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2题)
1.
春节期间,张林和父母一起赴东南亚旅游。有关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与事实不符的是( )
A.在马来西亚,汽车一直奔驰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 |
B.在新加坡能见到很多中国餐馆 |
C.泰国有大面积的橡胶、油棕种植园 |
D.印度尼西亚几乎每天午后都下雨 |
4.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新瀉、东京气候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东京降水多的季节,新瀉盛行风向是

【小题1】关于新瀉、东京气候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瀉的温差小,东京的温差大 |
B.东京受季风影响,新瀉不受季风影响 |
C.东京夏季降水少 |
D.新瀉冬季降水多 |
A.西北风 | B.东南风 | C.西南风 | D.东北风 |
6.
2013—2014年度(7月到次年6月)印度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这是因为季风降雨良好,种植面积提高。读“印度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印度粮食大丰收与季风气候密切相关,给印度带来充沛降雨的季风是( )
【小题2】如果图中季风来得早,退得晚,该地区可能会出现严重的( )
【小题3】印度和中国的相似之处有( )
①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②都属于发展中国家③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居世界前列④工业高度发达

【小题1】印度粮食大丰收与季风气候密切相关,给印度带来充沛降雨的季风是( )
A.东北季风 | B.西南季风 | C.西北季风 | D.东南季风 |
A.寒潮 | B.飓风 | C.旱灾 | D.水灾 |
①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②都属于发展中国家③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居世界前列④工业高度发达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7.
下图为俄罗斯沿60°N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俄罗斯的地势特征为( )
【小题2】图中M、N表示的地理事物分别为( )

【小题1】俄罗斯的地势特征为( )
A.东高西低 | B.西高东低 |
C.北高南低 | D.南高北低 |
A.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鄂毕河 | B.大高加索山脉、叶尼塞河 |
C.乌拉尔山脉、勒拿河 | D.乌拉尔山脉、叶尼塞河 |
8.
近年来,日本加大海外投资,不断地把工厂迁移到国外。对迁入国来说,其好处是:( )
①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②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④提供丰富的资源
①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②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④提供丰富的资源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13.
读东南亚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序号代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菲律宾,主要物产是蕉麻和椰子
②是南海,南海诸岛是我国固有领土
③是重要的海上通道一马六甲海峡
④所在国家是世界上重 要的稻米出口国
【小题2】图示区域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小题1】图中序号代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菲律宾,主要物产是蕉麻和椰子
②是南海,南海诸岛是我国固有领土
③是重要的海上通道一马六甲海峡
④所在国家是世界上重 要的稻米出口国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热量、水分充足 |
B.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
C.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 |
D.市场需求量大 |
14.
有关亚洲地形、地势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面积较小 |
B.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
C.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
D.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
17.
下图是“俄罗斯东西两大经济地区的基本资源指标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区淡水资源丰富,内河航运发达 |
B.俄罗斯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乙地区,是因为乙地区土地资源比甲地区丰富 |
C.俄罗斯今后工业的发展方向应该向乙地区发展 |
D.图例中甲代表的是亚洲部分,乙代表的是欧洲部分 |
18.
小明2013年“五一”长假期间和父母去日本游玩,游玩之余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小明在日记中写道:“在日本的大街上,人们大都穿着西装;但在家中却穿着和服”。这说明日本文化的什么特点( )
A. 典型的东方文化特点 B. 典型的西方文化特点
C. 东西方文化兼容的特点 D. 文化特点不突出
【小题2】爸爸说:“日本港口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日本的经济发展得益于这些港口。”我们从中可以得出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有利条件是 ( )
A. 多优良港湾,便于进出口 B. 人口素质高
C. 多火山、地震 D. 资源丰富
【小题1】小明在日记中写道:“在日本的大街上,人们大都穿着西装;但在家中却穿着和服”。这说明日本文化的什么特点( )
A. 典型的东方文化特点 B. 典型的西方文化特点
C. 东西方文化兼容的特点 D. 文化特点不突出
【小题2】爸爸说:“日本港口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日本的经济发展得益于这些港口。”我们从中可以得出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有利条件是 ( )
A. 多优良港湾,便于进出口 B. 人口素质高
C. 多火山、地震 D. 资源丰富
19.
有关日本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冬暖夏凉,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
B.日本境内多平原,平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四分之三 |
C.日本是太平洋东北部的群岛国家 |
D.日本的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
22.
有甲、乙、丙、丁四个中国商人分别带上自己生产的商品到俄罗斯参加产品订货会。请分析收到订单最少的商人可能是( )
A.甲商人:其产品是服装 | B.乙商人:其产品是钢材、飞机 |
C.丙商人:其产品是方便面 | D.丁商人:其产品是儿童玩具 |
2.解答题- (共4题)
23.
读南亚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域:A________海, B_______湾。地形区:C________山脉,D________高原。
(2)印度人口居世界第____位,以________气候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和________。印度有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被形象地称为“______________”。
(3)此图为南亚地区_____(7月或1月),此时正盛行的风向是_____,为南亚地区旱、雨季中的_____季,往往给南亚地区造成________灾害。
(4)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绿色革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_____)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域:A________海, B_______湾。地形区:C________山脉,D________高原。
(2)印度人口居世界第____位,以________气候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和________。印度有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被形象地称为“______________”。
(3)此图为南亚地区_____(7月或1月),此时正盛行的风向是_____,为南亚地区旱、雨季中的_____季,往往给南亚地区造成________灾害。
(4)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绿色革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_____)
A.人口问题 | B.环境问题 | C.气候问题 | D.粮食问题 |
24.
读俄罗斯地图,回答问题。

(1)据图填写地理名称:①_______煤矿,②_______油田,③_______铁矿,⑥_______湖。
(2)有人一看到这幅图,就指出:俄罗斯气候寒冷。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重要纬线穿过俄罗斯。
(3)地形区:A__________,B__________;地形区C与D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
(4)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洲部分。
(5)俄罗斯重工业发达,_________和_________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6)⑤河的流向是________,注入________洋。

(1)据图填写地理名称:①_______煤矿,②_______油田,③_______铁矿,⑥_______湖。
(2)有人一看到这幅图,就指出:俄罗斯气候寒冷。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重要纬线穿过俄罗斯。
(3)地形区:A__________,B__________;地形区C与D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
(4)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洲部分。
(5)俄罗斯重工业发达,_________和_________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6)⑤河的流向是________,注入________洋。
25.
读日本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的国土主要由C______、D______、E_______和F______四个大岛和周围的众多小岛组成,其中D是面积最大的岛屿。
(2)日本的工业生产部门集中分布在______沿岸和______沿岸地区,逐步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发展模式。
(3)首都__________位于__________平原。
(4)最高峰__________,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5)日本位于______板块和_______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1)日本的国土主要由C______、D______、E_______和F______四个大岛和周围的众多小岛组成,其中D是面积最大的岛屿。
(2)日本的工业生产部门集中分布在______沿岸和______沿岸地区,逐步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发展模式。
(3)首都__________位于__________平原。
(4)最高峰__________,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5)日本位于______板块和_______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2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