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A.作为时代的年轻人,必须具有独立判断的能力,遇事能自作主张,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
B.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
C.陈静同学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尤其是让她在公开场合发言,她往往会恼羞成怒,一句话也说不完整。 |
D.课间操的时候,同学们队列整齐、鳞次栉比地走运动场。 |
A.俄罗斯举行规模空前的阅兵式,目的在于向人们发出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
B.在国家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各地举行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以增强人们抗灾、防灾、减灾的意识。 |
C.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中学生必须发扬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很多学校正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
A.哪怕找不到大海,也要迈出寻觅的脚步;哪怕脚印被掩埋,也请珍惜走过的路。 |
B.我市今年举办的旅游节,融文化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异彩纷呈。 |
C.明天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你是打算自己去呢,还是和大家一起去? |
D.英国诗人雪莱在他著名的《西风颂》里写道:“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
2.句子默写- (共1题)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2)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3)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5)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6)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下见小潭,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8)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9)《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1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通过用典抒发作者无限怅惘心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①,犹当博学审②问,古人与稽③,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④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⑤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资]盘缠。②[审]详细。③[稽]探究、考察。④[庶几]差不多。⑤[子羔、原宪]二人都是孔子的弟子。⑥ [勉]勤勉,努力。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1)或遇其叱咄 (_________)
(2)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________)
(3)俟其欣悦,则又请焉(________)
(4)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__________)
【小题2】划线词语意思或相同的一项是( )
A.既加冠 若既不出户 | B.故余虽愚 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
C.俯身倾耳以请 夫以孔子之圣, | D.益慕圣贤之道 曾益其所不能 |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小题4】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飞机上不能打电话”是骗你的吗?
王陈晔
①美国FCC(联邦通信委员会)先是宣布坐飞机可以上网,又宣布从2013年12月12日起,坐飞机还能打电话——如果你所选择的航空公司允许的话。
②FCC主席强调,这并非决定,还需要上级——美国运输管理局同意。但从技术上来说,FCC确实承认了“飞行过程中拨打电话所产生的信号会干扰飞机控制信号”的问题早已经解决了。
③其实,1991年,FCC首次出台禁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的规定,就不全因为手机很“危险”。当时这项禁令的主要理由是,手机的使用是通过地面基站的,而当你快速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时(飞行时),基站切换过于频繁,会加重基站的工作负担。其次才是,手机发射的无线电波,有可能干扰飞机的电子系统。
④没错,“有可能”。事实上,手机的无线电波会干扰飞机这种事,从来没有真正被实验证明过。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有人报告一架飞机偏离正常航线的事故,并猜测因为受到收音机干扰(当然,类似的报告不止一例)。于是,美国的FAA(美国联邦航空局)和RTCA(美国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开始联手对此进行研究。万万没想到,研究了半个世纪也没有结果……大量的模拟实验——包括在真实航班上和实验室里进行的,从来没有观测到明显的干扰结果。
⑤可是人命关天,虽然FC C曾经在2007年左右犹豫过是否要取消关于电子设备和手机的禁令,但仍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由于不同频段的信号隔离和屏蔽技术的提高,这项无法被实验证明的“安全隐患”也逐渐被消除,电子设备和飞机经过设计已经确认可以互相兼容了。
⑥当然,如果这项新的规定被航空公司采纳,那意味着航空公司将需要在飞机上安装信号接收器,满足乘客手机与基站信号的交换,1991年FCC发布“手机禁令”的主要理由也就不复存在了。
⑦美国并不是独自在试水。早在2008年,欧盟就开始批准乘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和移动设备,比如欧洲的维珍大西洋公司就允许无限的数据连接,但只允许6个人同时打电话;汉莎航空的一些航班允许通过手机连接数据,但不允许打电话。阿联酋航空允许乘客随便打电话。
⑧有趣的是,在FCC的新规定出台以后,大家吐槽的并不是在飞机上使用手机不安全,而是,“大声打电话会干扰别人,会对我们登上飞机后共同进入的社会空间构成干扰”。《纽约时报》这样解释FCC的行为——它确实是在试图给我们想要的东西:飞行时能够使用数据、上网、收发邮件等。
⑨所以,“或许旁边就坐着一个(打电话的)大嘴婆,但至少你能在Twitter上抱怨一下她。”
【小题1】1991年FCC首次发布“手机禁令”的主要理由是什么?【小题2】第2段提到,“从技术上来说,FCC确实承认了“飞行过程中拨打电话所产生的信号会干扰飞机控制信号”的问题早已经解决了。”联系后方回答:FCC用来确认这一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的依据有哪些?
【小题3】第1段中划线句子“如果你所选择的航空公司允许的话”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
【小题4】第4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本段是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小题5】“飞机上不能打电话”很可能成为历史,也许你下一次坐飞机的时候就已经解除了“手机禁令”。你认为解除“手机禁令”可能带来哪些便利和不良影响?针对可能的不良影响,你有什么建议?
5.语言表达-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