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6.1聚落与环境 同步测试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29078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4

1.选择题(共11题)

1.用1张5元的能换{#blank#}1{#/blank#}个一元硬币。
2.
关于聚落的发展变化,下列认识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B.保护好有价值的建筑群和遗址
C.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D.遗址没有实用价值,应拆旧盖新
3.
不利于聚落形成的因素是( )
A.水源充足  B.山地崎岖  C.资源丰富  D.交通便利
4.
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正确的做法是(    )
A.拆除后建设现代化高楼B.全部拆除再照样重建
C.应大力保护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D.不要干预,任其发展
5.
关于城市和乡村聚落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和乡村景观没有差别
B.城市里有很多池塘,种了很多果树
C.乡村里有很多车辆、商店、学校,道路纵横交错
D.城市里有高楼林立,有许多商店、医院、学校…道路纵横交错,车辆很多
6.读图填空。

7.
(题文)民居的特点受自然条件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小题1)受生产方式的影响,便于搬迁,且外形对大风较强抵御能力的民居是(   )。
A.冰屋B.蒙古包C.吊脚楼D.窑洞
【小题2】(小题2)受地形条件的影响,建在山区的民居是( )。
A.吊脚楼B.蒙古包C.冰屋D.窑洞
8.
下列不利于聚落形成的地理条件是
A.地形崎岖,资源贫乏B.土壤肥沃,适于耕种
C.交通便利D.水源充足
9.
下列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的是
A.亚马孙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
C.撒哈拉沙漠D.南极大陆
10.
(题文)下图为西亚(也门)的民居照片。西亚房屋具有墙体厚、窗户小的建筑特点,保持这种建筑特点主要是为了
A.防寒保暖B.有利于防潮
C.可防止热量传导入室内D.冬暖夏凉,比较经济
11.
下图生活在印尼加里曼舟岛的达雅克人聚居的高脚屋,长达200米,这样的生活习惯与何种自然条件或民族习俗有关?( )
A.山坡地区,气候干热
B.气候湿热,人们过着聚居生活,种植水稻
C.气候严寒,住木屋
D.热带干旱,人们过着游牧生活

2.填空题(共2题)

12.
(题文)城市数量________,规模________,________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是聚落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
13.
世界上的聚落的形态各不相同,在平原地区聚集呈________状,沿着河流、山麓、谷地等呈________状。

3.解答题(共4题)

14.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甲所示为________聚落,图乙所示为________聚落。
(2)据图丙中信息分析A、B、C三处遗址的共同因素是________。
(3)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
15.
影响聚落的分布位置、空间形态、民居特点的主要因素填写在下图的图框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6.
(题文)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聚落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大河流域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
17.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的是________ 聚落,乙图所示的是________ 聚落.   
(2)形成甲乙两种不同聚落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3)依据丙图中信息分析,A、B、C三地聚落都沿着________ 分布   
(4)图中A、B、C三地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