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人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五章 居民与聚落 单元检测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28087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5

1.选择题(共15题)

1.
以下属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正确措施是
A.减少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雕塑、壁画的破坏。
B.在参观皖西烈士陵园时刻写“XXX到此一游”,为其增添光辉。
C.将故宫拆除建设更加高大尚的现代化建筑物,给来访外宾留下好印象。
D.在接待游览西递、宏村古村落的游客时,要秉承“来多少,接待多少”的原则,以充分挖掘其经济价值。
2.
下列地区民居的表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A.我国南方地区——屋顶坡度小,墙体厚B.东南亚——平屋顶、墙厚窗小
C.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尖顶、墙厚窗小D.西亚——墙体薄、窗户大
3.
欧洲的一些国家,如德国、意大利,近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引起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下列不是人口老龄化造成的社会问题是
A.就业困难B.劳动力短缺C.国防兵力不足D.社会养老压力增大
4.
以下关于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B.一个国家或地区只要人口多,资源和环境压力就会很大
C.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或零增长,因此没有环境问题
D.发展中国家只要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就可解决环境问题
5.
2008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将“福建土楼”作为中国第36项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中能反映“福建土楼”民居建筑风格的是
A.B.
C.D.
6.
下列表达不适合的选项是(   )
A.世界上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B.西亚的人种是白色人种
C.世界三大宗教都源于亚洲D.中国共有56个民族,人数最多的民族是壮族
7.
下列关于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B.人口增长过慢会带来劳动力短缺、饥饿贫困、交通压力增大等问题
C.世界各国都要控制人口数量不能增长
D.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8.
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可以用下列哪种要素来表示(  )
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B.人口密度C.人口出生率D.人口增长数量
9.
下列关于世界语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C.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包括汉语、英语、俄语、阿拉伯语、法语、西班牙语等
D.语言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特征
10.
为了服务好各国游客,上海世博会志愿者需要了解各国的语言和宗教文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主要使用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B.印度人主要使用法语,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
C.俄罗斯人主要使用俄语,以信奉伊斯兰教为主D.美国人主要讲英语,以信奉佛教为主
11.
读“宗教建筑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宗教建筑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之一。上图建筑代表的是哪个宗教(    )
A.伊斯兰教B.佛教C.基督教D.道教
12.
(题文)聚落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其房屋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无不深深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下列传统民居与其所在地理区域的搭配,正确的是
A.竹楼—山东沿海地区B.蒙古包—云南西双版纳
C.雪屋—赤道地区D.窑洞—黄土高原
13.
人们会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建造各种特色的民居建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寒冷地区民居一般墙体厚实B.干燥地区房屋屋顶大多高耸
C.湿热地区的民居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D.湿热地区民居墙体薄,门窗大
14.
(题文)澳大利亚主要人种和通用语言为
A.白色人种、法语B.白色人种、葡萄牙语C.黑色人种、英语D.白色人种、英语
15.
至目前,世界上没有人口定居的地区是
A.北极地区B.亚马孙河流域C.南极地区D.青藏高原

2.填空题(共5题)

16.
伊斯兰教徒被称为________。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在中国又称为________教
或________教。
17.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90%以上是________ 种人,故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有“________ ”之称.
18.
(题文)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的聚落多为________状,规模________;山地、丘陵地区的聚落主要位于________地带,呈________状;河湖附近的聚落多呈________状或环状。
19.
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________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20.
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_____________减去_____________。

3.解答题(共3题)

2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和乡村是两种基本的聚落类型,上面甲图表示________ 聚落,居民主要从事________ 等工作;乙图表示________ 聚落,居民主要从事________ 等工作。聚落的变化发展是从甲到乙还是从乙到甲________ ?
(2)请列举出两点说明甲图和乙图在景观上的差异。________ 
(3)根据丙图所示的民居建筑外貌分析,当地气候特点是________ ,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2.
(题文)读“一带一路”路线图,回答问题

“一带一路”战略具体包括以下几条线路:
1、新亚欧陆桥经济带(西北方向):通过新的亚欧大陆桥向西通过新疆连接哈萨克及其中亚、西亚、中东欧等国家,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中线:北京——西安——乌鲁木齐——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匈牙利——巴黎
2、中蒙俄经济带(东北方向):连接东三省,向东可以抵达绥芬河、海参崴出海口,向西到俄罗斯赤塔通过老亚欧大陆桥抵达欧洲。现已开通“津满欧”、“苏满欧”、“粤满欧”、“沈满欧”等“中俄欧”铁路国际货物班列,并基本实现常态化运营。珲春——延吉——吉林——长春——蒙古国——俄罗斯——欧洲
3、中国-南亚-西亚经济带(西南方向):通过云南、广西连接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等国家;通过亚欧陆桥的南线分支连接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等国家。
4、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路):福建为核心区,通过环渤海、长三角、海峡西岸、珠三角等地区的港口、滨海地带和岛屿共同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等沿岸国家或地区。南线:泉州——福州——广州——海口——北海——河内——吉隆坡——雅加达——科伦坡——加尔各答——内罗毕——雅典——威尼斯
5、长江经济带,包括长江干流2838公里,长江流域7.1万公里的河流,它覆盖我国11个沿江省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贯穿东中西。
6、中心线: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新疆——中亚——欧洲
当然,21世纪新丝绸之路陆上经济带,还应包括渝新欧(重庆、新疆、欧洲)、蓉新欧(成都、新疆、欧洲)和义新欧(义乌、新疆、欧洲)等发展轴。
(1)路线2经过俄罗斯,该国在亚洲部分的河流大多____,该国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部分,其远东最大的港口是________。
(2)路线3经过的地区有______、_____、____等地区,这三个地区的居民,共同信奉的宗教是____。
(3)路线4途中经过的海峡是___________海峡,该海峡两岸是___________气候。其终点的气候属于_____(哪个季节降水)形气候
(4)路线6经过我国的___________线,该线穿过____类干湿地区。
23.
阅读世界人口增长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1650年到l750年的l00年间,世界人口增加了 亿:从l750年到l850年的l00年间,世界人口增加了 亿;从l850年到l950年的l00年间,世界人口增加了    亿;由此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
(2)193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较 (快、慢):193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较 (快、慢)其主要原因是
A.世界各地的出生率都很高,而死亡率都很低B.世界各地的经济高度发达
C.医疗技术普遍提高,社会经济发展D.各国人民都有多子多福的思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5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