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A.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 |
B.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 |
C.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会永久落户羊城,这是广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硕果。 |
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
A.《西游记》中,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产一石卵,见风化作石猴.石猴率先发现水帘洞,众猴称他为“千岁大王,自此遂称美猴王。 |
B.《西游记》中,孙悟空在铁扇公主处未借到真扇,就偷了牛魔王的坐骑,假扮牛魔王骗得真扇,后被牛魔王所扮的唐僧骗了回去。 |
C.《水浒传》中,鲁提辖在五台山出家,被赐法名智深,因醉后大闹五台山,长老介绍他去东京大相国寺。 |
D.《水浒传》中,杨志奉命押送生辰纲,一路上小心谨慎,处处提防,但还是在黄泥岗中计,生辰纲被吴用等人劫去。 |
2.字词书写- (共1题)
3.现代文阅读- (共3题)
刘斌立
①我第一次去鉴睿律师楼,就注意到了前台旁边多了一张不怎么和谐的小桌子。一个大男孩模样的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地翻着。
②我问律师楼的合伙人李信,他一脸嬉笑地回答:“这孩子他爸是我们律师楼的大客户,也是老朋友了。他想让他儿子考律师,非得要我们把这孩子安排在这儿打杂,同时让他看书备考。其实我们啥事也没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在那儿天天待着呢。”
③“哦,这孩子看着还挺老实的。”我随口应和道。
④“老实?您可别小瞧这小子,听他爸说,他一心要当摇滚乐手,跟着一个不靠谱的摇滚乐队干了两年的鼓手。”老李边说边摇着头。
⑤后来我再去律师楼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看看这个叫常远的“摇滚”男孩,他也是经常应景似的挺朋克,一会儿夹克上带钉,一会儿头发颜色又变了。
⑥那年律师考试后没几天,我去律师楼办事,发现常远那桌子没了,人也没了踪影。问老李,没想到老李苦笑着说:“那小子跑了,据说和一个摇滚乐队跑到青海茫崖矿区那边,在矿区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出呢。他爸差点没气背过去,已经发誓不管他了。”
⑦我又惊讶又好笑,随着老李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
⑧一年以后的一天,我突然收到老李的微信:“还记得那个玩摇滚乐的男孩吗?他又回来了!这次主动来求我,要继续准备考律师,还在我这儿打杂看书。我也是服了!”
⑨“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我回复了微信,也不忘调侃地加了几个坏笑的表情。
⑩之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与律师楼和老李少了很多交集。
B11青海茫崖的矿难,突然成了头条新闻。部分矿务局领导受贿私自外包矿坑,私人小矿主违规野蛮开采,导致了一次灭顶的矿难。遇难矿工的家属因为没有基本的合同和安全保险凭据,无法获得赔偿,更无人愿意替他们去争取权利。
B12就当矿难的悲哀正在褪去的时候,媒体上一个很不起眼的报道被我看到了:一个名叫常远的律师,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的索赔事务。这条很小的信息,却因为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而让我震惊。
B13我立刻致电老李,他确认道:“没错,就是他,我也很佩服这小子!”
B14“您觉得他接这个案子是为了出名吗?”我问道。
B15“还真不是。您记得他曾经在青海一个矿区的酒吧演出过一段时间吧?”老李继续说道,“那地方就在茫崖。听常远他爸说,常远在那儿生活过一段时间,很了解矿工们的生活状况。他自己后来跑回来要继续考律师时就跟他爸说,以后要帮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
B16我听老李说完这些,沉默了许久。最后,我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句:“后生可畏啊!”
B17电话那头老李肯定地重复道:“后生可畏!”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小题1】文中写到常远的哪些经历?请按顺序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被迫备考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帮助穷人打官司
【小题2】读文中的画线句子,完成题目。
(1)简析第①段中画线句子的描写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第B12段中画线句子为什么说“我”对常远的名字“熟悉而又陌生”?
