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人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二节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同步检测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2813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5

1.选择题(共17题)

1.
与东非大裂谷形成相关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D.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2.
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0.5~1.2厘米的速度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近邻。造成中美两国不断靠近的原因是(   )
A.流水和风力作用的结果
B.大气运动的结果
C.板块运动的结果
D.地球公转运动的结果
3.
下列能解释“酷寒的南极大陆下沉睡着万顷煤田”这种现象的是
A.大陆漂移B.气候变暖C.人类活动D.植被迁移
4.
欧洲的阿尔卑斯山是哪两大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B.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和非洲板块D.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
5.
印度尼西亚每年发生大小地震数千次,全国有超过400座火山,号称“火山国”,是因为该国位于
A.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B.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C.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D.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6.
地震发生时的正确防护行为是
A.正在行驶中的任何车辆迅速前进
B.来不及撤离楼房时就从窗口跳出
C.来不及撤离建筑物,应躲藏在建筑物内的有利部位避震
D.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朝顺风方向跑,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7.
2012年5月下旬,意大利某地发生里氏5.9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此次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交界处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交界处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交界处
D.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交界处
8.

读图,下列有关我国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说法不正确的是(  )


9.

读图,下列有关我国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说法不正确的是(  )


10.
(题文)2018年2月6日23时50分,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发生6.5级地震,造成此次地震的两大板块是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11.
应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下列地理事象,正确的是
A.大西洋、北冰洋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
C.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
D.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弧状岛链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地
12.
红海不断扩张的原因是 (   )
A.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不断地张裂
B.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地挤压
C.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地得张裂
D.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地得挤压
13.
(题文)北京时间2017年5月16日7时12分,我国台湾东部发生5.6级地震。台湾是我国地震频发地,其主要原因是地处
A.欧亚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B.印度洋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C.欧亚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D.欧亚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
14.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33.2°N,103.82°E),北京时间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发生7.0级地震。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44.27°N,82.89°E),北京时间2017年8月9日7时27分发生6.6级地震。下列关于两地地震产生的原因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九寨沟地震是因为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形成,精河县地震是因为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形成
B.九寨沟地震是因为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形成,精河县地震是因为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形成
C.九寨沟地震和精河县地震都是因为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形成
D.九寨沟地震和精河县地震都是因为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形成
15.
东非大裂谷形成的原因是
A.板块碰撞作用B.板块的张裂运动
C.火山喷发D.地震现象
16.
世界上火山最多,有“火山国”之称的国家是
A.日本B.印度C.印度尼西亚D.伊拉克
17.
(题文)以下关于地球上大洲和大洋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
A.热带面积最广的大洲是非洲
B.七大洲中,亚洲面积最大,欧洲面积最小
C.四大洋中,北冰洋面积最大,太平洋面积最小
D.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亚洲和北冰洋

2.填空题(共1题)

18.
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题目要求:

(1) 填出上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洲名称:① ;④ ;⑥ ;⑦ 。我国位于 洲。
(2)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洋的名称填写在下列的空格内。
A    ,B   ,C D ,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 .
(3)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同为一个大陆的大洲是  和
(4)①⑤大洲的分界线为 。①②大洲的分界线为

3.解答题(共2题)

19.
(题文)厉害了,我的国 影片《战狼2》和《红海行动》分别以“利比亚撤侨”和“也门撤侨”事件为背景,彰显了祖国的强大和中国政府保护国民安全的决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进口原油中80%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但马六甲海峡海盗猖獗。中国从能源战略出发,拟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和中国新疆喀什之间铺设一条输油管道,并修建中巴铁路,开辟石油运输新通道。
材料二:如图

(1)在图中标出红海两侧板块运动方向。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交通要道名称:A: ______ ,B: ______
(3)如图,将下列景观图与图中甲、乙、丙区域对号入座。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4)《红海行动》中出现了大量图③所示的传统民居,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其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5)2011年2月,从利比亚首都安全撤离回国的华侨说:“撒侨时,正值当地雨季,雨越下越大,还夹着狂风,与当时北京的天气截然不同”。结合图文资料判断两地气候类型,并比较此时两地的气候差异。
(6)与马六甲海峡运输石油相比,拟开辟的石油运输新通道有哪些优势。
20.
读大洲、大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大洲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  。
(2)图中B地位于五带中的 带。该地区的人口密度   (大或小),其原因是
(3)图中C大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4) 图中F洋周围多火山、地震,原因是
(5) 图中B、E两洲生物和古老地层的相似性以及大陆轮廓的吻合为 学说提供了证据。
(6)挪威科学家近日公布的报告称,2011年全球所有国家在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过程中一共向大气排放了近382亿吨二氧化碳,比前一年增加了近10亿吨,这相当于每秒钟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1 100吨。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使全球的气温升高,引发全球变暖,列举全球变暖引发的后果 (一个即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7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