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地理模拟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3182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4/8

1.选择题(共17题)

1.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中比较活跃的地带位于(  )
A.板块内部B.陆地和海洋交界地带C.大陆内部D.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2.
下列现象能说明海陆在不断变迁的是
A.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
B.两极冰川在不断融化,将会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
C.我国东海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3.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4.
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0.5厘米至1.2厘米的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陆上邻国。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结果
B.海浪和风力作用的结果
C.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
D.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
5.
与我国相邻的东南亚的内陆国是(   )
A.蒙古B.老挝C.越南D.印度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阅读是一个民族持久的功课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邬书林访谈录

记者:全民阅读今天已经成为一股热潮。从2006年中宣部等八部委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至今已近10年。今天回过头来看,您认为我们做得怎么样?

邬书林:我认为现在态势很好,中央重视、社会认同、民众参与、活动健全,经过10年努力,全民阅读有了非常坚实的基础。现在全国31个省700多个市都已开展了形式多样、民众广泛参与的阅读活动。阅读不仅仅是个人的事,阅读已经走进学校、社区、军营、农村甚至高墙。江苏、湖北、深圳、辽宁等地先后完成了全民阅读的地方立法工作,确定了全民阅读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法律地位,把全民阅读上升为法律法规,我认为这是一个标志性的重大进展。对一个民族而言,阅读是一项长久的文化工作,绝不是一时的。如何把全民阅读作为一项基础性的长期性的工作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需要好好总结前10年的经验。

记者:您认为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

邬书林:把全民阅读作为中华民族提升整体国民素质的重要工作长期不懈地抓下去,需要总结过去10年的经验。我认为,首先要提高认识,要对阅读的功能、意义,阅读的本质给予进一步的认识。阅读的本质是通过阅读去借鉴、吸收和掌握前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智慧。现在有很多人认为阅读主要是用来提升修养,我觉得这不是阅读行为的本质。阅读的本质是要获取知识,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之上有了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再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这两者并行不悖。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而言,全民阅读还具有特殊重要的使命。我们说中国地大物博,但平均到每个人,资源就不多了。中国最丰富的资源不是物质资源,而是人。把人的素质提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有了最重要的资源。你看世界各国,凡是那些善于读书的民族,会读书的民族,重视读书的民族,都是经济科技文化发达的国家。最典型的是以色列,一个那么贫瘠的国家,没什么资源,可这个民族数千年来坚持的阅读传统,使犹太民族成为世界上不得不公认的伟大民族。同样,俄罗斯、德国也都是阅读大国。中华民族历史上能创造那么繁荣辉煌的成就,和我们重视阅读的传统大有关系。所以,今天我们要很好地用阅读这个工具来提升国民素质,用全人类的图书把中华民族武装起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基础。

记者:对于全民阅读重要意义,现在社会和民众已有共识,那么国家、政府层面还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邬书林:我们不是一般地提倡全民阅读,而是要把全民阅读持久深入、实打实地推进下去,这就需要做很多工作。这几年的两会,我都联合政协委员上交关于尽快出台《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提案,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公共图书馆和农家书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另外,养成阅读习惯是一门科学,0到6岁是阅读的启蒙阶段,使儿童通过阅读养成阅读兴趣,从阅读中找到快乐;6到12岁小学教育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使孩子基本掌握阅读的方法;12到18岁是巩固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水平的关键阶段。打好这三个基础,终身阅读才有可能,活到老、学到老才有坚实的阅读习惯基础。专家学者要为整个国家提升阅读水平做好表率,同时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记者: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说到中国人阅读量不足有些国家的1/10。从近年调查情况来看,国民阅读率虽然在上升,但速度比较慢。您如何看待中国国民阅读率低的问题?

