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 第四章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测试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2919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20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地区与传统民居对应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窑洞B.华北平原——竹楼
C.青藏高原——冰屋D.云贵高原——蒙古包
2.
读图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聚落最早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资源B.人口
C.气候D.河流
【小题2】有关该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地规模不断变大B.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C.聚落仅沿河流扩展D.公路运输越来越发达
3.
下列几种搭配不能正确体现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是
A.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B.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C.中国南方——平顶房屋D.东南亚地区——高架屋
4.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在平原地区聚落的分布一般是呈团块状或带状的B.聚落的形成一般土地平坦、肥沃、水源充足
C.先有乡村,后有城市D.北京城最初的建设是顺着水源布局发展的
5.
聚落分布密集的地方是(   )
A.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B.高山地区
C.荒原地区D.雨林地区
6.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但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在这两大因素共同影响下,有的聚落在成长,有的聚落在衰落,据此,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
A.aB.bC.cD.d
【小题2】促使其形成城市的主要因素是 ( )
①宗教中心   ②自然资源丰富
③地形开阔   ④河流交汇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人不能随心所欲,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在新疆开展水上运动B.在海南举行冬奥会
C.在三亚冲浪D.去撒哈拉沙漠地区伐树

2.解答题(共2题)

8.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和乡村是两种基本的聚落类型,上面甲图表示________ 聚落,居民主要从事________ 等工作;乙图表示________ 聚落,居民主要从事________ 等工作.聚落的变化发展是从甲到乙还是从乙到甲?________ 
(2)请列举出两点说明甲图和乙图在景观上的差异.
(3)请指出我们肇庆市哪里还保留有乙的景观?________ 
(4)根据丙图所示的民居建筑外貌分析,当地气候特点是________ ,判断理由是________ .
9.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甲所示为   聚落,图乙所示为   聚落。
(2)根据图丙中信息分析,A、B、C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是
(3)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理由是
(4)家住A地的丽丽说:“从我家出发向东北到B村,再向北就到C村了。”请你根据丽丽的描述,在丙图右上角方框中画出指向标。
(5)A、B、C三地的海拔都在   米以下,①、②、③、④中为山脊的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