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季学期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2.4 海陆变迁 同步检测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28098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8

1.选择题(共10题)

1.
有人说,珠穆朗玛峰的身高会继续 “长高”,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
2.
现象中,不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A.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B.巴西高原上有许多动植物
C.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鱼龙”化石D.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3.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的山脉、岛屿、海洋有共同成因的是
A.喜马拉雅山与红海B.喜马拉雅山脉与日本群岛
C.红海与印度洋D.乌拉尔山脉与大西洋
4.
应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下列地理事象,正确的是
A.大西洋、北冰洋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
C.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
D.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弧状岛链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地
5.
关于板块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B.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C.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高山、岛弧链或海沟
D.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6.
关于板块学说的内容,正确的是
A.地球由七大板块构成B.板块是运动的,都朝向一个方向运动
C.板块内部是活跃的中心D.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和地震
7.
小明的爸爸说印度尼西亚风景优美,境内有很多活火山。小明查阅了下面的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做出了以下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A.这里地壳比较活跃
B.这里位于火山、地震带
C.这里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D.这里位于板块内部
8.
读“板块分布示意图和日本南部地震灾害图片”,完成下题.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大致划分为
A.五大板块B.六大板块C.七大板块D.八大板块
9.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原因是
A.这里地震频繁造成的B.板块在这里发生张裂运动造成的
C.这里火山活动剧烈造成的D.板块在这里发生碰撞运动造成的
10.
小玉在电视中看到关于一个国家的介绍:“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岛国,多火山和地震,国花是樱花…”,据此,该国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处于板块交界地带B.处于板块的内部C.位于亚欧大陆东侧D.四面被海洋环绕

2.解答题(共2题)

11.
(题文)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板块名称:
A     板块, B     板块。
(2)有人预言几千万年以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是因为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板块的地带;地中海将逐渐消失的原因是其位于亚欧板块和板块的地带。
(3)日本是个火山地震的国家,是由于其位于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比较。
12.
一般来说,各地区经济发展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世界各地自然环境的显著差异孕育了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根据提供的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区域定位:写出我们所学过的区域(国家)名称.
甲:_____ 乙:____ __丙:_____ _
(2)描述朝鲜半岛的位置。
(3)甲地区南部和地乙地区南部都是地震多发区,请任意选其一解释原因.
(4)参照图中A框的描述,完成B框的内容.
(5)丙作为中国的邻国,与我国经贸联系密切,你认为两国应如何进行经济合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0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