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北京实验中学等四校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299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4/3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硬朗 光禿秃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B.纯粹 薰衣草 见义思迁 大相径庭
C.寂莫 恶作剧 神采奕奕 精益求精
D.酬劳 烽火台 惊慌失错 沉默寡言
2.
选择关联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人无论伟大还是平凡, 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世界上 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
A.因为 所以B.即使 也C.只要 就D.不仅 而且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B.某旅游景点的环境脏、乱、差到如此地步,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C.夏天是黄山最美丽的季节,每到此时,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D.上任后,为了搞活企业,他大胆引用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职工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企业的面貌容光焕发。
4.
下列短语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
A.打扫教室  历史悠久  讲述清楚  情节曲折
B.阳光灿烂  坚持原则  热爱科学  勤俭节约
C.享受生活  表达观点  照顾亲人  制定计划
D.调查研究  意志坚定  禁止吸烟  思想解放
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它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
②如果还能在互联网上写出140个字发表自己的看法,那就更了不起了。
③作为一个中国人,能把汉字学好,并且还可以通过书写与人交流,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④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文字,音、形、义三者结合在一起,却又无规律可言。
⑤汉字是中国人用智慧发明的文字。
A.③②⑤①④B.⑤③②①④C.⑤①④②③D.⑤①④③②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李杜”指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指李商隐和杜牧。
B.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C.《红楼梦》的四大家族是贾、史、王、薛 。
D.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诗经》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清凉殿里好乘凉
童木
古人是如何度过漫长炎夏的?深宅大院里的官宦人家,宫墙内的皇族世家,在同样的酷热时节总会比劳作的底层平民多得避暑的良方。研究中国古代的避暑史,基本是一部宫廷和达官贵族阶层的驱热志。因为在久远年代前的盛夏,任何一块冰,任何一处特凿的清凉窟,都包含着最奢侈的人工。平民只剩得一把扇子打发炎夏的时候,每朝每代的朱门院里都寻得到当时流行的驱热之术。
《周礼》里的记载,周王的宫廷已有专人负责为王室采冰,以供夏天使用。采冰人被称为“凌人”,整个宫殿大概有80名,每年冬季便开始采集天然冰块运至冰窖储存。而这种采冰制度,一直到晚清皇家都还存在。
汉代皇宫里夏季专用的“皇家避暑套房”叫“清凉殿”,也叫“延清室”。《汉书》里赞叹过清凉殿的制冷效果:“清室则中夏含霜”,意思是盛夏时房间温度低得如下过霜一般。古籍里关于清凉殿的记载,还包括它的房间内其他陈设:“以画石为床,文如锦,紫琉璃帐,以紫玉为盘……又以玉晶为盘,贮冰于膝前,玉晶与冰相洁。”清凉殿里的石头床具本身就是夏用良品,装冰块的又是进口的玉晶盘,还有侍人站在旁边对着扇扇子,当然是多重降温。汉武帝刘彻身边的红人,可以得到“常卧延清之室”的福利。
到了唐代这种“空调房”被称作“含凉殿”,临着太液池傍水而建,比起汉朝的石头床具加冰玉盘的稚朴,含凉殿的制冷手段已经算得上是通过机械原理实现的。倪方六讲了个拾遗陈知节给李隆基上书的故事:“酷暑天,李隆基把‘办公室’搬到了含凉殿避暑。陈知节见到李隆基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被赐座后,感觉座内含冻。这扇车基本相当于空调扇,当然不是用电能而是水能,用水来转动扇叶,风扇对凉水吹形成冷气。另外殿里有循环冷水源,四檐装上了水管,靠水的殿堂四边往下淌的水帘,让凉水在屋上循环,降温效果自然极佳,能达到‘座内含冻’的效果。”有学者考证这种含有机械原理的环保“空调房”算是舶来品,最早源于东罗马帝国。当时长安城里地位高的大臣家都建有这样的“空调房”,长安市市长(京兆尹)家里便有。
若是宋朝有设计类杂志,当时的“空调房”大概会被宋时的编辑称为“贴近自然的和谐设计”:“长松修竹,浓翠蔽日,层峦奇岫,静窈萦深,寒瀑飞空,下注大池可十亩。”倪方六用了“设计时尚”来形容宋代宫中的降温术。当时同样出现了带有机械原理的“风扇”,是用鼓风机带动的。除此之外还有香氛设置:厅堂里摆几百盆鲜花,“鼓以风轮”对着吹,就能使堂内“清芬满殿”。倪方六说,这算得上是古代空调的空气净化手段,可以说是一大进步。“到了明清时期,可移动式冷源出现了,有点现代分体空调或冷风机的意思。这种可移动式冷源,时称‘冰桶’,类似于冰箱,其实是贮放冰块的柜子。上面镂空,中部空间还可储存食物。值得一提的是,明清时候这种冰桶民间也使用,还有进口货,时称‘洋桶’。冰桶现在看很简单,但在明清时代可算是高档‘家电’了。”
至于古时消夏的饮食,倪方六谈起了宋时的“冰激凌”。从宋人笔记看,这种古时刨冰最先在蒙古人中流行,是果汁、牛羊奶和冰块调制的冰酪。南宋时市集上的冷饮已经花样繁复,夜市的冷饮铺要营业到三更时分方才结束。这样想起来,那时夏季的夜,和我们童年时在街市上买一碗刨冰消夏,似乎已经没有隔着悠长朝代的区别了。
【小题1】本文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
【小题2】文章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作用?
【小题3】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小题4】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采冰人被称为“凌人”,整个宫殿大概有80名,每年冬季便开始采集天然冰块运至冰窖储存。
【小题5】通读全文,说说你最喜欢哪个时代人们的消夏方式,说说你的理由。

3.语言表达(共2题)

8.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____)
(2)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____)
(3)纳木错,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____)
(4)波浪一边唱歌,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____)
9.
按要求改写句子。
(1)风停了,山中的一切变得非常幽静。(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一个反问句,赞美你喜欢的一个同学或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文(共1题)

10.
请以“因为有你,我很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言之有物,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学校名。④字数不少于5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