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8题)
1.
图中①、②、③、④代表某大洋两岸的四块陆地,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某大洋是指( )
【小题2】图中那两块陆地轮廓相似,启发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

【小题1】某大洋是指( )
A.太平洋 | B.大西洋 | C.印度洋 | D.北冰洋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2.
(题文)读亚洲简图,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面积最大、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
B.北回归线穿过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
C.①是高加索山脉,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 |
D.②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长度最长的山脉 |
3.
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均表示乡村聚落。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处聚落形成的最有利因素是靠近公路 |
B.丁处聚落位于两条公路及河流交汇处 |
C.图中四处聚落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丙处 |
D.如果四处聚落房屋建筑均如图中右下方所示,那么图示区域应位于炎热多雨地区 |
5.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将进一步推进国际合作,有力带动周边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中,对海峡①叙述不正确的是( )
【小题2】对内罗毕所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3】中东是“一带一路”上联系中国与欧洲的重要通道。下列关于中东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发源地 ②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黑海 ③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 ④波斯湾沿岸油井林立,油轮进出繁忙

【小题1】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中,对海峡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最近通道 |
B.地处亚洲与大洋洲之间 |
C.此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
D.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
A.东临印度洋,西临太平洋 |
B.人口增长快,是黑色人种的故乡 |
C.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湿润 |
D.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
①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发源地 ②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黑海 ③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 ④波斯湾沿岸油井林立,油轮进出繁忙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6.
读图,判断甲、乙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国的城市、工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 |
B.乙国首都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最大的海港 |
C.甲国耕地面积狭小,农业生产水平低 |
D.乙国农牧业发达,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羊毛和牛肉出口国之一 |
7.
(2017泰安)有关俄罗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中高纬度,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针叶林区 |
B.工业区多靠近原料产地,轻重工业都很发达 |
C.境内大河均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
D.亚洲地区城市、铁路等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的原因是南部地形以平原为主 |
8.
读两极地区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城站位于西半球,在泰山站的西北方向 |
B.甲、乙、丙代表的大洲分别是北美洲、亚洲、欧洲 |
C.南极地区无人居住,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 |
D.北极地区降水多,是世界最大的淡水资源库 |
9.
小明追随“舌尖上的中国Ⅱ”镜头从上海出发,先后沿四条路线游览各地,品尝美食。结合图中信息,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A.①线路地区传统饮食习惯以米饭为主 |
B.②线路经过我国四类干湿地区 |
C.③线路穿越地势第三、二、一级阶梯 |
D.④线路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
10.
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读运输价格和运输距离之间的关系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常见的运输方式有:空运、水运、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等 |
B.从图中以看出,若距离大于550千米,运价最低的是水运 |
C.P代表的运输方式为公路,Q代表的运输方式是铁路 |
D.500吨大米从武汉运送到上海,选择的最佳运输方式是P代表的运输方式 |
11.
我国地域广大,地理事物的区域特征十分显著。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中国地理事物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关于中国地理事物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线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
B.乙线以西以畜牧业为主,以东以种植业为主 |
C.丙线以西地区人口稠密,以东地区人口稀疏 |
D.丁线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
A.①②两河结冰期长,航运价值高 |
B.②③两河流经我国三大阶梯,水能资源丰富 |
C.①④两河春汛的水源来自大气降水 |
D.③④两河支流众多,水流量大 |
13.
2017年4月1日,我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横空出世,该新区的定位首先是有序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判断最可能从北京迁往雄安新区的部门是( )
A.大型工业企业 | B.国务院等国家机关 |
C.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 | D.众多的外国大使馆 |
16.
我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读东北三省和青藏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两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山环水绕”概括了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高、寒”是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
B.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辽东半岛长冬无夏;青藏地区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C. 与东北三省相比青藏地区铁路线稀疏,气候是造成这种差异的最重要因索
D. 东北三省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丰富,青藏地区有丰富的新能源如太阳能、水能
【小题2】图中阴影区域①②分别是松嫩平原和三江源地区,下列关于①②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区域中分布着大面积的黑土地,沃野千里
B. ②区域被誉为“中华水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 ①区域种植的农作物因为生长时间较短,各种养分积累多
D. ②区域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小题1】关于两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山环水绕”概括了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高、寒”是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
B.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辽东半岛长冬无夏;青藏地区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C. 与东北三省相比青藏地区铁路线稀疏,气候是造成这种差异的最重要因索
D. 东北三省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丰富,青藏地区有丰富的新能源如太阳能、水能
【小题2】图中阴影区域①②分别是松嫩平原和三江源地区,下列关于①②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区域中分布着大面积的黑土地,沃野千里
B. ②区域被誉为“中华水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 ①区域种植的农作物因为生长时间较短,各种养分积累多
D. ②区域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17.
图中①—④代表的各地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科学种田,大力发展商品粮基地 |
B.②地依托原有工业基础,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C.③地优化草场,重点发展草原畜牧业 |
D.④地保护天然林区,边采伐边补种 |
18.
2018年3月9日,国台办发布31条惠台措施,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方面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待遇,台湾同胞纷纷点赞。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②人口分布东密西疏 ③台湾山脉主峰玉山是我国东部最高峰,日月潭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④出口贸易是台湾的经济命脉,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①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②人口分布东密西疏 ③台湾山脉主峰玉山是我国东部最高峰,日月潭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④出口贸易是台湾的经济命脉,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解答题- (共5题)
19.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小华跟随户外旅游团攀登了向阳峰。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说明该区域的地形、地势特点______________。
(2)该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分析A河流的水文特征__________________。
(4)小华到达B地时测得气温为25℃,推断此时C地气温为_______(仅考虑地形的影响)。
(5)傍晚,小华登上了向阳峰,看到阵阵炊烟从甲城镇飘向自己所在的位置,当时的风向是_______风。
(6)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坝址选在D处。请你帮助分析在这里修建水库的利与弊。利:__________________;弊:__________________。


