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7题)
1.
下列新闻标题所用修辞手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连锁超市不能躺在价格优势上 ②进得来留得住住得好
③小山镇的“垃圾山”搬走了 ④反腐败斗争重点是打“老虎”
①连锁超市不能躺在价格优势上 ②进得来留得住住得好
③小山镇的“垃圾山”搬走了 ④反腐败斗争重点是打“老虎”
A.①拟人 ②夸张 ③排比 ④比喻 | B.①拟人 ②排比 ③夸张 ④比喻 |
C.①比喻 ②排比 ③夸张 ④拟人 | D.①拟人 ②排比 ③比喻 ④夸张 |
3.
下列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园子里长满了榆树,细细的,干干的,举着飘飘摇摇的榆钱。 |
B.清晨,一辆摩托车像离弦的箭一样,在蜿蜒曲折的环山公路上飞驰。 |
C.金秋第一阵北风扫过来,海面亮起一片银圆般的浪花——大虾成熟了。 |
D.这些可怜的东西(指大虾)不知道,漫漫的旅途上到处都撒下了天罗地网。 |
4.
选出没有运用夸张的一项是( )
A.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C.那里的农民要筹集几个钱,是多么难啊!人们恨不得把一分钱掰作两半使。 |
D.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出油了。 |
5.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春天来了!
春天,从解冻的冰河中涌来,从大雁的叫声中飞来,从小草的萌发中醒来。
春天来了!
在这播种的季节里,快播吧!播下一颗颗绿色的心,播下一个个金色的希望。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们像春笋一样冒尖,像山花一样烂漫。我们,从这里出发,走向夏的繁茂,秋的成熟……
A.文段中用“醒来”一词赋予小草以人的行为,生动地描写出春天草木萌发、万象更新的景象。 |
B.文段中运用“从……来”的排比句式,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来临时大地上五彩缤纷的景象。 |
C.文段中把“我们”比喻成“春笋”“山花”,集中地表达了“我们”对美好春天的期盼之情。 |
D.文段中反复运用感叹句“春天来了”,强烈地抒发了当春天到来时人们按捺不住的欣喜之情。 |
6.
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 )
A.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拟人、比喻) |
B.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反语) |
C.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反复、排比) |
D.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引用) |
7.
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回望兰亭,难忘残园雨锁,难忘清波泛舟,难忘竹林漫步…… |
B.这条百年老街在初夏的阳光中,愈发显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
C.林子里很多地方还积着厚厚的雪,高山杜鹃花却等不及,径自开了起来。 |
D.每到冬季,流动的飞瀑凝固成一根根冰柱,仿佛一把巨大的竖琴,奏出美妙的乐章。 |
2.现代文阅读- (共1题)
8.
阅读选段,完成后面各题。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给加点字注音,并找出文中的一个错别字,改正。
风雪载( )途 改为
(2)文段①按照 顺序进行描写性说明,文段②主要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
(3)请你描写一下当地、当季的“大自然的语言”,用上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给加点字注音,并找出文中的一个错别字,改正。
风雪载( )途 改为
(2)文段①按照 顺序进行描写性说明,文段②主要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
(3)请你描写一下当地、当季的“大自然的语言”,用上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
3.语言表达- (共11题)
9.
从修辞的角度对下面广告词进行解说。
(1)(汽车刹车广告)生命安全的保护神。
解说:__________。
(2)(鸡饲料广告)如果“配力那”还不能使你的鸡下蛋,那这些鸡无疑是公鸡。
解说:__________。
(3)(电视机广告)百闻不如一见。
解说:__________。
(4)(保险柜广告)卫士牌报警保险柜最大的缺点是:敲锣打鼓迎盗贼,冷若冰霜面主人。
解说:__________。
(1)(汽车刹车广告)生命安全的保护神。
解说:__________。
(2)(鸡饲料广告)如果“配力那”还不能使你的鸡下蛋,那这些鸡无疑是公鸡。
解说:__________。
(3)(电视机广告)百闻不如一见。
解说:__________。
(4)(保险柜广告)卫士牌报警保险柜最大的缺点是:敲锣打鼓迎盗贼,冷若冰霜面主人。
解说:__________。
10.
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A.设问 B.反问
(1)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______)
(2)你们以为打伤几个人,杀死几个人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们吓倒了吗?其实广大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______)
(3)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之外,可有谁不为白娘娘抱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的?(______)
(4)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______)
A.设问 B.反问
(1)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______)
(2)你们以为打伤几个人,杀死几个人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们吓倒了吗?其实广大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______)
(3)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之外,可有谁不为白娘娘抱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的?(______)
(4)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______)
12.
请根据所提供的语境,仿写下面画线的句子。
夜空再也不是荒凉的了,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有装熊的,有挑担的,也有提着灯笼跑的。花园再也不是冷清的了,花儿们都在那里欢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空再也不是荒凉的了,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有装熊的,有挑担的,也有提着灯笼跑的。花园再也不是冷清的了,花儿们都在那里欢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漳州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丰厚,民俗风情多姿。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技艺文化传承创新,发扬光大。形成了漳州特有的技艺和特色文化。请模仿示例,抓住事物的特点,用一句话介绍布袋木偶戏、漳浦剪纸。(要求写7个字)
示例:漳州片仔癀:神州妙药八宝丹
布袋木偶戏:__________
漳浦剪纸:__________
示例:漳州片仔癀:神州妙药八宝丹
布袋木偶戏:__________
漳浦剪纸:__________
17.
学校文学社举办“读名著,品经典”诗文朗诵会,要求主持人在每个作品朗诵前说一段主持辞。请你为《木兰诗》或《老人与海》拟写不超过100字的主持辞。
要求:①介绍并评价人物性格或作品内容。②至少引用一句作品中的名言或使用一种修辞格。③语言生动。
要求:①介绍并评价人物性格或作品内容。②至少引用一句作品中的名言或使用一种修辞格。③语言生动。
18.
在“诵经典”“唱红歌”系列活动中,有打动你的文采斐然、情韵兼美或富有哲理的诗句、歌词吗?请写出一句并简要赏析。
示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心中的无限愁苦。
示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心中的无限愁苦。
4.综合性学习- (共1题)
5.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基础知识综合:(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