【小题3】联系全文内容分析,常远的哪些品质让“我”和老李觉得“后生可畏”。
【小题4】小说主人公是常远,作者却以大部分篇幅写“我”和老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哈勃,太空中的千里眼
①古往今来,人们用肉眼观察灿烂的星空,很多发现难免显得粗糙,甚至只是一些臆想。当伽利略等人将望远镜对准了茫茫太空后,人们才逐渐发现了太空的更多奥秘。
②在实践中,人们发现用地面的望远镜观测太空,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地球大气层会吸收红外线和紫外线,二是大气湍流导致地面光学望远镜的角分辨率很难优于1弧秒。1946年,美国天文物理学家斯皮策提出,在太空中安装一台望远镜将突破上述限制。
③1990年,这一设想终成现实。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哈勃望远镜送入了太空。然而,哈勃探索宇宙奥秘的征途并非一帆风顺。升空伊始,哈勃就被发现患了“近视眼”,不能辨别140亿光年以外的物体。此后哈勃的陀螺仪、太阳能电池板、影像摄谱仪、绝热毯、冷却剂等都出现过故障,历经五次“手术”才恢复正常。然而哈勃望远镜面临的挑战,也激励着人们推动科研设备及制造技术的革新。每一次维修都让哈勃能够看得更清晰、更遥远。2009年第五次维修后,哈勃望远镜的观测能力已是最初设计的100倍。
④哈勃望远镜得到的数据引发了天文学的革命:它确定了宇宙历史为137亿年左右,证实超大质量黑洞处于大多数星系的中心,它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恒星和行星的形成,并探测到太阳系外存在有机物。20年来,科学家利用哈勃望远镜的数据发表了7500多篇论文,使之成为历史上最有科学价值的仪器。美国资深宇航员马斯格雷夫说,哈勃望远镜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一台强大的机器,而且在于它把宇宙论、神学、哲学和天文学贯穿了起来。它是人类的一面镜子,让人类自省: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宇宙?我们处在什么位置?我们是谁,我们该如何作为?
⑤虽然哈勃望远镜将于2014年退休,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将接过它的接力棒,将人类对深层太空的探索继续下去。
【小题1】第②段中划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小题2】第③段中加着重号的“以外”能够删去吗?请说明理由。
因为阅读而平视世界:世界观不只依赖于观世界
①有句电影台词说:“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世界那么大,出去走走看看确实是见世面、长阅历的好方法。然而,世界观不只依赖于观世界,阅读同样可以洞察芸芸众生、大千世界。
②“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穷极一生,我们通过感官感知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行万里路替代不了读万卷书。书乃人生成长的精神食粮,片页之间足以驰骋古今、经天纬地,常读之可以新知、可以医愚、可以立德,甚至可以平治 天下。阅读的意义就在于,不管富甲一方还是一贫如洗,不管位居高位还是一介布衣,不管志得意满还是穷困潦倒,都能在书籍的世界里摆脱世俗庸常、凝望永恒哲理,找到人生的意义。
③有怎样的眼界,就能看到怎样的远方;有多大的胸襟,就能包纳多大的世界。古人总结,“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书籍,正是脚下的高山,帮助我们看到更遥远的风景。阅读是与意义紧密相连的,它让我们知晓,生活不只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也不只有面包,还有玫瑰和咖啡。阅读又是与现实密不可分的,它教会我们审视自身、迎接挑战、辨别善恶,继而读懂生活的真谛、探得生命的意趣。
④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不读书,接触到的世界就和纸一样单薄;多读书,学识、阅历乃至生命体验会 随着页码的递增而不断累积。“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时间的改变可能是静悄悄的, 但阅读对气质的塑造终究会显露出来。正是在日复一日的博览群书中,我们感受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 有关”,体悟出“不迁怒,不贰过”的修身奥秘,即便处身失落失望甚至失掉所有方向之时,也能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⑤阅读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读《资治通鉴》,可以获得王朝更替的历史教益;读 《红楼梦》,可以洞晓世家望族的兴衰荣辱;读《平凡的世界》,可以从苦难的生活中发现人性的温暖、奋斗的价值。书籍传递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有认识这个世界的逻辑、 方法和哲理,帮助我们于升平气象中看到隐患风险,于问题荆棘中看到出路希望,从历史幽暗之中看到璀璨未来,从人性冷漠之中看到道德之光。
⑥阅读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力量,让我们在自我省视中学会谦卑和从容,在平视静观中同这个世界和解。今天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不是为了满足“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功利心和虚荣感,而是为了实现内在的淡定从容,赢得开阔的人生境地,达致自我与外界的调和容纳。
⑦不读书犹如自我放弃,非读书不足以实现精神的富足。
【小题1】第③自然段中的划线语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小题2】请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文中③④两段作者的主要观点。
【小题3】请概括第⑤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4.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