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1第五单元第20课梦回繁华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284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9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北宋时期,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严格界线,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
B.作品描绘了京城汴梁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
C.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蒿盘索。
D.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智入微。
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节日的公园里,游人摩肩接踵,十分拥挤。
B.绍兴的初春,乍暖还寒,春寒料峭。踏着绚烂的晨光,走进了仰慕已久的鲁迅故居。
C.每过环形的山谷,东张西望,许多桥的直线时时划断陡坡。
D.即使是站姿方向这样很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一次击球的失败,即平常人们所说的“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2.字词书写(共1题)

3.
请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汴梁(    )   活跃(    )   拓展(    )   翰林(    )  覆灭(    )
簇拥(    )   跋涉(    )   沉檀(    )   遒劲(    )(    )
络绎不绝(    )  摩肩接踵(    )   舳舻相接(    )(    )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扇子的学问

邓云乡

①扇子,是北京人度炎夏爱不释手的宝物。伏天里,虽说人人手中都摇着一把扇子,但由于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修养的不同,所用的扇子亦各有别。

②用蒲葵叶稍事加工即成的芭蕉扇以及用竹篾、麦秆编制的普通扇子,物美价廉,颇受大众欢迎;但就其历史和艺术价值而论,则不如羽扇、团扇和折叠扇。

③羽扇的历史最为悠久。晋人崔豹《古今注》一书所载,远在三千多年前的殷代就已有用鸟头羽毛制成的扇子。唐以前宫闱中所用的扇子,皆由羽毛制成。诸葛武侯与宣王司马懿在渭滨交战时,武侯就是手持白羽扇,指挥三军。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肌理,对人体有益。北京的老人或僧、道、尼等各教弟子,深知古人“避风如避箭”这一养生之道的奥秘,故而于盛夏皆喜用羽扇取凉。

④团扇为圆形短柄的扇子,古代宫中常用,又叫宫扇,为古代年轻女子一种不可少的装饰品。其作用主要是用以遮盖,手执一扇不但可以增添主人无限娴雅文静的仪态,有时还能体现少女活泼天真的个性。

⑤正因为团扇带有装饰性,所以扇面大都选用丝绢绫罗一类的织品,以便在上面点染绘画,增加装饰美。故而梁朝的大文学家江淹有“纹扇如团月,出自机中素”之句。

⑥昔日北京豪门中的太太、小姐以及梨园界的坤伶多喜用团扇。北京崇文门外花市的绢花作坊,每年夏季必集中人力、物力大批制作团扇,以供市场需求。其所制团扇,分素扇、字扇、画扇三种。字扇与画扇,是将成批的普通素扇“过行”给画匠或写字匠,雇佣他们在扇面上书写唐诗、宋词,彩绘花鸟虫鱼。至于素扇,上面虽无字画,却都是工精料细的上等品,扇柄以象牙或沉香木为之,柄端系有小巧玲珑的翡翠或玛瑙雕成的“扇坠儿’’,价格昂贵,专门卖予有钱人。

⑦北京人喜用的折叠扇,又称聚骨扇或紧头扇,本是外国的贡品。苏东坡记载说:“高丽白松扇,展之广尺余,合之止二指许。”由此可知折扇至少在北宋时已由朝鲜传入我国。明代张东海亦以为折扇贡于东夷,永乐间始盛行于中国。据说传入宫中时为太监所见,觉得此物展开即用,收拢易藏,非常方便,于是纷纷仿制,后逐渐传入民间。

⑧折叠扇的扇骨、扇面有非常考究的。韵古斋所售之扇骨,有紫檀、象牙、乌木、棕竹、湘妃竹、毛竹、梅鹿竹、广漆、菠萝漆、嵌金银丝、嵌螺钿等精雅的上品,并时而出售从宫中溢出民间的雕有正龙、侧龙、百龙、百鹿、百鸟等极为罕见的老扇骨子,这些价值连城的宝物,皆为清宫造办处所制,所刻鱼龙鸟兽及蝇头细楷,刀法清晰,不失规矩笔意。荣宝斋出售的扇面,有重金、红金、洒金、块金、发笺、白面、黑面、珊瑚面等。这些质地精良的扇面,价值并不昂贵,但一经配上张大千、溥心畲、齐白石等者名书画家的水墨丹青,便成了稀世之珍。

——摘自《语文素养读本·初中卷》第6册(有删改)

【小题1】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三种扇子?
【小题2】下面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羽扇是由羽毛制成的,它出风缓软,不入肌理,对人体有益。
B.团扇扇面大都选用丝绢绫罗一类的织品,便于点染装饰,为古代年轻女子一种不可少的装饰品。
C.素扇上面无字无画,物美价廉,颇受大众欢迎。
D.韵古斋出售的扇骨,荣宝斋出售的扇面,大都是非常考究的。
【小题3】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辨析第③、⑦段中加点词的作用。
【小题5】下面这段话放在文中哪一段的后面比较恰当?为什么?

唐朝诗人王建《调笑令》中“团扇,团扇,美人频来遮面”以及杜牧七绝《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诗句,把少女既文静又活泼的二重性格,描绘得活灵活现。

4.名著阅读(共1题)

5.
填空。
《梦回繁华》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课文介绍了《__________》这一国宝级画作,描摹了_________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

5.语言表达(共2题)

6.
下列横线上应填关联词语最恰当的是(   )
____煞它风景,将江南水乡或威尼斯的石桥拆尽,______绿水依旧绕人家,_______彻底摧毁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摧毁了形式美。
A.如果.........因为...... 所以.........
B.因为.........虽然...... 但.........
C.如果…… 虽然……但……
D.因为.........纵使...... 也.........
7.
观察下面黄君璧的画作《飞瀑雷鸣》,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