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0题)
2.选择题- (共12题)
11.
阅读“中亚地区地理简图”和“中亚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中亚地区的地势特点是()
【小题2】下列关于本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3】下列关于该地区小麦区分布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中亚地区的地势特点是()
A.西高东低 | B.东北高,西南低 |
C.北高南低 | D.东南高,西北低 |
A.降水较多的地区 |
B.种植业发达的地区 |
C.畜牧业发达的地区 |
D.地形平坦水源较充足的河流沿岸 |
A.降水较多的北部平原 | B.降水较少的北部高原 |
C.降水较多的东南部高原 | D.降水较少的中部平原 |
12.

【小题1】根据资料,中南半岛的主要气候类型应该是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天然橡胶、油棕、蕉麻等物产具有
【小题3】东南亚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狭窄平原地带,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东南亚北接广阔的亚欧大陆,南临印度洋。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狭窄地带,年降水量丰富;本地区人口众多,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中南丰岛夏半年(5月~10月)受到西南风控制(实线箭头),冬半年(11月-4月)受到东北风(虚线箭头)控制。下图为“东南亚有关地理事物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资料,中南半岛的主要气候类型应该是
A.热带草原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C.热带雨林气候 | D.热带季风气候 |
A.高海拔生长习性 | B.喜高温习性 |
C.耐干早习性 | D.沿纬线分布习性 |
A.沿海地带是锡矿、钨矿等矿产的全部集中分布区,采矿人员多 |
B.沿海地势低平,利于房屋、交通等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
C.沿海对外交通便利,利于人员交往 |
D.沿海地带是水稻主要集中分布区,需要大量劳动力,并能为人口提供粮食 |
13.
下图为“澳大利亚和巴西两国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两国相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两国地理特征有明显差异,下列对两国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澳大利亚有许多特有的动物,如袋鼠、鸸鹋等
②巴西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亚马孙河
③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
④巴西热带雨林面积急剧减少,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小题3】巴西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

【小题1】关于两国相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有南回归线穿过 | B.都濒临太平洋 |
C.首都都位于沿海地区 | D.都是发达国家 |
①澳大利亚有许多特有的动物,如袋鼠、鸸鹋等
②巴西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亚马孙河
③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
④巴西热带雨林面积急剧减少,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带 | B.西部和西北部内陆地区 |
C.亚马孙平原 | D.赤道和回归线之间 |
14.
对下图①~④地理事物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①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是“硅谷” |
B.②国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 |
C.③处是西西伯利亚平原 |
D.④处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
15.
下图为“南亚地区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A河流流经的地形区是
【小题2】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对B地形区的地势判断最准确的是

【小题1】图中A河流流经的地形区是
A.印度河平原 | B.湄公河平原 |
C.密西西比河平原 | D.恒河平原 |
A.西北高,东南低 | B.东北高,西南低 |
C.南高北低 | D.中间高,四周低 |
16.
下图为“美国本土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农业带是
【小题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农业带,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广人稀,草场广布
②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
③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④春夏温差大,有机质积累多
【小题3】从图中的信息可知

【小题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农业带是
A.乳畜带 | B.小麦区 |
C.玉米带 | D.棉花带 |
①地广人稀,草场广布
②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
③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④春夏温差大,有机质积累多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美国地势东高西低 | B.美国平原狭小,山脉众多 |
C.美国最长的河流自北向南流 | D.五大湖均在美国境内 |
17.
小明同学利用暑假赴日本旅游,了解日本的工业分布、风土人情等。下图为“日本工业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游介绍: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小题2】小明分析了日本工业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其中错误的是
【小题3】旅游沿途小明看到:和服和“洋”服并存、和食和“洋”快餐并存、和屋和“洋”房并存,这反映了日本的文化特点是

【小题1】导游介绍: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A.大西洋沿岸 |
B.地中海沿岸 |
C.日本海沿岸 |
D.太平洋沿岸和懒户内海沿岸 |
A.城市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
B.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
C.沿海平原地势平坦,矿产资源丰富 |
D.工厂靠近码头,陆地交通便利 |
A.民族构成复杂,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 B.东西方文化兼容 |
C.岛国多火山、地震 | D.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小 |
18.

【小题1】大堡礁位于
【小题2】大堡礁自南向北白化程度愈发严重,原因是北部
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是一串长约2300千米的珊瑚礁。目前,受到全球升温和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吻,水温异常升高,导致了珊瑚礁的白化,致使大堡礁海洋生物生存环境严重破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大堡礁位于
A.澳大利亚东南部 |
B.澳大利亚西南部 |
C.太平洋沿岸 |
D.印度洋沿岸 |
A.人为开采频繁 |
B.环境污染严重 |
C.水温比南部高 |
D.旅游人数众多 |
19.
读非洲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同位于赤道地区,但①处气候类型不同于②处,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小题2】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同位于赤道地区,但①处气候类型不同于②处,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 B.海陆分布 | C.地势高低 | D.人类活动 |
A.干旱面积广大 | B.物产资源贫乏 | C.人口增长缓慢 | D.经济相对落后 |
20.

