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4.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黄河由甲地到乙地水量减少的原因是
①落差大河水流速快 ②气候干旱河水被蒸发③引水灌溉农田 ④地上河导致河水下渗
【小题2】乙地河段每年初冬和初春时节会产生冰坝堵塞河道造成河水泛滥现象,即凌汛。这段黄河产生凌汛的原因除有结冰期因素之外,还与_______有关。
【小题3】西宁供暖时间比太原约早15天,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4】北方城市因供暖容易引发的天气现象是

【小题1】黄河由甲地到乙地水量减少的原因是
①落差大河水流速快 ②气候干旱河水被蒸发③引水灌溉农田 ④地上河导致河水下渗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流速 | B.流量 | C.流向 | D.含沙量 |
A.纬度位置 | B.经济水平 | C.海陆位置 | D.地形地势 |
A.![]() | B.![]() | C.![]() | D.![]() |
5.
东部地区是我国种植业、林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地区 |
B.人工林集中分布在东北大兴安岭地区 |
C.南方地区淡水渔业发达 |
D.南方地区是我国的主要旱作农业区 |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山东省矿产资源丰富,金、石膏等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一 |
B.山东省人口总数居全国第一位,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
C.山东省农业比较发达,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 |
D.山东省工业基础好,重工业发达,工业化水平较高 |
2.解答题- (共3题)
7.
读“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 ,中山站在南极点的 方向。
(2)当科考队员到达南极洲时,迎接他们的“南极小主人”(代表性动物)是 。
(3)当我们淄博市的中、小学放暑假时,南极地区会出现 现象。(极昼或极夜)
(4)B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
(5)近年来,北极地区“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海啸 B.气候变暖 C.板块的运动 D.注入的海水增多
(6)两极地区都降水稀少,为什么会有厚厚的冰雪。
(7)中山站濒临的大洋B是 洋。
(8)长城站位于乔治王岛上,从乔治王岛到南极点,最后到昆仑站,这条科学考察路线的前进方向是 。
A.从东向西 B.从南向北 C.从北向南再向北 D.从南向北再向南
(9)如果你到南极旅游,选择哪个时段最合适? ,如果去北冰洋考察? 。
A.3~11月 B.11月~次年3月 C.2~10月 D.6~8月

(2)当科考队员到达南极洲时,迎接他们的“南极小主人”(代表性动物)是 。
(3)当我们淄博市的中、小学放暑假时,南极地区会出现 现象。(极昼或极夜)
(4)B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
(5)近年来,北极地区“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海啸 B.气候变暖 C.板块的运动 D.注入的海水增多
(6)两极地区都降水稀少,为什么会有厚厚的冰雪。
(7)中山站濒临的大洋B是 洋。
(8)长城站位于乔治王岛上,从乔治王岛到南极点,最后到昆仑站,这条科学考察路线的前进方向是 。
A.从东向西 B.从南向北 C.从北向南再向北 D.从南向北再向南
(9)如果你到南极旅游,选择哪个时段最合适? ,如果去北冰洋考察? 。
A.3~11月 B.11月~次年3月 C.2~10月 D.6~8月
8.
了解中国。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巨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区域名称:A (自然保护区)。列举发源于该地区的河流名称。 。
(2)甲图所示区域是我国的 盆地。对比甲、乙两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 。
(3)分析甲、乙两地区的城镇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
(4)夏秋季节,乙图所示地区常发生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有哪些?
(5)阅读图文资料提取有用信息,为丙地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1)判断区域名称:A (自然保护区)。列举发源于该地区的河流名称。 。
(2)甲图所示区域是我国的 盆地。对比甲、乙两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 。
(3)分析甲、乙两地区的城镇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
(4)夏秋季节,乙图所示地区常发生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有哪些?
(5)阅读图文资料提取有用信息,为丙地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