这种风向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________气候。 
(3)据图可知,我国的降水集中在______(季节),其水汽来源于_____洋和_______洋。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造成________灾害,四川盆地受冬季风影响________(填:大或小)。
19.
读 “长江、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都发源于   高原,上游 (水或水能)资源丰富,下游流经  (平原或山地)地区,最后注入 洋。
(2)黄河中游流经 高原,大量泥沙汇入。进入下游地区,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抬高,形成“  (地上或地下)河”。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中游地区宜大力    (植树种草或开垦耕地),减少水土流失。
(3)长江干流横贯我国  (南北或东西),终年不冻 (宜宾或南通)以下四季通航,长江素有“     ”的美誉。
(4)图中两河分水岭②为  山脉,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此线以南大部分地区所属温度带为  
20.
下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区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京沪高速铁路连接了我国四大工业区中的    工业区和 工业区。
(2)A工业区以钢铁造船和石油加工工业为主,是我国著名的_    基地。
(3)与A、B工业区相比,C、D工业区发展工业的限制性因素是缺乏  
(4)我国四大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
①原料丰富    ②能源充足    ③交通便利    ④政策支持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
读“中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及地区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不的地理事物名称:
工业基地A    铁路干线B   铁路枢纽C   
(2)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强烈地震。若需从北京运送一批急救药品到灾区,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3)甲图所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乙图所在地区耕地类型以     为主。观察甲、乙两图中的房屋屋顶差异,试从降水方面分析其原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6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