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中考预测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3137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8/4

1.选择题(共12题)

1.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M地为(  )
A.南半球冬季B.南半球夏季
C.北半球夏季D.北半球冬季
2.
读两极地区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城站位于西半球,在泰山站的西北方向
B.甲、乙、丙代表的大洲分别是北美洲、亚洲、欧洲
C.南极地区无人居住,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
D.北极地区降水多,是世界最大的淡水资源库
3.
下列山脉中,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昆仑山脉B.祁连山脉
C.横断山脉D.太行山脉
4.
认真观察下面四幅我国省级单位轮廓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四省位置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A.位于西部地区的是③省,东部地区的是④省
B.纬度最高的是②省,临海的是③省
C.有热带分布的是①、②两省
D.与四川省相邻的是①、③两省
【小题2】关于四省的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一位外国朋友要考察我国少数民族风情,我们建议他去①省
B.②省境内石油和煤炭丰富
C.③省盛产热带水果
D.④省地形以高原为主
5.
下列灾害性天气中,在我省(甘肃省)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是( )
A.洪涝B.冰雹C.沙尘暴D.台风
6.

阅读陈村《回想铁生》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他跟我很投缘,也许因为我们有相似的经历,都曾当过知青,都是病退回城,都曾在里弄加工组谋生,都属于残疾人,都写作。但他站不起来了,我还能弯曲地站立和难看地短程行走。在我眼里,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

    ②他的体格,本来应该很高大,很健硕。开始于十九岁的劫难塞给他另外一条路,母亲和朋友说服他,他说服自己,后来成了我认识的、阅读的史铁生。

    ③这些年,我到北京必去望望史铁生,坐两三个小时,吃顿饭。住下来可以多说话,可他的身体禁不住打扰。他的截瘫,他的肾脏萎缩,用他的话说,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维持身体的运行很累。每周两到三次的肾脏透析,不由分说地打断他的生活和思维。

    ④他常常想得比人们深入透彻,他有自己的理由和节律。他不作状,而是常常省察自己的内心。史铁生坦然写他自己,他的一生透明坦荡,读过他作品的人知道他许多往事,也看见他的许多思索。

    ⑤那些困苦,经受血的洗礼后成了他的资源,使他从此走向内心,走通命定之路,去看他人和世界。他追问,但不控诉,不失态。史铁生通常并不抱怨,他知道感恩,知道生的命题下的诸多奥义。他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他更多被阅读的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那样的故事只有他能写。

    ⑥他的身体可说是残花败絮,比古瓷更碰不得。即便在轮椅上,史铁生也坐不长,因下肢的神经被截瘫殃及,久坐后血液回流不畅。他的椅子和床一定要仔细清扫,被硌着不知道,失去知觉的皮肤很容易就破皮,一旦感染经久不愈。他手腕上的血管因透析伤痕累累。他常吃着饭汗就出来了,吃饭对他是大运动量。他也抽烟,吸两口就掐了,过会儿再点上。他必须节制饮水,饮白酒似的喝一小口,水进入身体要等两天后才能靠透析排出。这两天里身体积累的毒素令他昏昏然,无法思索。毒素和血液中的营养被透析强行清除,身体犹如飘在云上。水火交替,他两天中只有很短的时间可以阅读、写作。《病隙碎笔》,就是他在疾病的空隙中零碎写成的。家中来朋友,头天要躺着休息,攒下精神接待,然后两个小时内耗尽。病到后来,他的手无力支撑自己上床上车。他床边有架国外买来的机器,将他从轮椅上吊起,转移到床的上方再放下。有时,他将自己悬挂起来,让受压的皮肤休息一会儿,以免患上褥疮。他就在这样的境况中写许多文章,出多本书,甚至有《务虚笔记》和《我的丁一之旅》两部长篇小说。