邬书林:对这个问题要实事求是地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国家的文盲率是80%,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文盲率是34%,最近这次人口普查统计显示文盲率是4%。解决阅读问题首先要解决文盲,我国的文盲问题才刚刚解决,国民阅读率不可能有多高。我坚信孩子的阅读率会越来越高。其次,现有的阅读率的统计指标还要进一步完善。要把图书馆的数据和其他形式的阅读数据也纳入其中。第三,我国的国民阅读率的确亟待提升。

不过,现在信息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我们阅读提供了非常好的工具,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阅读的人数大增。我最近反复强调这个观点,不要以为通过手机阅读就不是阅读,不要以为通过电子阅读器阅读就不好。相反,新技术极大提升了阅读效能。根据美国所做的一项统计,网络时代科学家的阅读量比原来增长了25%,普通民众也增加了5%。因为不需要跑图书馆了,买书便宜了,看书更方便了。所以,既要重视传统阅读,更要关注现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阅读,两者并行不悖。我相信,随着阅读意识的提高,阅读设施的完善,阅读氛围的浓厚,我国国民阅读率一定会赶上先进国家的。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7.
近年来,我国在东南亚旅游的国际热线是:
A.新马菲B.新马澳C.马泰菲D.新马泰
8.
澳大利亚特有物种多的原因是:
A.面积大,物种多B.气候条件适合特有动物生长
C.人类活动干预少D.孤立的大陆有利于特有物种进化
9.
下列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热带面积广大的国家B.有世界第三长河密西西比河
C.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D.首都是纽约
10.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

检验某气体为CO2

鉴别硫酸钾和硝酸铵两种化肥

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方案一

用磁铁吸引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看外观

加紫色石蕊试液

方案二

加稀盐酸

加澄清石灰水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加入稀盐酸

11.
如图的乡村民居多出现在我国的地区,反映了该地区降水(   )
A.青藏地区,降水少B.西北地区,降水少C.北方地区,降水多D.南方地区,降水多
12.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
A.青稞、水稻B.高粱、玉米C.玉米、水稻D.水稻、小麦
13.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
A.蒙古B.俄罗斯C.缅甸D.韩国
14.
读“我国东北区域图”, 根据经纬度可知,我国东北三省位于(    )
A.东半球、中纬度B.北温带、南半球C.北半球、低纬度D.北寒带、中纬度
15.
下列选项中属于地势对我国气候产生的影响的是(  )
A.有利于海洋温湿气流深入内陆B.有利于海洋上的西风深入内陆
C.阻挡海洋上的西风深入内陆D.阻挡海洋湿润气候深入内陆
16.
下图中①表示的山脉是(   )
A.阿尔泰山B.昆仑山C.天山D.喜马拉雅山
17.
近年来城市堵车问题越来越严重,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目前我国大城市经常堵车会加剧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物种减少C.雾霾天气D.水污染
【小题2】有利于缓解北京交通拥堵的措施是(   )
①控制城市人口    ②限额发放牌照   ③商贸中心聚集   ④大力发展公交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解答题(共3题)

18.
读某地气温、降水资料表,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根据表中资料补充绘制气温曲线图。
(2)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该地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 球,说明理由。
(3)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4)流经当地的河流有结冰期吗?说明理由。
19.
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其城市职能是________。   
(2)我国北京气温比日本东京气温年较差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3)图中甲地区是世界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其石油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4)近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一路攀升,给世界经济和居民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图中乙地区最适合生长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5)图中丙地区的居民酷爱乳产品和牛羊肉,这与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请完成如图的联系图 
20.
阅读材料回答。

目前上海有四大饮用水水源地,已经形成“两江并举,多源互补”的水源地格局。咸湖是由于海水倒灌引起上游河道水体变咸的一种现象,每年的咸湖入侵会影响陈行等水源地水质。

(1)四大水源地中,临近宝山区的是________水源地,供水规模最大的是________水源地。
(2)从日供水量看,目前上海的饮用水水源上主要来自于________江。
(3)下列四区中,饮用水来自青草沙水源地的是(____)。
A. 浦东新区    B. 松江区   C. 青浦区D. 奉贤区
(4)上海年降水量丰富,却属于________型缺水城市。四大水源地的水质并不理想。导致这一现象的人为原因有________。
(5)由于河流上游来水减少,每年的________季,上海饮用水水源地容易受到咸湖影响,四大水源地中,不易受咸湖影响的是________水源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7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