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2.材料分析题- (共1题)
2.
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明)文徵明

图二(明)《年年有余》

图三(清)《红楼梦》插图
(1)图一中的书法属于什么字体?反映了当时书法发展主流趋势是什么?(2)
(2)图二中绘画属于什么画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画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
(3)结合图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红楼梦》属于哪种文学体裁?这一作品问世的社会背景是什么?(6)

图一(明)文徵明

图二(明)《年年有余》

图三(清)《红楼梦》插图
(1)图一中的书法属于什么字体?反映了当时书法发展主流趋势是什么?(2)
(2)图二中绘画属于什么画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画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
(3)结合图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红楼梦》属于哪种文学体裁?这一作品问世的社会背景是什么?(6)
3.单选题- (共16题)
3.
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人,但两者作品的内容却大相径庭,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二人的阶级立场截然不同 | B.二人的政治倾向明显不同 |
C.二人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 | D.二人的才学、气质的差异 |
7.
下列两个唐朝诗人中,前者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后者的诗作则充满沉郁、朴实而深刻的情感。这主要是因为:()


A.前者性格豪放,后者性格沉郁 |
B.前者生活于盛唐时期,后者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 |
C.后者的艺术技巧不如前者 |
D.前者出生于大地主家庭,后者出生于农民家庭 |
8.
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手法是什么绘画的特点


1,3,5 |
1,3,5 |
A.宫廷画 | B.汉代帛画 | C.中国文人画 | D.民间绘画 |
16.
时代特点影响绘画作品的风格,北宋时期我国绘画艺术的发展的时代背景包括
(1)重文轻武成为朝廷的国策
(2)文人阶层不断扩大
(3)朝廷偏安江南,不思进取
(4)理学的兴起是文人更加注重内心修养
(1)重文轻武成为朝廷的国策
(2)文人阶层不断扩大
(3)朝廷偏安江南,不思进取
(4)理学的兴起是文人更加注重内心修养
A.(1)(2)(3) |
B.(1)(3)(4) |
C.(1)(2)(4) |
D.(1)(2) |
4.选择题- (共20题)
20.
高密的小宇将6月12日~15日的天气和气温状况记录在下表中。
12日 | 13日 | 14日 | 15日 | |
天气现象 | ||||
气温 | 20℃~31℃ | 20℃~32℃ | 20℃~32℃ | 21℃~28℃ |
风力风向 | 北风3~4级 | 北风3~4级 | 西南风3~4级 | 东南风3~4级 |
35.我们国家正处于老龄化社会中,老有所依也是政府的民生工程.某市共有户籍人口400万,其中老人(年龄60岁及以上)人数约有66万,为了解老人们的健康状况,政府从 老人中随机抽取600人并委托医疗机构免费为他们进行健康评估,健康状况共分为不能 自理、不健康尚能自理、基本健康、健康四个等级,并以80岁为界限分成两个群体进行 统计,样本分布被制作成如图表:
36.我们国家正处于老龄化社会中,老有所依也是政府的民生工程.某市共有户籍人口400万,其中老人(年龄60岁及以上)人数约有66万,为了解老人们的健康状况,政府从 老人中随机抽取600人并委托医疗机构免费为他们进行健康评估,健康状况共分为不能 自理、不健康尚能自理、基本健康、健康四个等级,并以80岁为界限分成两个群体进行 统计,样本分布被制作成如图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