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开区大治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2773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5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传统契约的基本框架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概括。其一政治性质的契约。从先秦时代的盟管或盟约,到秦汉以降的约法比如“约法三章”及“约法十二条”等,均为统治者向民众宣示的具有法律性质的“约”。其二,私人之间通过合议缔结的契约,其种类和内容基本上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婚姻到交易,从借贷到合股等等,皆以私人合议来建构社会秩序。其三,介乎两者之间的具有建构共同体功能的契约,诸如家族或宗族、村落、商行以及会社制定的“约”,它们之中既有倡议者单方面宣示的“约”,也有参与者共同合议的“约”。

——摘编自徐忠明《社会与政法:在语境中理解明清契约》

材料二 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和身份社会的瓦解,欧洲17-18世纪的契约出现了“从身份到契约”的新变化。西方近代对契约关系的解释理论以社会契约论为主,它一方面批判了中世纪的封建神学,同时又补充了理性主义原则,不仅考察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契约关系,更看重分析了个人与社会公民与国家的契约关系。近代西方社会契约理论的典型用法,是用以解释为什么人应该服从国家、法律或主权体。

——摘编自(英)约翰·麦克里兰著,彭淮栋译《西方政治思想史》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契约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契约相比,近代西方契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的政治是专制的,政府有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若论汉、唐、宋诸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其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故中国自秦以下之传统政府,可称为“官僚政府”。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国史新论》等

材料二 专制一词,在先秦已出现……专制即不受他人牵制而独作决断的意思。但两千年中,似乎没有把秦政统一天下后所建立的政体称为专制政体的。专制政体一名之使用或即始于梁氏(启超),而其取义则系来自西方,殆无可疑。但若因此一名词,实际是来自西方,因而将西方所谓专制政体的具体情形,轻率地和中国历史中的专制政体两相比附,而不考虑历史条件有很大的不同,便会陷于极大的错误。西方近代的专制政体之存在,一方面因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发生了国家统一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专制君主在对付贵族阶级上,得到新兴的市民阶级——在当时是商业资本家为主的支持。贵族的势力被推翻后,新兴的市民阶级又起而推翻了君主专制。这与中国的专制情形相去很远。

——摘编自徐复观:《两汉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钱穆有关中国古代政治的观点,结合唐宋两代相关史实加以说明,并指出中国唐代与西方近代的分权制的主要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视古代中国为专制整体的主要原因,并简析西方近代专制政体的历史影响。

2.单选题(共2题)

3.
自汉高祖刘邦后,汉代皇帝谥号依次为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孝昭帝、孝宣帝……谥号中“孝”体现出
A.嫡长子承袭的原则
B.事亲事君伦理道德
C.推行独尊儒术方略
D.宽厚待民仁政表范
4.
春秋时期,秦人只祭祀自己的先祖白帝少灵。战国时期,泰灵公“作上醇(条坛),祭黄帝作下時,祭炎帝”。这变化体现了
A.宗法制度的异变
B.血缘氏族的解体
C.华夏民族的融合
D.政治联盟的形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