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象山区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2814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18

1.连线题(共1题)

1.
将下列气候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用直线连起来。
A.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①海陆分布
B.天津的年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    ②地势
C.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充沛,东侧少    ③纬度
D.赤道地区终年炎热,南极地区冰雪覆盖    ④地形
E. 城市“热岛效应” ⑤人类活动

2.选择题(共17题)

2.
目前,地球总人口已超过70亿,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有 (  )
①粮食不足 ②交通拥挤
③住房紧张 ④人口老龄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
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陆地面积小,南半球陆地面积大,所以南半球称为“陆半球”
B.世界海洋面积占71%,被陆地分割成彼此相连的大大小小的海和洋
C.被三大洋环抱的大洲是大洋洲
D.按东西半球分,陆地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4.
关于世界各洲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白令海峡是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B.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
C.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D.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5.
关于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的迎风坡气温都比背风坡高B.山地的迎风坡气温都比背风坡低
C.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少D.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多
6.
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南极大陆终年严寒少雨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
A.地形因素B.海陆因素C.洋流因素D.纬度位置
7.
在中纬度地区,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8.

如图所示,分界线MN上方和下方分别是两种不同的光介质Ⅰ和Ⅱ,一细束由红和紫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由介质Ⅰ中射向分界面MN,分成两细束光a、b,则(   )

9.

如图所示,分界线MN上方和下方分别是两种不同的光介质Ⅰ和Ⅱ,一细束由红和紫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由介质Ⅰ中射向分界面MN,分成两细束光a、b,则(   )

10.
全球气温分布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地区气温低,两级地区气温高B.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6℃
C.北半球,夏季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的海洋D.南半球,8月海洋气温最高
11.
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B.地势高低起伏C.海陆性质差异D.南北跨纬度广
12.我国的国庆节,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
13.
下列地区的气候特点主要由纬度原因造成的是()
A.海南岛终年如夏B.青藏高原气候寒冷
C.新疆地区气候干燥D.威海夏季凉爽
14.
下列能正确反映世界人口增长状况的是:
A.B.
C.D.
15.
下列地区中,属于白种人、信仰伊斯兰教、使用阿拉伯语的是(  )
A.亚洲西部、 非洲北部B.欧洲西部
C.北美洲东部D.大洋洲
16.
小明和小强对如何看待人口增长的问题争执不休,小明说:“人口越多越好,人多力量大。”小强说:“人口越少越好,人少不仅住房宽敞,分到的东西也多。”你认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地球上有资源,人口增长再快也无妨
B.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C.小明说的对,人口增长快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人多力量大,利于开发资源
D.小强说的对,人口增长越慢越好,那样就不会有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的问题了
17.
沈阳的小军利用暑期游览了欧洲西部的多个国家,见到的当地主要人种是  ( )
A.黄种人B.混血种人C.黑种人D.白种人
18.
英国、瑞典等欧洲国家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A.居民就业困难B.国防兵力充足C.劳动力短缺D.居住条件较差

3.解答题(共3题)

19.
(题文)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世界气温从        逐渐降低。
(2)七大洲中,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洲,其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    以下。
(3)南半球20℃等温线经过的大洲有            
(4)在图中方框内填出等温线的数值。
(5)将图中六个地点按气温由高到低排列为    
20.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________,表示地区间的气温________。
(2)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________,表示地区间的气温________。
(3)A点的气温________(高于、低于)30 ℃,B点的气温________(高于、低于)0 ℃。
(4)在同一纬度,夏季C点的气温________(高于、低于)D点的气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世界的年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洲,年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________洲。
21.
根据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世纪是印度人口高速增长的世纪。有关统计显示,1901年印度人口仅为2.38亿,1961年上升到4.39亿,几乎翻了一番。随后的30年里,印度人口再度翻番,1991年达到了8.46亿。2001年人口普查显示,印度人口已达10.27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6.7%,人口专家预测,如果印度人口继续按目前年均1 550万人的速度膨胀,这个南亚大国将于21世纪中叶取代中国而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材料二:每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2007年“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2008年“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了理解地球母亲的处境,我们来感受地球的叹息。(如图)

(1)绘制一幅印度人口增长的曲线图。

(2)从三声叹息可以看出世界面临的三大问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哪一方面是首要问题?____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
(3)请提出解决“第一声叹息”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世界面临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做到(  )
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实行计划生育 ③坚持保护资源环境 ④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④
(5)展开你的想象,地球的第四声叹息将会是什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连线题:(1道)

    选择题:(17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