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福建莆田二十五中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320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7/1

1.句子默写(共1题)

1.
古诗文背诵
(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
(3)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4)马上相逢无纸笔, 。(《逢入京使》)
(5)  ,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6)有约不来过夜半, 。(《约客》)
(7)《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持久,惨烈的句子是  。
(8)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9)《天净沙》中表现全曲主旨的一句是
(10)大自然多姿多彩,风光无限。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象的诗句,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小题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
(1)即刮目相待    
(2)卿今者才略  
(3)日仲永环谒于邑人
(4)稍稍宾客其父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小题3】《伤仲永》运用 表现手法;而《孙权劝学》用 形式展开故事情节,两篇文章虽然写法不一样,但同样说明了
【小题4】历代读书人有很多勤学苦读的例子传为美谈,并形成了家喻户晓的成语,你能说出两个成语吗?
【小题5】谈谈你从方仲永和吕蒙的变化中得到什么启示。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面条的前世今生 (周大新)
中国人喜欢吃面条。在中国,很少有没吃过面条的人。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面条种类,像山西的刀削面、兰州拉面、北京炸酱面、台湾的担仔面等。如今中国的面条已有500多个种类。
吃面条的也不止咱们中国人,意大利人爱吃意大利面,日本人爱吃日本拉面,朝鲜人爱吃朝鲜冷面。欧洲人吃的面条,据说是由马可·波罗从中国传过去的;日本拉面是由“遣唐使”从中国传过去的。
人为什么会吃面条?人类最初只知道把采摘的植物的果实。春秋末期,公输般创制了石磨,麦子、谷物等粉食的推广才成为可能。有了面粉和米粉之后,怎么做得好吃,又在考验着人们的智慧。有的人把面粉、米粉炒炒吃,叫吃炒面;有的聪明人把面粉、米粉加水和成团,再捏成片放在汤中煮,叫吃汤饼;还有手巧的人,把面团搓成长条放进汤里煮,这样虽还叫吃汤饼,实际上就是吃面条。
关于面条的起源国,意大利人说是他们发明的,阿拉伯人也说是他们发明的。我们中国人拿出关于面条的文字记载让他们看,意大利人拿出他们关于面条的壁画照片让我们看。还好,2002年中国考古人员在青海省喇家新石器遗址上,发现了一个倒扣着的碗里躺着一团鲜黄色的线状物,经鉴定,这是小米粉做的面条。这碗面条为中国人赢得了面条发明者的殊荣。
面条不仅做起来简便,营养丰富,而且有的还被演绎成故事,被赋予了人文内涵,比如长寿面。传说汉武帝时臣子闲谈长寿之事,有人说脸长可以长寿,有人说人中长可以长寿,有人说耳垂长可以长寿,君臣们的议论传到民间,把脸传成了面,说成面长可以长寿,人们为图吉祥求长寿,就逐渐形成了在生日这天吃面的风俗,而且这天的面条要擀切得越长越好,以面长寓意寿长。又比三鲜伊面。传说伊尹的母亲常年卧病,伊尹特意用鸡蛋和面,揉擀切条之后,先蒸熟,后油煎,这样即使他不在家,母亲也能很方便地吃面,而且久放不腐。吃面时浇的汤是用鸡、猪骨头和海鲜炖制而成的。伊尹母亲在儿子的悉心照料下身体康复,所以这种面又叫“孝子面”。
面条的前世今生告诉我们:一种吃食不是在短时间内偶然出现的,而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有无数人参与其中。一种吃食所普及地域的广度,是和创造者的经济与文化影响力相关的。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面条之所以能传至意大利和日本、朝鲜,扩展至欧洲和阿拉伯世界,是因为我们民族的经济文化影响力曾经很大。一种吃食、一种吃法一旦在某一地域行成习惯和传统,便会和人们对该地域的爱及对该地域人的爱交汇在一起,成为乡情、民族情的一种重要成分,成为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内容。(有删改)
【小题1】根据文意探究中国人喜欢吃面条的原因。
【小题2】作者从面条的演化史中得到哪些启示?请简要概括。

4.其他(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字。
感恩之心,既能幸福他人,也会快乐自己。生活在幸福的日子里,我的思绪总是飞得很远。 如果我是红花,我会感谢绿叶无怨无悔的奉献;如果我是蜜蜂,我会感谢花朵慷概无私的kuì赠  
感恩,不仅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更是对责任的承担,对道义的坚守。感恩朋友,你才会肝胆相照,患难与共;感恩生活,你才会热爱生活,回报社会。请不要吝啬自己的感恩之情,因为,心存感恩,才会珍惜拥有,珍惜幸福。
【小题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① kuì(    )赠
(  )啬
【小题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小题3】结合语境解释划线词。
【小题4】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面的画线句构成排比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