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检索传世文献,对秦国最恰如其分的评价是“虎狼之国”……秦朝速亡,则又与其“虎狼之国”的特性有关。秦是从兼并统一战争中发展起来的。但是,“虎狼之国”的传统并没有因秦的统一而有所改变。
——刘德增《虎狼之国——秦国》
材料四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则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矣。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五 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熙宁五年(1072年),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从材料一中,引用一句原文,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所指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这一措施对秦国旧制度的冲击突出表现在哪一方面?
(3)据材料三,秦形成“虎狼之国”的特性与材料二的改革措施有何关系?秦统一后继续保持“虎狼之国”的传统,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4)据材料四、五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
(5)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对商业的态度。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检索传世文献,对秦国最恰如其分的评价是“虎狼之国”……秦朝速亡,则又与其“虎狼之国”的特性有关。秦是从兼并统一战争中发展起来的。但是,“虎狼之国”的传统并没有因秦的统一而有所改变。
——刘德增《虎狼之国——秦国》
材料四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则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矣。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五 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熙宁五年(1072年),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从材料一中,引用一句原文,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所指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这一措施对秦国旧制度的冲击突出表现在哪一方面?
(3)据材料三,秦形成“虎狼之国”的特性与材料二的改革措施有何关系?秦统一后继续保持“虎狼之国”的传统,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4)据材料四、五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
(5)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对商业的态度。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北魏初年,朝廷)经常发布“劝课农桑”的诏令,要求地方官督促百姓尽力农耕,为朝廷提供尽可能多的粮食及纺织品之类的物资,还把一批又一批的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强行迁徙到京城平城附近,“计口授田”,按照人口拨给无主荒田,由政府督促耕种,然后收取租税,供给京城朝廷百官及禁卫军队。
——郭建《千秋兴亡·三国两晋南北朝卷》
材料四 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魏孝文帝采纳赵郡汉族大姓李世安的建议,颁布均田令。……丁男(15岁以上的男子)受露田(注:露田基本上是无主荒地,需休耕轮作)40亩,妇女20亩;丁男受桑田20亩,不宜种桑的地方,丁男受麻田,数量相同。耕牛每头受露田30亩,限4牛。所受露田,凡两年轮耕一次的加一倍,三年轮耕一次的加两倍,……受田者年满70岁或死亡之后,其所受露田交还国家,并且不准买卖。桑田不在还受之限,可以世代相传,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买卖。
——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哪项内容?其将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的依据是什么?这项改革措施对雅典的哪一个阶层最有利?
(2)材料二反映了梭伦的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出北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三“计口授田”的规定与材料四的“均田令”是何关系?
(5)概括指出北魏政权推行均田制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北魏初年,朝廷)经常发布“劝课农桑”的诏令,要求地方官督促百姓尽力农耕,为朝廷提供尽可能多的粮食及纺织品之类的物资,还把一批又一批的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强行迁徙到京城平城附近,“计口授田”,按照人口拨给无主荒田,由政府督促耕种,然后收取租税,供给京城朝廷百官及禁卫军队。
——郭建《千秋兴亡·三国两晋南北朝卷》
材料四 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魏孝文帝采纳赵郡汉族大姓李世安的建议,颁布均田令。……丁男(15岁以上的男子)受露田(注:露田基本上是无主荒地,需休耕轮作)40亩,妇女20亩;丁男受桑田20亩,不宜种桑的地方,丁男受麻田,数量相同。耕牛每头受露田30亩,限4牛。所受露田,凡两年轮耕一次的加一倍,三年轮耕一次的加两倍,……受田者年满70岁或死亡之后,其所受露田交还国家,并且不准买卖。桑田不在还受之限,可以世代相传,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买卖。
——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哪项内容?其将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的依据是什么?这项改革措施对雅典的哪一个阶层最有利?
(2)材料二反映了梭伦的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出北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三“计口授田”的规定与材料四的“均田令”是何关系?
(5)概括指出北魏政权推行均田制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2.单选题- (共16题)
4.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有着深远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分别以《法意》和《万法精理》的译名把《The Spirit of the Laws》这部巨著介绍给国民,该著作作者是( )
A.伏尔泰 | B.孟德斯鸠 | C.卢梭 | D.康德 |
5.
“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基于这样的认识,法国思想家
A.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
B.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宣扬人文主义 |
C.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信仰 |
D.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
6.
智者学派是希腊工商业和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
B.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
C.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
D.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
7.
普罗泰格拉主张人只要借助感觉即可获得知识,依据这种观点,他说:“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他忽视了人在现实中的地位 |
B.他重视人而怀疑神 |
C.它把感觉看成是真理的标准,含有主观唯心主义成分 |
D.他看到了不同人的感觉有对立与差异,体现了人类认识的深入 |
8.
有人说:“‘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典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的意义。”此人最有可能是( )
A.马丁·路德 | B.普罗泰格拉 | C.薄伽丘 | D.孟德斯鸠 |
14.
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认为:“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叙述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以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
②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
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④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①以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
②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
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④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15.
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以下可以支持这—观点的是( )
①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②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③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 ④造纸术方便了智者学派的研究
①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②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③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 ④造纸术方便了智者学派的研究
A.②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①④ |
16.
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用笔记文学体裁写成《梦溪笔谈》,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地学以及机械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丰富。书中记载的宋代的发明应该是( )
A.造纸术 | B.火药 | C.活字印刷术 | D.指南针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