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A.老师经常提醒我们,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
B.张大娘每天晚上都和小区里的老人一起去跳广场舞,乐此不疲。 |
C.青少年要奋发有为,以报效祖国,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
D.签名售书会上,他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老作家,一时间激动得语无伦次。 |
读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可以让我们 烦恼的枷锁;读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可以让我们 失败的阴影;读张之路的《羚羊木雕》,可以让我们 纯真的友情。
A.驱散 珍惜 摆脱 |
B.挣脱 驱散 珍惜 |
C.珍惜 摆脱 驱散 |
D.摆脱 驱逐 珍惜 |
A.运动会观众席上七八年级的学生,手里拉着“狭路相逢勇者胜”“爱拼才会赢”等横幅,为运动员呐喊助威。 |
B.在政府的推动下,全民阅读红红火火,出版业蓬勃发展:各类读书节不断涌现;含金量高的书出版得多了;实体书店发展的环境更好了。 |
C.操场上可热闹了,同学们蹦啊,跳啊,说啊,笑啊……等等干什么的都有。 |
D.进入数字化时代,在阅读目的日渐功利化的冲击下,阅读该何去何从? |
A. 珍视杨绛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就是对她最真挚的怀念。
B. 电视剧《欢乐颂》播出时,收视观众和点击率一路飙升,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C. 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
D. 徐凝的一首诗,让扬州与明月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之缘。
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
B.《诗经》也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主要的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
C.《丑小鸭》和《皇帝的新装》是丹麦安徒生的童话作品,《列夫·托尔斯泰》《伟大的悲剧》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 |
D.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歌”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依次对应的节气为:“立秋、处暑、寒露、秋分、大寒、霜降”。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甲)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节选)
陈寿
①先主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先主少孤①,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有桑树高五丈余,遥见童童②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
②先主少时,与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③。”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③年十五,母使行学④。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言语,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者争附之。
(注释)①孤:年幼失去父亲。②童童:覆盖的样子。③羽葆盖车:指皇帝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④行学:游学。
(原文有改动)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水尤清冽______
(2)以其境过清______
(3)喜怒不形于色______
(4)顾自见其耳______
【小题2】请将选文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先主少时,与诸小儿于树下戏。
【小题3】根据选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甲)文第②段划波浪线句子“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写出了小石潭什么特点?
(2)(乙)文第②段可以看出先主是一个怎样的人?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孙子的麦收
王旭
乌云从南面的天空急急地飞过来,眼看就到头顶上了,大老刘急忙抱起塑料布往麦场里跑,今天收的麦子,不能被雨水冲了。
电话响了。谁的电话?真是添乱。哦,是儿子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工作,成了家,有了孩子。
“爷……”
“哎……是孙子哟。”大老刘心里灌了蜜,劳累顿时全散了。
“我今天收麦了!”孙子高兴地喊。
大老刘一听,恁小的孩子能收麦?上哪收麦?城里有麦子?收麦是很累人的活计,时间紧,天热,活计重,活计脏,一个麦收等于两个秋收,人们说“一麦两秋”就是说收麦活重。大太阳底下如火烤,麦秸上有一层厚厚的灰,手一动,灰便飞起来。还有小蠓虫子围着头飞来飞去,直打脸,往鼻子嘴里钻。
“你——收麦?累不累?”“一点也不累。好玩着呢!”
好玩?收麦子好玩?割麦时要蹲在熟透的麦子边,蹲累了,跪地上,跪累了,坐地上,一点点地往前欠着身子,一把一镰才割四指远,一天也就割亩把地。一天下来,浑身是灰,往床上一躺,像散了架子。
“今天我和爸妈一起去体验农家乐了,妈妈还给我买了一身运动装,我穿上可好看了。带上饮料,我最爱喝的。”“这不是旅游吗?”
“差不多,你猜我割了多少麦子?”
这一问难住大老刘了,孙子一天能割多少麦子呢?半亩不能,有一间房子大的一片儿就不少了。他想着。
“猜不到吧。我割了二百六十棵麦子!”孙子很有成就感。
天哪,孙子能用棵来统计割麦的数量!
“割那么多,累吗?”大老刘算是明白了,孙子是玩,不是收麦子。
“不累!妈妈一边给我打着伞,一边给我拿饮料,一会儿喂我一口,一会儿给我擦擦汗;爸爸接我割的麦子,我割一棵,爸爸计一棵,一共二百六十棵!”
