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共2题)
1.
分析各种气候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连线
延安的年降水量比上海少
延安的年降水量比上海少
A.地球形状与运动 青藏高原是中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 B.迎风坡与背风坡 高大山脉的两侧降水存在明显差异 | C.海拔地势 赤道终年炎热,而南极终年冰雪覆盖 | D.海陆位置 |
2.选择题- (共23题)
17.
小明、小强、小刚、小力在一块儿讨论降水的有关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小明说:只要空气中含有水汽,必然能形成降水 |
B.小强说:降水是指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 |
C.小刚说:有雨必定有云,有云必定有雨 |
D.小力说:降水包括雨、雪、雹等各种形式 |
3.解答题- (共5题)
26.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图所示地区的气温特点是 ,可判断A地位于 带。
(2)B图气温最高是______季节,此时降水 (多或少),气温最低是_____季节,此时降水 (多或少),因此,B地气候类型是 。
(3)C图是______________气候,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
(4)A、B、C、D图中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候特征的图是_____(填字母)。

(1)A图所示地区的气温特点是 ,可判断A地位于 带。
(2)B图气温最高是______季节,此时降水 (多或少),气温最低是_____季节,此时降水 (多或少),因此,B地气候类型是 。
(3)C图是______________气候,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
(4)A、B、C、D图中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候特征的图是_____(填字母)。
27.
读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风向图,并结合东西两侧A、B两个城市的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五带来看,A城市属于 (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2)图中C、D两地,正午的太阳高度角较大的是 ,太阳辐射较弱的是 。
(3)甲乙两个气候统计图中,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 , 是A城市的气候统计图。
(4)造成A、B两个城市降水差异如此明显的原因是 。
(5)气象工作者在同一时刻测得该区域某山峰处气温为15℃,山下气温为33℃,那么该两处的相对高度是 。
A.1800米 B.3000米 C.3600米 D.5000米
(6)气象工作者发现,A、B两个城市均出现同一现象:其市区内部年平均气温比郊区要高一些,主要影响因素是 。

(1)从五带来看,A城市属于 (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2)图中C、D两地,正午的太阳高度角较大的是 ,太阳辐射较弱的是 。
(3)甲乙两个气候统计图中,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 , 是A城市的气候统计图。
(4)造成A、B两个城市降水差异如此明显的原因是 。
(5)气象工作者在同一时刻测得该区域某山峰处气温为15℃,山下气温为33℃,那么该两处的相对高度是 。
A.1800米 B.3000米 C.3600米 D.5000米
(6)气象工作者发现,A、B两个城市均出现同一现象:其市区内部年平均气温比郊区要高一些,主要影响因素是 。
28.
我国的许多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是相适应的。
探究内容:不同地区的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探究方法:阅读图片资料,联系各地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分析
温馨提示:不同地区的民居建筑形式

探究结论:
(1)A民居是________,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地区(填地形区)。
(2)北方地区传统民居的特点是________。
(3)以南方地区为例,我国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
探究内容:不同地区的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探究方法:阅读图片资料,联系各地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分析
温馨提示:不同地区的民居建筑形式

探究结论:
(1)A民居是________,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地区(填地形区)。
(2)北方地区传统民居的特点是________。
(3)以南方地区为例,我国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
29.
.读下图说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⑴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和 洋沿岸及南美洲亚马孙等地区。
⑵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 和 ,美洲也有黑种人分布的原因是 。
⑶图中可知目前还没有常住人口的大洲是 。