【小题1】下列关于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其工业区主要分布在
【小题3】中国对俄罗斯出口货物主要有玩具、体育用品、床上用品、服装、鞋类和家具等生活消费品其主要原因是
【小题4】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山,但西伯利亚大铁路却沿南部山区修建,其原因是
①南部地势平坦
②南部气候较温暖
③南部资源丰富,工业较发达
④南部人口城市较多
第21届足球世界杯于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境内11座城市中的12座球场进行。下图为“俄罗斯工业、矿产和球场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岸线狭长,莫斯科是最大的海港 |
B.亚洲部分大河众多,多自北向南流 |
C.工业城市和球场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 |
D.俄罗斯纬度高,6,7月份气温条件适于足球比赛 |
A.原料产地附近 | B.太平洋沿岸 |
C.北冰洋沿岸 | D.沿海地区 |
A.俄罗斯和中国陆上相邻,进出口商品便利 |
B.俄罗斯人口众多,增长快,需要大量的生活用品 |
C.俄罗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制造业发展滞后 |
D.俄罗斯已将高新技术领域作为国家经济新的发展方向 |
①南部地势平坦
②南部气候较温暖
③南部资源丰富,工业较发达
④南部人口城市较多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1.
下图为“北极地区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部分地区终年冰雪覆盖,被称为“冰雪高原” |
B.居住着因纽特人,耐寒的北极熊和企鹅也生活在这里 |
C.甲是格陵兰岛,乙是跨经度最广的国家俄罗斯 |
D.中国黄河站位于北极圈以外,无极昼极夜现象 |
22.
下图为“亚洲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亚洲水系呈辐射状分布,说明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小题3】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
B.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
C.亚洲东北隔土耳其海峡与北美洲相邻 |
D.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
A.中部高,四周低 | B.四周高,中部低 |
C.北高南低 | D.西高东低 |
A.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居各大洲之首 |
B.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流人太平洋和印度洋 |
C.季风气候显著,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种季风气候 |
D.湖泊分布广泛,淡水湖泊面积居世界首位 |
3.解答题- (共2题)
23.
我国南极地区第34次科学考察中,中国科考队在罗斯海区域的“难言岛”完成了我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的优化选址作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科考日记一 3月21日是南极冬天开始的日子……4月和5月上旬,南极虽然不完全黑暗,但几乎没有足够的光线看清附近的冰山,直到8月,光线再次蒙蒙出现。
(1)难言岛位于昆仑站的___________方向,濒临___________洋。材料说明南极地区此时出现了___________现象。
科考日记二 这里夏季平均气温只有-33℃,如果有一丝微风,你会听到自己呼吸飘走时被冻住的声音,就像爆竹的噼啪声;七级大风真是平平常常,早上施放的探空气球,还没灌满气,就被吹爆了;暴风雪里的雪根本不是天上来的,而是地上卷起来的,南极年平均降水量55毫米,南极点附近只有5毫米。
(2)根据日记,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科考日记三 南极地区真是个天然实验室!在地球这个大系统内的一切要素变化的迹象,如气候变化、火山喷发、人类活动甚至太阳活动等,都可以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记录”在南极冰盖的积雪和冰川里。全球已有许多国家在此建立了一系列科学考察站。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极地区被称为“天然实验室”的地理原因。
科考日记四 虽然气候条件恶劣,但南极风光美丽迷人。资料统计,中国游客登陆南极大陆的人数从2008年的不足100人次到2017年的超过5000人次,十年时间里增长了50倍。
(4)假如你去南极旅行,结合南极环境请说明应携带的物品及旅行中保护环境的做法。

科考日记一 3月21日是南极冬天开始的日子……4月和5月上旬,南极虽然不完全黑暗,但几乎没有足够的光线看清附近的冰山,直到8月,光线再次蒙蒙出现。
(1)难言岛位于昆仑站的___________方向,濒临___________洋。材料说明南极地区此时出现了___________现象。
科考日记二 这里夏季平均气温只有-33℃,如果有一丝微风,你会听到自己呼吸飘走时被冻住的声音,就像爆竹的噼啪声;七级大风真是平平常常,早上施放的探空气球,还没灌满气,就被吹爆了;暴风雪里的雪根本不是天上来的,而是地上卷起来的,南极年平均降水量55毫米,南极点附近只有5毫米。
(2)根据日记,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科考日记三 南极地区真是个天然实验室!在地球这个大系统内的一切要素变化的迹象,如气候变化、火山喷发、人类活动甚至太阳活动等,都可以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记录”在南极冰盖的积雪和冰川里。全球已有许多国家在此建立了一系列科学考察站。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极地区被称为“天然实验室”的地理原因。
科考日记四 虽然气候条件恶劣,但南极风光美丽迷人。资料统计,中国游客登陆南极大陆的人数从2008年的不足100人次到2017年的超过5000人次,十年时间里增长了50倍。
(4)假如你去南极旅行,结合南极环境请说明应携带的物品及旅行中保护环境的做法。
24.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搜集了三幅地图(图1-图3),探究“欧洲西部自然条件对当地居民饮食结构的影响”。小组的探究过程如下,请你参与一起回答下列问题。

(1)要了解欧洲西部在五带中的位置,需要查找图中的重要纬线__________。要了解欧洲西部的海陆位置,需要查找濒临的洋,北临__________洋、西临__________洋、南临__________海。
(2)要了解欧洲西部的气候,需要查看图3,根据材料判断C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
(3)通过分析归纳,兴趣小组构建了思维导图(图4)。其中①是__________ (填气候类型),②是__________ (填地形类型),③是__________ (填农业类型)。该图反映了地理兴趣小组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认识。

(1)要了解欧洲西部在五带中的位置,需要查找图中的重要纬线__________。要了解欧洲西部的海陆位置,需要查找濒临的洋,北临__________洋、西临__________洋、南临__________海。
(2)要了解欧洲西部的气候,需要查看图3,根据材料判断C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
(3)通过分析归纳,兴趣小组构建了思维导图(图4)。其中①是__________ (填气候类型),②是__________ (填地形类型),③是__________ (填农业类型)。该图反映了地理兴趣小组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认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0道)
选择题:(12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