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字词书写- (共1题)
2.诗歌鉴赏- (共1题)
2.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宣城见杜鹃花
李 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注释]三巴:指巴郡、巴东、巴西三郡,合称三巴。
【小题1】李白这两首诗写的季节相同,分别从哪里可以看出写的是春天。
【小题2】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说说这两首诗共同表达的思想感情。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宣城见杜鹃花
李 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注释]三巴:指巴郡、巴东、巴西三郡,合称三巴。
【小题1】李白这两首诗写的季节相同,分别从哪里可以看出写的是春天。
【小题2】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说说这两首诗共同表达的思想感情。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3.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文】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聘。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①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②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日叹:“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③,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
注释:①书:写信。②让:责备。③露布:公开的文告。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
(1)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
(2)见往事耳(_______)
(3)及鲁肃过浔阳(_______)
(4)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
【小题2】翻译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2)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
【小题3】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甲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文】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聘。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①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②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日叹:“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③,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
注释:①书:写信。②让:责备。③露布:公开的文告。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
(1)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
(2)见往事耳(_______)
(3)及鲁肃过浔阳(_______)
(4)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
【小题2】翻译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2)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
【小题3】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4.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黄河颂
史念海
浩瀚壮阔的黄河,奔腾澎湃,流经黄土高原。黄河流域是黄种人滋生繁衍的地区,也是轩辕黄帝居住营卫的所在。黄河哺育着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得到这份自然的恩赐,瓜瓞绵延,永无止境,与山川相辉映,与日月共长久。
据远古记载,黄河流经壶口、华阴、孟津、流入渤海。而砥柱则岿然屹立于浊浪怒涛之中,显示出坚忍不拔的气概。砥柱之北的大阳县也因处于大河之阳而得名,又以在大河之北,遂定名为河北县,其后乃改称平陆。小县得大名,实为鲜见。
黄河流域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宜农业的经营。炎黄子孙得天独厚,在此肥沃的土地上,经之营之,日臻文明。淳朴勤俭的风俗,早见于《诗经·国风》的歌咏;也深得吴国季札的称道;太史公著《货殖列传》、班孟坚撰《地理志》,亦皆颂扬不止。
黄河流域,既是肥沃的地区,又有瑰丽的文化。但与北方草原相毗邻,不免引起游牧族类骚扰。为了促进文化发展,也为了使农业地区不受蹂躏,从战国时起,就修建了长城,历秦汉而至明代,皆有所修建。由于有了长城,黄河流域的文化不仅受到了保护,而且更显得出彩。长城并未使黄河流域受到封闭,也并未使人趋于保守。霍去病驰骋于祁连山下,徐自为筑城于卢胸山旁,窦宪勒铭于燕然山侧,王越取胜于红盐池畔,都是不以长城为限。而丝绸之路的畅通,又显示出没有受到任何的阻隔。这些都是开拓和进取,而不是封闭和保守。黄河的激荡和奔放,是不会使人封闭和保守的。
近世以来,黄河屡经泛滥,造成了若干破坏。这是人为作用的恶果,是不肖的中华儿女的造作。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愈来愈严重,黄河怎能不频繁泛滥?如果除旧布新,有所改革,黄河必能充分恢复它原来的哺育力量,中华民族也必能因之早日得到振兴,益臻于繁荣富强!
(选自《寻根》,有删改)
【小题1】本文向我们介绍了黄河哪些方面的知识?
【小题2】文中画线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小题3】文章最后写黄河遭到人为破坏,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以唤起人们对黄河的保护?
黄河颂
史念海
浩瀚壮阔的黄河,奔腾澎湃,流经黄土高原。黄河流域是黄种人滋生繁衍的地区,也是轩辕黄帝居住营卫的所在。黄河哺育着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得到这份自然的恩赐,瓜瓞绵延,永无止境,与山川相辉映,与日月共长久。
据远古记载,黄河流经壶口、华阴、孟津、流入渤海。而砥柱则岿然屹立于浊浪怒涛之中,显示出坚忍不拔的气概。砥柱之北的大阳县也因处于大河之阳而得名,又以在大河之北,遂定名为河北县,其后乃改称平陆。小县得大名,实为鲜见。
黄河流域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宜农业的经营。炎黄子孙得天独厚,在此肥沃的土地上,经之营之,日臻文明。淳朴勤俭的风俗,早见于《诗经·国风》的歌咏;也深得吴国季札的称道;太史公著《货殖列传》、班孟坚撰《地理志》,亦皆颂扬不止。
黄河流域,既是肥沃的地区,又有瑰丽的文化。但与北方草原相毗邻,不免引起游牧族类骚扰。为了促进文化发展,也为了使农业地区不受蹂躏,从战国时起,就修建了长城,历秦汉而至明代,皆有所修建。由于有了长城,黄河流域的文化不仅受到了保护,而且更显得出彩。长城并未使黄河流域受到封闭,也并未使人趋于保守。霍去病驰骋于祁连山下,徐自为筑城于卢胸山旁,窦宪勒铭于燕然山侧,王越取胜于红盐池畔,都是不以长城为限。而丝绸之路的畅通,又显示出没有受到任何的阻隔。这些都是开拓和进取,而不是封闭和保守。黄河的激荡和奔放,是不会使人封闭和保守的。
近世以来,黄河屡经泛滥,造成了若干破坏。这是人为作用的恶果,是不肖的中华儿女的造作。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愈来愈严重,黄河怎能不频繁泛滥?如果除旧布新,有所改革,黄河必能充分恢复它原来的哺育力量,中华民族也必能因之早日得到振兴,益臻于繁荣富强!
(选自《寻根》,有删改)
【小题1】本文向我们介绍了黄河哪些方面的知识?
【小题2】文中画线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小题3】文章最后写黄河遭到人为破坏,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以唤起人们对黄河的保护?
5.综合性学习- (共2题)
5.
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看云海翻起,睹A (落叶飘零/流水落花),孤寂难掩,暮色蔓延,谁又知道我低声浅唱,醉拨情弦。叹一句流光似梦,苍白了谁的天地,谁的天涯?随风的尘埃,沉淀了一段过往。寂寥雨后的天地,沉淀了一段纷飞后的宁静。坐忘尘世,看淡云烟,B(细听/倾听)细雨淡淡的声符,光阴亘古不变的轮回。太多的情愫已模糊不清了。一颗早已洗净铅华的心,不再留恋任何繁华的人事了。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看云海翻起,睹A (落叶飘零/流水落花),孤寂难掩,暮色蔓延,谁又知道我低声浅唱,醉拨情弦。叹一句流光似梦,苍白了谁的天地,谁的天涯?随风的尘埃,沉淀了一段过往。寂寥雨后的天地,沉淀了一段纷飞后的宁静。坐忘尘世,看淡云烟,B(细听/倾听)细雨淡淡的声符,光阴亘古不变的轮回。太多的情愫已模糊不清了。一颗早已洗净铅华的心,不再留恋任何繁华的人事了。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