大老刘没有回话,只“噢”了一声。
“爷,唐诗错了!就那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咋错了?”大老刘心里一疼,像是被谁狠狠地砸了一下,赶紧问。
“我觉得,收麦一点也不辛苦啊!我把麦棵交给加工人员,他给我打了二万零五十八粒麦子,可是哪有一点辛苦啊?所以‘粒粒皆辛苦’错了!”
乌云遮蔽了天空,远处传来了雷声。
大老刘愣了半天,才说:“明天你回来帮爷爷割麦子吧。”
第二天,艳阳高照,真是麦收的好天气!大老刘只带了孙子一个人下了田。只一会儿工夫,孙子就脸色潮红,汗珠直滴,动作也慢了下来,开始用求救的眼光看向爷爷。大老刘什么话也没说。孙子越割越慢,终于割不动了。大者刘指着孙子割下的麦子说:“你数一数,今天你割了多少粒麦子?”孙子看着自己浑身湿透的衣服和那割下的一点点麦子,一下子呆住了……
一进门,孙子就累得瘫倒在地上,苦着脸说:“真是‘粒粒皆辛苦’啊……”看着孩子疲劳的样子,爸爸妈妈噌的一下脸红了,大老刘却高兴地笑了。
(选自2016年第7期《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小题1】请用合适的词在下列括号中写出“大老刘”的心理状态。
接到孙子电话时(________)→听说孙子参加割麦时(________)→听到孙子说劳动不辛苦时(________)→听到孙子说“真是‘粒粒皆辛苦’啊”时(________)。
【小题2】请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写作意图。
【小题3】阅读下列两句话,联系全文,回答问题。
孙子看着自己浑身湿透的衣服和那割下的一点点麦子,一下子呆住了……
爸爸妈妈噌的一下脸红了。
(1)这两句话中的加点词都用了什么方法描写人物?
(2)简要分析加点词的内涵。
呆住了:
脸红了:
【小题4】《月迹》中的奶奶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她注重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月亮,发现美,把孩子的心灵不断带进新的高尚境界。文中的“大老刘”也用这样的方式教育了“孙子”。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他们这种教育方式的认识。(80-100字)
智能机器会超越人类吗?
①智能机器真的有可能超越人类吗?2016年3月15日,围棋“人机大战”第五场,“阿尔法围棋”以四比一的比分击败世界顶尖围棋高手九段李世石。这更激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
②的确,如果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预算,人脑的确赶不上人工智能。而无论是国际象棋还是围棋,都是可以完全程序化的一种运动。如果我们问“阿尔法”一个简单的问题:“你赢了比赛开心吗?”它就不能像人一样笑着回答,因为它并不具备人类的情感,也不具备人脑的灵活性,不能解答任何程序设计范围之外的问题。
③现有机器和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人有智能,而现有机器并不具备真正的智能。严格地讲,智能机器只能执行特定的指令,而人则是处理所有感受到的信息。显然,执行指令与处理信息有着本质的不同。
④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研究智能机器的专家也要懂得神经科学,以便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构造来建造仿生智能机器。当然,要建造这样一台仿生机器人的困难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因为人脑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复杂、最神奇的“自动化机器”。人脑拥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而每一个神经细胞都有数千个突触和其他神经细胞相连,神经细胞通过这些突触互相交流。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大约有1000万亿个突触,到了成年大概稳定在100万亿个。
⑤也就是说,仿生机器人需要拥有1000亿个可以独立运算的处理器,并具有100万亿个信息中转器。无论是制造元件还是整合这些元件,都是一个似乎难以完成的任务。更为可怕的是,这些处理器及信息中转器需要制成不同的类型。要完成仿生机器人的制造,需要最先进的纳米技术,才能把每个处理器做得像神经细胞那么小。它还需要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才能完成对仿生机器人各个器件排列顺序的编程。
⑥因为世界上并不缺人,缺的是比人类某些性能更先进的机器。因此,科学家认为,未来的仿生机器人并非是要完全模仿人类的所有功能,而是模仿某项功能,这样仅仅需要模仿某个脑区就可以了,这就大大降低了制造难度,并可以强化某些功能,制造一些具有“特异功能”的电脑。
(选文有改动)
【小题1】阅读全文,说说智能机器与人有哪些区别。【小题2】文章第④段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小题3】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在关注了“人机大战”李世石输给“阿尔法围棋”的新闻后,同学们很是担忧:人类智慧会被人工智能彻底打败吗?请你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劝勉同学们要对智能机器的发展保持乐观的态度。
4.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