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9题)
1.
读我国某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城市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该城市的气候类型是( )

【小题1】关于该城市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长夏短,气候严寒 | B.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半年 |
C.终年炎热干燥 | D.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
A.热带雨林气候 | B.温带大陆性气候 |
C.亚热带季风气候 | D.高原山地气候 |
4.
长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读图,关于两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河段经常发生凌汛 |
B.③河段的水能资源丰富 |
C.两河均有很高的航运价值 |
D.两河源头都存在着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的问题 |
6.
下图为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①②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小题2】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④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小题1】①②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A.林地 | B.耕地 | C.草地 | D.沙漠 |
A.种植业 | B.林业 | C.水产养殖业 | D.畜牧业 |
7.
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也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我国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与其对应的气象灾害、发生季节,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图中山脉及其地理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与其对应的气象灾害、发生季节,正确的是( )
A.E—台风—夏秋季节 | B.F—寒潮—冬春季节 |
C.G—梅雨—春末夏初 | D.H—洪涝—夏秋季节 |
A.①—大兴安岭—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界线 |
B.②—秦岭—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 |
C.③—天山山脉—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的界线 |
D.④—巫山—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 |
8.
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由甲到丙反映的该地区耕地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小题2】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合理的是

【小题1】由甲到丙反映的该地区耕地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A.城镇建设挤占 | B.水土流失严重 |
C.风沙危害加剧 | D.污染严重 |
A.平整山地,增加建设用地 | B.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 |
C.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 | D.迁出该地人口,恢复耕地 |
10.
读我国疆域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领土最北端有极昼现象
B. 我国领土最东端属于亚热带
C. 我国领土最南端属于气候长夏无冬
D. 我国领土最西端号称“世界屋脊”
【小题2】一轮船从河北秦皇岛港把10万吨煤炭运往海南岛,途中所经的海域依次为( )
A.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 东海、南海、黄海、渤海
C. 黄海、东海、渤海、南海 D. 南海、黄海、东海、渤海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领土最北端有极昼现象
B. 我国领土最东端属于亚热带
C. 我国领土最南端属于气候长夏无冬
D. 我国领土最西端号称“世界屋脊”
【小题2】一轮船从河北秦皇岛港把10万吨煤炭运往海南岛,途中所经的海域依次为( )
A.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 东海、南海、黄海、渤海
C. 黄海、东海、渤海、南海 D. 南海、黄海、东海、渤海
11.
如图是我国东、西部面积和人口比较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我国东部地区人口数量远多于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面积比西部大 |
B.西部人口比东部多 |
C.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
D.西部人口密度大,东部人口密度小 |
A.东部地区粮食产量少、生产落后 |
B.东部地区多高原、山地,地形起伏大 |
C.东部工商业不发达、交通闭塞 |
D.东部地区气候好、耕地多 |
14.
黄河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完成问题.
黄河年径流量660亿立方米,长江年径流量9500亿立方米.造成两者巨大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黄河年径流量660亿立方米,长江年径流量9500亿立方米.造成两者巨大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长江流域大部分位于湿润地区,黄河流域多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
B.长江流域多丘陵山地,黄河流域多高原平原 |
C.长江流域多红壤透水性差,黄河流域多黄土多孔隙 |
D.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高,黄河流域植被破坏严重 |
16.
读中国局部地形图,完成问题.

【小题1】甲地形区是()
A. 四川盆地 B. 云贵高原 C. 塔里木盆地 D. 青藏高原
【小题2】对甲地地貌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沟壑纵横 B. 地面平坦 C. 冰川广布 D. 崎岖不平

【小题1】甲地形区是()
A. 四川盆地 B. 云贵高原 C. 塔里木盆地 D. 青藏高原
【小题2】对甲地地貌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沟壑纵横 B. 地面平坦 C. 冰川广布 D. 崎岖不平
17.
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回答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处干湿地区标注正确的是()
【小题2】①和②是影响我国的季风,其中②季风的风向和性质分别是()

【小题1】甲乙丙丁四处干湿地区标注正确的是()
A.甲﹣湿润地区 | B.乙﹣半干旱地区 |
C.丙﹣半湿润地区 | D.丁﹣干旱地区 |
A.东南季风温暖湿润的夏季风 |
B.西南季风温暖湿润的夏季风 |
C.西北季风寒冷干燥的冬季风 |
D.东北季风寒冷湿润的冬季风 |
18.
读中国东部雨带的移动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1】大约每年的7﹣8月,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
【小题2】观察可知,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规律是()

