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共1题)
A.美国 ①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
B.巴西 ②西半球的发达国家 |
C.澳大利亚 ③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
D.俄罗斯 ④花园城市 |
E.新加坡 ⑤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
2.选择题- (共37题)
A.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
B.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
C.世界降水最多的地方是乞拉朋齐 |
D.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多,东岸降水少 |
A.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轻重工业都发达 | B.俄罗斯的货运以管道运输和铁路运输为主 |
C.俄罗斯是跨亚欧两洲的国家,历来被认为是亚洲国家 | D.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被誉为“世界办公室” |

【小题1】我国最早迎接日出的省级行政区是( )
A.A | B.B | C.C | D.D |
A.黑-长春 | B.鲁-济南 | C.闽-广州 | D.湘-武汉 |
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面对国民党反动派要将革命者斩尽杀绝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只剩下唯一的选择,那就是高举革命的大旗,进行武装抵抗。
材料三: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带领起义军来到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队伍逐渐壮大。1928年4月,朱德和***的军队在井冈山会师,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
材料四:80多年前,有一群人为了生存和信念,被迫踏上艰险的万里征途,途中经历了千辛万苦,最终取得胜利,成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面对国民党反动派要将革命者斩尽杀绝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只剩下唯一的选择,那就是高举革命的大旗,进行武装抵抗。
材料三: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带领起义军来到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队伍逐渐壮大。1928年4月,朱德和***的军队在井冈山会师,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
材料四:80多年前,有一群人为了生存和信念,被迫踏上艰险的万里征途,途中经历了千辛万苦,最终取得胜利,成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3.解答题- (共9题)

(1)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其中A是__________海。
(2)海峡B__________海峡。
(3)本区石油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及其沿岸地区。
(4)本区最匮乏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__本区居民大多信仰__________教。

(1)从发展水平看,欧洲西部是世界上_________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2)大洋A_________
(3)B国的首都是_________
(4)欧洲人喜欢牛羊肉和乳制品,主要和这里发达的__________业密切相关。
(5)山脉C__________。
(6)我们到欧洲旅游,想欣赏峡湾风光,应该到__________(国家)去。

(1)地球表层大致分为_________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
(2)阿拉伯半岛属于_________板块
(3)日本多火山、地震,位于_________火山地震带。
(4)现代测量表明地中海在不断的缩小。试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原因._________

(1)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和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主要原因是______
(2)A是_________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
(3)B是_________,是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4)C是洲际分界线_________运河。
(5)D处以_________气候为主。
(6)E处人口分布稀疏,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__________.
(2)山脉A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走向。
(3)盆地B__________.盆地,该盆地中有我国面积最大的__________沙漠。
(4)平原:C__________.平原。
(5)河流:D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大河流。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上”指的是A_________山。
(2)支流:B__________.
(3)黄河在下游河段呈现“__________.”景观。
(4)①、②、③、④河段中,初春时节容易形成凌汛的是__________.

(1)甲、丙两地理区域的分界线A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
(2)甲、乙两区域之间的分界线B接近于__________mm等降水量线。
(3)乙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是_________
(4)丙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
(5)丁地区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畜种是_________

(1)山脉A_________
(2)B是我国最大的东北平原,发育了肥沃的_________(颜色)土壤。
(3)C省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
(4)D是著名的_________工业基地,以重工业为主。
(5)东北三省气候冷湿,作物熟制主要是_________
-
【1】题量占比
连线题:(1道)
选择题:(37道)
解答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