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2016-17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3236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5

1.判断题(共4题)

1.
土耳其海峡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    )
2.
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大 ,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异小。(    )
3.
不同人种虽有体质上的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
4.
我省皖南古村落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

2.选择题(共11题)

5.
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

现象一 澳大利亚和英国南极调查局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当前南极冰层融化速度是600年前的10倍,这是1000年来的冰层最快消融速度。

现象二 即将失去生存地而绝望的北极熊。


造成上述现象一、二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各地频繁发生地震,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
B.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
C.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全球气温升高,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
D.局部地区不断发生战争,现代武器的运用,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
6.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3年4月20日我国四川根安发生7.0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根据材料和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图,4月 20日的四川雅安地震是由以下哪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D.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
【小题2】当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避险方法是( )
A.在室内迅速跳窗逃生B.在室内迅速抱头蹲在墙角
C.在室外迅速抱住电线杆D.在室外迅速跑入建筑物内躲避
7.在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8.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③处降水多的原因是这里属于
A.近海B.迎风坡
C.海拔高D.植物多
【小题2】③地比①地气温
A.约低6℃B.约高6℃
C.约低12℃D.约高12℃
9.
下表是安徽省合肥市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日期
2016-3-7 星期一
2016-3-8 星期二
2016-3-9 星期三
2016-3-10 星期四
天气
 /



气温
14-9℃
11-7℃
8-6℃
9-5℃
 
【小题1】由中雨转小雨的时间点是
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三D.星期四
【小题2】小明所在班级计划3月7日到合肥市科技馆参观,出行时你会建议他带上
A.防晒霜B.墨镜C.雨伞D.太阳帽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1.
下图中的民居建筑特色反映的自然环境是:
A.炎热干旱的沙漠B.终年严寒的地区
C.地势高峻的高原D.炎热多雨的气候
12.
读 “不堪重负的地球” 图,完成问题。
不堪重负的地球
【小题1】该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
A.环境问题B.人口问题C.资源问题D.水污染问题
【小题2】(小题2)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A.劳动力普遍短缺B.资源短缺
C.各国国防兵员不足D.全球人口老龄化严重
13.函数 {#mathml#}y=sinx2+cosx2{#/mathml#}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blank#}1{#/blank#}.
14.
有利于聚落形成的地理条件是
①交通便利
②地形崎岖
③水源充足
④资源贫乏
⑤土壤肥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⑤D.③④⑤
15.
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产品以服装和纺织品、家用产品、玩具、鞋类等日用消费品为主,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产品以高端制造业产品为主。据此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美经济存在差异B.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技术含量高
C.中美经济存在互补D.中国在中美经贸合作中居优势地位

3.解答题(共3题)

16.
读“世界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的是 半球(东或西)。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
(2)赤道横穿的大陆有A 洲和C 洲.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从B 洋的两岸轮廓相似而得到启示,创立了大陆漂移假说,根据板块运动学说,可推测该洋的面积还在不断 (扩大/缩小),原因是位于板块与板块 处(碰撞/张裂)。
(3)① 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B大洋,是北美洲和C大洲的界线。
17.
活动与实践: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1)-(4)小题
在《模拟湿润气候的形成条件》这一实践活动中,需要准备的工具材料和实践步骤如下:
工具材料:三只小塑料杯、少量干燥的沙子、少量清水……
实践步骤:
①在两只小塑料杯中倒入等量的水,另一只杯子装入等量的沙子。
②在每只杯口盖上一张透明的塑料薄膜,用橡皮筋扎紧。
③把一只水杯A和沙杯B放在阳光下,另一只水杯C放在阴凉处。
④15分钟后,观察A、B、C三只杯子发生的变化。

(1)工具材料中还要补充的工具材料有   
(2)在步骤④中,观察A、B、C三只杯子,塑料薄膜上有明显小水珠的是
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3)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湿润气候形成的条件是
(4)根据实验观察结果,推测图中P地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18.
读“A、B两地降水柱状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 B地降水最多出现在 月。
(2)A、B两地的气候资料可能在中国的是 地。
(3)A、B两地的降水,相对集中的是 地。
(4)简述A、B两地的气候特点。
夏季 ,冬季
(5)影响气候(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4道)

    选择题:(11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