【小题1】大约每年的7﹣8月,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
A.江南地区 | B.华北地区 | C.江淮地区 | D.华南地区 |
A.由华南地区开始,逐渐向北方地区移动 |
B.由华北地区开始,逐渐向南方地区移动 |
C.由西南地区开始,逐渐向东部地区移动 |
D.由东部地区开始,逐渐向西南地区移动 |
19.
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数字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与其简称、省会匹配正确的一组是()
【小题2】关于图中山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数字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与其简称、省会匹配正确的一组是()
A.①﹣秦﹣太原 | B.②﹣鄂﹣武汉 | C.③﹣渝﹣重庆 | D.④﹣宁﹣兰州 |
A.该山脉为东西走向 |
B.该山脉是我国1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
C.该山脉是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
D.该山脉是我国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
2.解答题- (共5题)
20.
图1是“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图2中阴影部分表示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级单位,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1)甲是 (山脉),乙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 阶梯.
(2)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省区位置最东的是 .
(3)图2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
(4)图2中A地区比B地区人口多的原因是什么?
(5)人口界线上的②地位于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该地区的 族,每年都举行泼水节,在节日里跳孔雀舞,放孔明灯.

(1)甲是 (山脉),乙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 阶梯.
(2)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省区位置最东的是 .
(3)图2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
(4)图2中A地区比B地区人口多的原因是什么?
(5)人口界线上的②地位于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该地区的 族,每年都举行泼水节,在节日里跳孔雀舞,放孔明灯.
21.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中央气象台5月30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今天白天,河北中南部、北京、天津、黄淮大部、江淮大部、山西中部、宁夏北部、新疆南疆盆地、云南中部、广东中部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
(1)由图可知,我国东部高温区主要分布在 平原.
(2)我国四大盆地中的 盆地也出现了高温区,该盆地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
(3)下列省区中,不在高温预警范围内的一组是 .
(4)此时,来自太平洋的 季风,开始影响我国南部沿海地区.

中央气象台5月30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今天白天,河北中南部、北京、天津、黄淮大部、江淮大部、山西中部、宁夏北部、新疆南疆盆地、云南中部、广东中部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
(1)由图可知,我国东部高温区主要分布在 平原.
(2)我国四大盆地中的 盆地也出现了高温区,该盆地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
(3)下列省区中,不在高温预警范围内的一组是 .
A.北京 河北 | B.西藏山东 | C.河南 新疆 | D.江西福建 |
22.
读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纬30°•中国行》从浙江舟山群岛出发,自东向西一直拍摄到西藏的阿里地区,沿途穿越9个省市自治区,节目展现了北纬30°沿线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社会发展在内的全景式图画.如图为北纬30°穿过的我国省区图.

材料二:沿北纬32°我国地形剖面图

(1)舟山群岛位于 海,A省简称 ,B省级行政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
(2)北纬32°穿过的主要地形区甲处是 、乙处是 .
(3)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 ,该特征对气候的影响是 .
材料一:《北纬30°•中国行》从浙江舟山群岛出发,自东向西一直拍摄到西藏的阿里地区,沿途穿越9个省市自治区,节目展现了北纬30°沿线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社会发展在内的全景式图画.如图为北纬30°穿过的我国省区图.

材料二:沿北纬32°我国地形剖面图

(1)舟山群岛位于 海,A省简称 ,B省级行政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
(2)北纬32°穿过的主要地形区甲处是 、乙处是 .
(3)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 ,该特征对气候的影响是 .
23.
分析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1)广州与哈尔滨一月平均气温相差 ,表中数据反映了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 (大或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因素.
(2)根据表格计算出气温年较差是 ,四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
(3)根据图中广州→乌鲁木齐年降水量变化情况,概括出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 .
(4)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不在北方,而是在青藏高山高原地区,请回答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5)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与图中的 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

| 哈尔滨 | 北京 | 武汉 | 广州 |
一月平均气温(℃) | ﹣19.4 | ﹣4.6 | 3.0 | 13.3 |
七月平均气温(℃) | 22.8 | 25.8 | 28.8 | 28.4 |
(2)根据表格计算出气温年较差是 ,四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
(3)根据图中广州→乌鲁木齐年降水量变化情况,概括出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 .
(4)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不在北方,而是在青藏高山高原地区,请回答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5)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与图中的 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
24.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缓解了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材料二“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路线图”(图1)、“我国南北方水土组合状况比较图”(图2)和“南水北调中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图3).

(1)太行山以西的地形区是 ,该地形区突出的生志环境问题是 .
(2)根据图中信息,比较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一大特点是全线基本实现自流输水,输水成本低.中线能自流输水的原因是 .
(4)为缓解北方地区用水紧张,除南水北调外,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②治理水污染,加大循环利用
③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 ④利用先进钻探技术,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
⑤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
材料一: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缓解了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材料二“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路线图”(图1)、“我国南北方水土组合状况比较图”(图2)和“南水北调中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图3).

(1)太行山以西的地形区是 ,该地形区突出的生志环境问题是 .
(2)根据图中信息,比较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一大特点是全线基本实现自流输水,输水成本低.中线能自流输水的原因是 .
(4)为缓解北方地区用水紧张,除南水北调外,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②治理水污染,加大循环利用
③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 ④利用先进钻探技术,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
⑤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④⑤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9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