(1)概括说明该区域的地形、地势特点______________。
(2)该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分析A河流的水文特征__________________。
(4)小华到达B地时测得气温为25℃,推断此时C地气温为_______(仅考虑地形的影响)。
(5)傍晚,小华登上了向阳峰,看到阵阵炊烟从甲城镇飘向自己所在的位置,当时的风向是_______风。
(6)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坝址选在D处。请你帮助分析在这里修建水库的利与弊。利:__________________;弊:__________________。
20.
美国和欧洲西部都是经济发达区,读两区域地形图,探究区域经济,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所标注的三条纬线中,最能体现美国地形分布特征的是 ;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泛,而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A地南北狭长地带,造成A地气候这种分布的主导影响因素是 。
(2)家住美国芝加哥的John先生去英国伦敦旅游,发现当地人饮食习惯与家乡一样,这说明两地区农业都以___________业为主,该产业在欧洲西部的分布气候区是______________,在美国的分布气候区是______________。分析其形成的共同的社会经济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图上信息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
(4)两区域均是世界工业发达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归纳两区域工业发达的共同表现。
。
(5)下列农产品中,美国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的是( )

(1)甲图所标注的三条纬线中,最能体现美国地形分布特征的是 ;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泛,而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A地南北狭长地带,造成A地气候这种分布的主导影响因素是 。
(2)家住美国芝加哥的John先生去英国伦敦旅游,发现当地人饮食习惯与家乡一样,这说明两地区农业都以___________业为主,该产业在欧洲西部的分布气候区是______________,在美国的分布气候区是______________。分析其形成的共同的社会经济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图上信息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
(4)两区域均是世界工业发达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归纳两区域工业发达的共同表现。
。
(5)下列农产品中,美国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的是( )
A.咖啡豆 | B.苹果 | C.玉米 | D.大豆 |
21.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和南美洲巴西的经济都处于发展阶段,在人文、自然条件和资源方面有着很多异同之处,在发展中可以相互借鉴。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____________人种的故乡,巴西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____________。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巴西共同濒临的大洋是____________,纬度位置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地河流中,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为经济发展中地区,两地自然资源都很丰富。据图可知两地储量均很丰富的矿产资源有(至少两种)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_,巴西境内分布着全球约60%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它产生哪些巨大的环境效益? 。
(4)20世纪以来,在发展中国家中,巴西经济水平提升很快,发展历程如图 :

巴西经济发展历程可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提供的经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____________人种的故乡,巴西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____________。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巴西共同濒临的大洋是____________,纬度位置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地河流中,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为经济发展中地区,两地自然资源都很丰富。据图可知两地储量均很丰富的矿产资源有(至少两种)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_,巴西境内分布着全球约60%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它产生哪些巨大的环境效益? 。
(4)20世纪以来,在发展中国家中,巴西经济水平提升很快,发展历程如图 :

巴西经济发展历程可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提供的经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读北方地区局部图和西南地区局部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北京的地势特点并说明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黄河①河段秋冬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易形成冰坝,出现 现象。图2中长江②河段却不会出现该现象,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中信息判断,图1区域中主要的能源矿产是 ,图2区域中主要的优势能源是 ,分析③处该能源丰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④区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分别写出坡脚、陡坡、缓坡等部位所采取的生态治理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据图中信息判断北京的地势特点并说明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黄河①河段秋冬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易形成冰坝,出现 现象。图2中长江②河段却不会出现该现象,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中信息判断,图1区域中主要的能源矿产是 ,图2区域中主要的优势能源是 ,分析③处该能源丰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④区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分别写出坡脚、陡坡、缓坡等部位所采取的生态治理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读“西北部分地区图”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地理事物的名称:铁路①:__________________;城市②:__________________。
(2)长江三角洲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说明,上海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辐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疆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产地,分析其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之间的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工程是一项双赢的工程,分别说出对东西部的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喀什是我国第六个经济特区。与其他经济特区相比,其独特的优势是___________。

(1)写出地理事物的名称:铁路①:__________________;城市②:__________________。
(2)长江三角洲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说明,上海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辐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疆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产地,分析其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之间的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工程是一项双赢的工程,分别说出对东西部的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喀什是我国第六个经济特区。与其他经济特区相比,其独特的优势是___________。
A.工农业发达 | B.发展边境贸易 | C.劳动力充足 | D.科技力量雄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8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