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6题)
1.
下图是我国某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对该地降水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②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
③全年降水季节差异大
④全年降水季节差异小
【小题2】下面对该地气温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3】根据该地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可以推断该地可能位于我国的( )

【小题1】下列对该地降水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②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
③全年降水季节差异大
④全年降水季节差异小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冬季严寒,夏季高温 |
B.冬季温暖,夏季炎热 |
C.终年高温 |
D.终年温和 |
A.东北地区 | B.西北地区 | C.南方地区 | D.青藏高原地区 |
4.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小题2】适应湿热环境的民居是
【小题3】【小题4】周边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观的是( )

【小题1】【小题2】适应湿热环境的民居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6.
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黄河中游流经的地形区,主要是( )
【小题2】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但历史上水患严重。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治理黄河的是( )

【小题1】黄河中游流经的地形区,主要是( )
A.青藏高原 | B.内蒙古高原 | C.黄土高原 | D.华北平原 |
A.加固下游河堤 | B.上游地区开荒种地 | C.修建水利工程 | D.植树种草,加强水土保持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明确提出建设节水型社会,要求在生产和生活中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农作物 | B.工业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
C.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 D.大量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
9.
读“我国疆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我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
【小题2】图上B地比A地降水多,导致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小题1】关于我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 B.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热带 |
C.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入海 | D.最西端 在于新疆帕米尔高原上 |
A.纬度因素 | B.地形因素 | C.海陆因素 | D.人为因素 |
10.
读“我国南部沿海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我国海洋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我国南部沿海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小题1】关于我国海洋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产业难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
B.海盐生产及海洋油气开采等传统海洋产业增量不足 |
C.海洋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属于新型海洋产业![]() |
D.每年5月16日南海开始两个半月的休渔期,利于促进捕捞业的可持续发展 |
A.黄岩岛位于海南岛的西南方向 |
B.南海是东亚通往东南亚、大洋洲、非洲以及欧洲的重要海上通道 |
C.三沙市的成立,既维护了主权,又加强了海洋管理与保护![]() |
D.南海诸岛周边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具有重要的交通,战略价值 |
13.
读图我国列山脉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①山脉以西的地区是( )
【小题2】关于②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①山脉以西的地区是( )
A.东北平原 | B.内蒙古高原 | C.黄土高原 | D.云贵高原 |
A.与武夷山脉走向一致 | B.是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
C.山脉北侧年降水在400mm以下 | D.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
14.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所在的地形区,人口最稠密的是( )
【小题2】关于⑤地形区地理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所在的地形区,人口最稠密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纬度较高,冬季寒冷 | B.是我国油菜的主要产区 |
C.黑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 | D.河流封冻期长 |
18.
下图是“我国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可知我国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分布的特点是
【小题2】为解决上述水资源空间分布存在的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小题1】据图可知我国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分布的特点是
A.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南少北多 |
B.水资源南少北多,耕地资源南多北少 |
C.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均匀 |
D.水土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
A.兴修水库 | B.节约用水 | C.跨流域调水 | D.防治水污染 |
20.
我国近几年成功地开通了高速铁路。高速铁路开通后,大部分乘客是商人和公务人员,普通民众出行很少选择高铁。普通民众出行不愿选择高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高铁( )
A.速度快 | B.票价高 | C.舒适性差 | D.灵活性差 |
26.
继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后,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步挂牌,标志着我国自贸区建设迎来“2.0”时代,勾画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新格局,读左图和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角洲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
【小题2】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优势是( )
【小题3】关于长江三角洲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4】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是( )
【小题5】下列不属于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发展的影响的是( )


【小题1】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角洲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
A.靠近海洋,有便利的水运 | B.气候适宜,畜牧业发达 |
C.均为重要的全国政治中心 | D.煤、石油矿产资源丰富 |
A.科技力量极为雄厚 | B.地形平坦,土壤较为肥沃 |
C.国家政策大力扶持 | D.毗邻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 |
A.邻近马六甲海峡交通便利 | B.能源矿产丰富 |
C.我国经济第二发达的地区 | D.技术力量雄厚 |
A.上海 | B.南京 | C.杭州 | D.苏州 |
A.提供灌溉水源 | B.提供便利水运 | C.提供旅游资源 | D.提供水利发电 |
2.解答题- (共3题)
27.
读“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增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
材料二: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材料三: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材料四: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2000年人口普查排在前五位的是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江苏省。
(1)材料一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原因与 政策的落实密不可分。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人口的 问题越来越明显,可能带来 等社会问题。
(3)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目前人口总数居全国第一位的是 省。
(4)由材料三可知,目前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 个百分点,说明我国城镇人口呈现上升的趋势。城镇人口的增加也会出现城市问题。请列举一条关于城镇化的建议。
材料一: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增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
材料二: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材料三: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材料四: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2000年人口普查排在前五位的是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江苏省。
(1)材料一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原因与 政策的落实密不可分。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人口的 问题越来越明显,可能带来 等社会问题。
(3)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目前人口总数居全国第一位的是 省。
(4)由材料三可知,目前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 个百分点,说明我国城镇人口呈现上升的趋势。城镇人口的增加也会出现城市问题。请列举一条关于城镇化的建议。
28.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甲图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乙图表示华北地区多年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
材料二 如下图(甲、乙、丙、丁四幅图)
(1) 读甲图,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________ 盆地和柴达木盆地。沙尘暴多发地区地表景观多为 ________ 和荒漠。
(2)由乙图可知,华北地区的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其自然成因是 。
(3)根据丙图描述,我国西北地区东西方向上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结合丁图分析其成因。
(4)近年来,内蒙古畜牧业发展迅速,蒙牛、伊利、鄂尔多斯等企业闻名全国。试就内蒙古发展畜牧业的发展余生态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材料一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甲图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乙图表示华北地区多年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
材料二 如下图(甲、乙、丙、丁四幅图)

(1) 读甲图,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________ 盆地和柴达木盆地。沙尘暴多发地区地表景观多为 ________ 和荒漠。
(2)由乙图可知,华北地区的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其自然成因是 。
(3)根据丙图描述,我国西北地区东西方向上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结合丁图分析其成因。
(4)近年来,内蒙古畜牧业发展迅速,蒙牛、伊利、鄂尔多斯等企业闻名全国。试就内蒙古发展畜牧业的发展余生态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29.
下面是小欣微信朋友圈中的截图,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扎西妈妈心爱的美食“糌粑”是以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________为原料制作的,该作物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
(2)小欣分享的水乡民居图片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丽晒出的古老引水工程——坎儿井,其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修建地下暗渠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一假期,古丽应小欣之约来她的家乡南京游玩。她乘火车从乌鲁木齐出发,沿途经过的主要铁路干线有________线和京沪线。下面四张照片哪些是古丽沿途可能拍摄到的景观( )(双选)

(1)扎西妈妈心爱的美食“糌粑”是以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________为原料制作的,该作物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
(2)小欣分享的水乡民居图片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丽晒出的古老引水工程——坎儿井,其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修建地下暗渠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一假期,古丽应小欣之约来她的家乡南京游玩。她乘火车从乌鲁木齐出发,沿途经过的主要铁路干线有________线和京沪线。下面四张照片哪些是古丽沿途可能拍摄到的景观( )(双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6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