    ⑦复旦大学的“史铁生追思会”,屏幕上打出他的肖像。照片是我2001年拍的,那天他50周岁。他那么神采奕奕,宽厚地笑着。史铁生和他的作品真诚,温暖,厚重。这样的作家是不会死的。1月6日民俗说的“头七”晚上,中国二十多个地方的读者自发追思史铁生。我从没见过一个中国当代作家被读者这样整齐地认可。史铁生来自平民,他的写作属于人民。

(《散文•海外版》)

7.
下列关于塔里木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B.河流汛期主要在夏季
C.注入渤海D.河流属于内流河
8.
图中物品来源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B.C.D.
9.
下图铁路枢纽图中,属于京沪铁路与陇海铁路相交的是
A.AB.BC.CD.D
10.
当地制定了“防护林盖帽,果木林缠腰,畜牧包山脚,特色种植河边绕”的发展思路,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对应发展的产业分别是
A.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B.牧业、林业、种植业、渔业
C.林业、牧业、种植业、渔业D.渔业、牧业、林业、种植业
11.
坎儿井是新疆最古老的地下取水方式之一,由图可知,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
A.雨水B.湖泊水
C.冰雪融水D.河流水
12.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解答题(共5题)

13.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2016年G20第十一次峰会将于2016年9月4日﹣5日在杭州举行,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19个国家以及欧盟出席会议.
材料二:澳大利亚、美国本土、巴西简图

(1)读澳大利亚简图,可得出“澳大利亚是一个以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为主的国家”的结论,请你说出获得该结论的依据是   
(2)美国是世界上高新技术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位于图中    (填序号和城市名称)东南部的硅谷是高新技术产业中心,这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是
(3)河流A和B都是世界著名河流,河流流程长,水资源丰富,但是航运价值A河远大于B河,试分析其人文原因:    
(4)三个国家的地理特征有许多共同之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都有热带气候b.地形都是南北纵列,分东中西三部分
c.居民都以白色人种为主d.首都都不是本国最大的城市.
14.
读我国局部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及某地多年平均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地形类型为   
(2)R河流的流向是   ,该河流冬季有无结冰期   
(3)该地区集镇的分布特点是  ,其形成原因是  
15.
暑假期间,济南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分两组对我国西部和东部地区进行考察,A组考察西部地区,B组考察东部地区.通过考察发现祖国各地的自然和人文差异很大.请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A组队员考察时,发现甲省的种植业分布 ,该省也是三江源长江、黄河、 的发源地,乙省区的种植业分布在C    平原上.
(2)兰新高铁途经甲省的行政中心    ,当列车穿越该省时,油菜花正盛开.队员们感到奇怪:济南在4月份油菜花就盛开了,为什么这里7月份才开花呢?请你解释原因
(3)B组队员考察时,在丙省   (简称)跨过淮河到达南方地区.该河与秦岭构成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4)从广州沿D   高铁线到达长江流域,队员们发现这里有许多商品粮基地。请结合图中信息分析长江流域发展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
16.
读下图“我国两大商品棉基地与两区域气温降水资料图”,回答问题。

(1)甲区域主要位于__________平原,在我国第_________级阶梯。
(2)甲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种植业区,主要粮食作物为______,耕地类型是____。
(3)甲区域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
(4)乙区域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该区域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产区,与甲区域相比,它有更好的__________ (气候)条件。
17.
11月25曰闭幕的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决定,北京市各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将在2017年“整体或部分迁入位于通州的北京市行政副中心”,读“北京市地形图如左图”和“北京市等降水量图如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北京一处名胜古迹   ,地势特点是  
(2)北京地区夏季盛行   方向的风,并简要分析A地年降水量多于B的原因是  
(3)随着北京市的快速发展,交通问题备受关注,下列措施不利于解决北京交通拥堵的是
A.将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搬迁至通州
B.出行距离1﹣3公里主要采用步行或骑自行车
C.调整人们上、下班时间,错开人流和车流高峰
D.提高公交车票价,减少乘客数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2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