⑴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和 洋沿岸及南美洲亚马孙等地区。
⑵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 和 ,美洲也有黑种人分布的原因是 。
⑶图中可知目前还没有常住人口的大洲是 。
30.
材料(一):世界人口容量主要是根据人的食物要求和地球上所支持的食物生产能力进行估算的。大多数学者认为,未来世界人口容量在100亿人左右,世界耕地面积约14亿公顷,世界粮食单产可望达到7300千克/公顷,人均粮食占有量应达到1000千克/年的水平,所以可供养的人口为102.2亿人。因此,人类必须学会控制自己,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地球的空间和资源都是有限的,随着人ロ的急剧增长,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水、矿产、森林资源都出现了危机。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剧,地球上的森林资源遭受到空前的破坏,现在平均每分钟就要毁掉2万平方米的森林。森林这个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生物资源、涵养水源、防止沙化和保护环境质量的关键环节,变得越来越脆弱了。1950年,世界人均森林面积还有6800平方米,但到2000年却下降到3300平方米,号称“地球之肺”的热带雨林竟有40%濒于毁灭。
大规模的环境污染给人类造成了严重威胁,每年从工厂大量排放的废气和废渣,一方面给自然界造成毒害,另一方面也影响到居民的健康。在现代城市,工业污染、汽车尾气和噪声污染直接危及市民的居住环境。占世界总人口3/4以上的发展中国家为了谋求自身的迅速发展,加大了经济开发和城市发展的力度,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损害。发达国家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是直接破坏生态环境的“元凶”,所导致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日益变暖。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引发了人类的许多疾病,而且给子孙后代的生活也造成不利的影响。
材料(二):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引起了许多问题。特别是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人口过度增长,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问题。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材料(三):人口问题是全球性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是当代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虽然它在不同国家的具体表现各异,但其实质主要表现为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失调,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增长而出现人口过剩。以中国为例,当前社会生活和发展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无一不直接地或间接地与巨大的人口压力相联系。首先,人口压力使社会在提供现有人口生活条件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突出表现为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需品短缺。其次,人口压力造成消费与积累比例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降低等。
材料(四):人口老龄化指人口中成年人和老年人的比例增大,而青年人和儿童的比例缩小的渐进过程,结果使人口的平均年龄上升。人口老龄化主要是由于出生率下降和期望寿命延长的结果。一定程度的老龄化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寿命延长的反映,也表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卫生水平的提高。但不断加深的人口老齡化又会造成人口抚养系数增加、劳动力短缺等问题。老龄人口指65岁以上的人ロ。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就叫作老龄化社会。1980年世界人口平均寿命为61.5岁,到1998年则上升到66.8岁、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典型的老龄化社会。在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和瑞典,老龄人口占总人ロ的比重超过了15%,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了过1.91个百分点。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人口老龄化会加重社会的负担,并引发许多老年人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种种措施,尊重、关心和爱护老年人,使他们安享幸福的晚年。
(1)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的增长,如果超过人口容量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人口问题。阅读材料并结合实际生活,说一说,世界人口的剧增,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哪些问题?
(2)世界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给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那么,一个国家是不是人口越少,就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呢?谈一谈你的看法?
地球的空间和资源都是有限的,随着人ロ的急剧增长,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水、矿产、森林资源都出现了危机。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剧,地球上的森林资源遭受到空前的破坏,现在平均每分钟就要毁掉2万平方米的森林。森林这个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生物资源、涵养水源、防止沙化和保护环境质量的关键环节,变得越来越脆弱了。1950年,世界人均森林面积还有6800平方米,但到2000年却下降到3300平方米,号称“地球之肺”的热带雨林竟有40%濒于毁灭。
大规模的环境污染给人类造成了严重威胁,每年从工厂大量排放的废气和废渣,一方面给自然界造成毒害,另一方面也影响到居民的健康。在现代城市,工业污染、汽车尾气和噪声污染直接危及市民的居住环境。占世界总人口3/4以上的发展中国家为了谋求自身的迅速发展,加大了经济开发和城市发展的力度,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损害。发达国家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是直接破坏生态环境的“元凶”,所导致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日益变暖。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引发了人类的许多疾病,而且给子孙后代的生活也造成不利的影响。
材料(二):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引起了许多问题。特别是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人口过度增长,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问题。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材料(三):人口问题是全球性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是当代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虽然它在不同国家的具体表现各异,但其实质主要表现为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失调,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增长而出现人口过剩。以中国为例,当前社会生活和发展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无一不直接地或间接地与巨大的人口压力相联系。首先,人口压力使社会在提供现有人口生活条件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突出表现为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需品短缺。其次,人口压力造成消费与积累比例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降低等。
材料(四):人口老龄化指人口中成年人和老年人的比例增大,而青年人和儿童的比例缩小的渐进过程,结果使人口的平均年龄上升。人口老龄化主要是由于出生率下降和期望寿命延长的结果。一定程度的老龄化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寿命延长的反映,也表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卫生水平的提高。但不断加深的人口老齡化又会造成人口抚养系数增加、劳动力短缺等问题。老龄人口指65岁以上的人ロ。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就叫作老龄化社会。1980年世界人口平均寿命为61.5岁,到1998年则上升到66.8岁、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典型的老龄化社会。在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和瑞典,老龄人口占总人ロ的比重超过了15%,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了过1.91个百分点。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人口老龄化会加重社会的负担,并引发许多老年人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种种措施,尊重、关心和爱护老年人,使他们安享幸福的晚年。
(1)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的增长,如果超过人口容量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人口问题。阅读材料并结合实际生活,说一说,世界人口的剧增,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哪些问题?
(2)世界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给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那么,一个国家是不是人口越少,就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呢?谈一谈你的看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连线题:(2道)
选择题:(23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