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3167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3/1/7

1.选择题(共17题)

1.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世界陆地与海洋的面积比例约为
A. 2:8 B. 3:7 C. 4:6 D. 5:5
【小题2】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
A. 大洋洲 B. 非洲 C. 南极洲 D. 南美洲
【小题3】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A. 大西洋 B. 太平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2.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 )。
A.8693米B.8999米C.8690米D.9000米
3.
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据新华社消息 :印尼默拉皮火山继2010年 10月30日凌晨喷发大量火山灰后, 31日,默拉皮火山再次喷发火山灰,并伴有熔岩。西苏门答腊省明打威群岛海域的地震及海啸目前已造成近450人死亡,仍有96人失踪。

有关印度尼西亚火山喷发正确的是(  )
A.印度尼西亚处于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B.印度尼西亚处于板块内部
C.印度尼西亚处于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D.印度尼西亚位于南极洲板块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熙初年南京政府规定:“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并由“织造批准注册给文凭,然后敢织”。此后,出现了“自此有力者畅所欲为”,“遂有五六百张织机 者”。乾嘉年间,全城织机数已达“三万余计”,至道光时,仅锻机使“以三万计,纱、绸、线、绫织机不在此敌”,这些织机大部分受手工工场主的直接或间接控制。

——摘编自陈拫江《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康乾时期,在广东地区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农户中,两极分化剧烈。在“东家夸三月之青,西家務四月之红,各以其先熟及美种为尚”的相互竞争下,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译者則成为“家有荔枝千枝”的大户。在竞争中,贫者破产而沦为雇工,富者积累资金而雇工经营。

——摘编自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明清时期,以农业而言,生产工具基本上沿用宋元以来的一整套农具,耕作技术基本上还是宋代水平,和欧洲相比,18世纪中叶,处于乾降鼎盛时期的中国社会生产力,已从总体上落于经过“工业革命”的西欧列强之后。长沙京刀业行规规定:“一议外来京刀,内行外行,毋得发售,如违将货充公”。

——摘编自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5.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 )
A.亚马孙平原B.东欧平原
C.西西伯利亚平原D.北美中部大草原
6.
陆地地形中,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峻的广大地区,称为()
A.山地B.高原C.平原D.丘陵
7.

1899〜1900年,美国先后两次发出照会: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并要求其他列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干涉”:“保全中国领土及行政的完整,世界各国可以获得同等和公正的条件,在清帝国从事贸易”等等。材料中的照会(    )

8.

据钱穆《国史大纲》记载:“盖耕稼城郭之国,本已先周而有。周人不能尽灭之,以与周之诸侯并存;在而此诸邦亦力不敌周人,认为共主,以天子礼奉亊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9.
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   )
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土耳其海峡D.台湾海峡
10.
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原因是 (   )
A.由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B.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C.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D.由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戴高乐执政后,进一步将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 使法国经济不断得到恢复。1953年到1961年,法国的工业生产增长了 75%,在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中,法国所占比重由1947年的4%上升至1962年的5.9%,超过其战前比重。

——摘编自武进《独立外交与大国地位——戴髙乐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材料二:戴高乐认为,“如果不建立一个统一的、强大的欧洲,欧洲就将成为美苏窥伺的地方,成为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战场”,主张欧洲联合自成一极,形成第三种力量,以便结束两极分治世界的局面。“决定世界命运的是从大西洋一直到乌拉尔的欧洲,即整个欧洲”。对戴高乐来说,欧洲联合既是振兴法国经济的重要手段,又是恢复大国地位的重要途径。1963 年,(法德)两国政府签订了《法德合作条约》,法德结盟,构成了西欧联合的基础和推动西欧共同体市场向前发展的动力。

——摘编自袁红《试析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戴高乐执政后,进一步将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 使法国经济不断得到恢复。1953年到1961年,法国的工业生产增长了 75%,在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中,法国所占比重由1947年的4%上升至1962年的5.9%,超过其战前比重。

——摘编自武进《独立外交与大国地位——戴髙乐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材料二:戴高乐认为,“如果不建立一个统一的、强大的欧洲,欧洲就将成为美苏窥伺的地方,成为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战场”,主张欧洲联合自成一极,形成第三种力量,以便结束两极分治世界的局面。“决定世界命运的是从大西洋一直到乌拉尔的欧洲,即整个欧洲”。对戴高乐来说,欧洲联合既是振兴法国经济的重要手段,又是恢复大国地位的重要途径。1963 年,(法德)两国政府签订了《法德合作条约》,法德结盟,构成了西欧联合的基础和推动西欧共同体市场向前发展的动力。

——摘编自袁红《试析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13.
地球上跨纬度最多的大洲是 (    )
A.非洲B.南极洲C.北美洲D.亚洲
14.

下表是1845—1856年英国对上海的羽毛纱的输入情况。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年份

输入量 (匹)

1845 年

4157

1853 年

3960

1854 年

2720

1855 年

2410

1856 年

2350

15.
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是    ( )
A.巴西高原   B.青藏高原    D.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6.

如图是“一五”计划期间上海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变化情况。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7.

如图是“一五”计划期间上海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变化情况。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2.解答题(共2题)

18.

   读图 “东半球”,完成下列各题。

(1)a地的经度是__________, b地的纬度是__________。
(2)图中B是_____洲(大洲),它有世界上最高的_________高原_高原。B为__________它的大部分范围属于__________(高、中、低)纬度。
(3)A、B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运河。
(4)C是__________洲(大洲),E为__________洋(大洋)。
19.
读“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A     , B
C     ,D     ,  E
(2)写出图中阿拉伯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
  ,②     ,  ③
(3)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洲,跨经度最广的是   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的是     洲。
(4)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   洋,形状呈“S”形状的是   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7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