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1题)
3.
自2011年2月3日起,“文化中国·四海同春”五个艺术团分赴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及港澳地区演出,这也是“文化中国·四海同春”首度进入非洲。结合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字母表示“文化中国·四海同春”首度进入的大洲是
【小题2】“文化中国·四海同春”五个艺术团到达的c、d两大洲的分界线为

【小题1】图中字母表示“文化中国·四海同春”首度进入的大洲是
A.a | B.b | C.c | D.d |
A.白令海峡 | B.苏伊士运河 | C.巴拿马运河 | D.乌拉尔河 |
8.
为了迎接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向社会招募了大量懂英语的志愿者,因为英语是( )
A.世界上使用上数最多的语言 | B.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
C.联合国规定的唯一工作语言 | D.上海世博会唯一指定外语 |
9.
西亚村庄的房屋墙厚窗小的原因是()
A.厚墙是为了减少太阳热能通过传导进入室内,小窗是为了减少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 |
B.为了预防小偷进入民宅偷盗 |
C.为了抵挡当地寒冷的气流 |
D.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决定的 |
10.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人口分布的疏密情况,与字母组合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人口分布的疏密情况,与字母组合正确的是
A.C地是亚洲南部,人口密集 |
B.D地是北美洲东部,人口密集 |
C.E地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人口稀疏 |
D.C地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人口稀疏 |
A.H、D两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其中D地为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 |
B.人口稠密地区大多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
C.F所在大洲南部为黑种人的故乡,国家都为发展中国家 |
D.A、B两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密集,人种都为黄种人 |
11.
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左图属于哪种宗教的建筑风格
【小题2】右图中所示民居的自然环境是


【小题1】左图属于哪种宗教的建筑风格
A.伊斯兰教 | B.基督教 |
C.佛教 | D.道教 |
A.高温多雨 | B.终年严寒 |
C.冬暖夏凉 | D.长夏无冬 |
2.解答题- (共2题)
12.
读“我国2013年12月20日的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此时,图中A、B两区的天气是______________,C半岛的风向和风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D地区的天气为_______,在卫星云图上显示的颜色是 色。
(3)此时,E地区出现的特殊天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
(4)2013年12月以来,中东部多个城市出现了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
①你认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人为因素
C.人为因素为主,自然因素为辅
D.自然因素为主.人为因素为辅
②人为污染物排放物中成为我国一些大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来源的是( )
A.工厂、企业排放的废气 B.居民生活和取暖
C.垃圾焚烧产生的废气 D.汽车尾气的排放

(1)此时,图中A、B两区的天气是______________,C半岛的风向和风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D地区的天气为_______,在卫星云图上显示的颜色是 色。
(3)此时,E地区出现的特殊天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
(4)2013年12月以来,中东部多个城市出现了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
①你认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人为因素
C.人为因素为主,自然因素为辅
D.自然因素为主.人为因素为辅
②人为污染物排放物中成为我国一些大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来源的是( )
A.工厂、企业排放的废气 B.居民生活和取暖
C.垃圾焚烧产生的废气 D.汽车尾气的排放
13.
读大洲大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 图中A大洲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地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_____带。该地区的人口密度________(大或小)。
(3)图中C与E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运河。
(4)图中C 、D、E三大洲中发达国家最多的是_________。
(5)图中F是_________洋,该大洋周围多火山、地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C大洲气候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特点。
(7)C大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的说法,请判断正误,对的打“√ ”,错的打“×”。

(1) 图中A大洲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地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_____带。该地区的人口密度________(大或小)。
(3)图中C与E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运河。
(4)图中C 、D、E三大洲中发达国家最多的是_________。
(5)图中F是_________洋,该大洋周围多火山、地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C大洲气候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特点。
(7)C大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的说法,请判断正误,对的打“√ ”,错的打“×”。
A.日本传统的民居,多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以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 |
B.西亚气候干旱,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穿宽大的袍子,过着游牧生活。 ( ) |
C.南亚气候湿热,印尼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聚居在长屋里,人们过着聚居生活。( ) |
D.东南亚炎热多雨,河网密布,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交通工具是船。( ) |
E.北亚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 )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1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