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4.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同步检测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3008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7/23

1.选择题(共15题)

1.
下列诗句中反映纬度位置对气候影响的是(   )
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
2.
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被誉为“赤道雪峰”,形成该独特自然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人为因素D.地形因素
3.
唐代诗人白居易与友人游江西庐山,宿大林寺。当时为农历四月初九,山上梨桃始花,作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请你判断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B.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C.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D.洋流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4.
读安第斯山脉南段图,造成A、B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
C.地形因素D.太阳辐射
5.
春天是日本人赏樱花的季节,九州岛的居民3月份就能看到樱花,而生活在日本最北边的居民则要等到5月才能看到本地绽放的樱花.造成樱花花期南早北晚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B.降水C.人类活动D.多火山
6.
“一山有四季”说明越往高处走气温越低,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地形因素
7.
(题文)读“30°N附近四地气候统计图”,①地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主要是因为
A.纬度高B.临海,受夏季风影响
C.地势低D.地势高
8.
在山地和丘陵地区,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下降(  )
A.0.8℃B.0.6℃C.1.2℃D.6℃
9.
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
A.下沉 干燥B.上升 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 干燥D.由低纬流向高纬 湿润
10.
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两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势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人类活动
11.
(题文)下图中造成D、E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经度位置
C.海陆位置D.地形因素
12.
(题文)“天涯海角隆冬暖,青藏高原盛夏寒”。这句话体现了什么对气候的影响 (   )
A.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的运动B.人类活动和地形因素
C.海陆分布和地球的形状D.纬度因素和地形因素
13.
中国地质大学为(武汉)登山队四名队员于2012年5月19日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如果当天某营地(海拔6340米)气温为零下10℃,则峰顶的气温大约为
A.25℃B.-5℃C.-25℃D.5℃
14.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却白雪皑皑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
15.
庐山和青岛均为我国的避暑胜地,其主要原因分别是(   )
A.地形和纬度因素B.海陆和地形因素
C.地形和海陆因素D.纬度和海陆因素

2.解答题(共2题)

16.
(题文)要素联系综合思维,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北半球气温分布图,气温纬度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纬__________。
(2)A处气温数值可能为____________(“大于0℃”或者“小于0℃”),其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
(3)某地气候资料图最可能为图示①②③④中的________处,该气候区植物叶片小且表面有“蜡质层”,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读亚欧大陆示意图,回到下列问题

(1)造成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造成CD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 EF两地中,________地植被类型更为丰富(填字母),原因是:________ .    
(2)最能体现“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话的地点是:________ , 它的原因是:________ . (前一空填字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5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