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2770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8

1.选择题(共13题)

1.
下列图按照大陆漂移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②③①④D.④③②①
2.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是世界上火山与地震活动最剧烈的两大地带之一,与这个火山、地震带无关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美洲板块
3.
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结合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山脉会消失B.②山脉会消失
C.红海会缩小D.地中海会缩小
4.
下列地点中,最可能发现活火山的是( )
A.河流的发源地
B.板块交界处
C.海洋深处
D.陆地与海洋交界处
5.
5月4日新疆阿克陶县的牧民土尔达力•艾克热木放牧归来后,发现自己的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小冰山,附近的草场也全部被山石掩埋.原来这里发生了冰川移动,造成当地1.5万亩草场消失,70户牧民房屋受损.冰川移动发生后,原先的小盆地被冰川填埋,形成了巨大的冰山,当地的地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造成冰川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造成阿克陶县地貌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海平面上升B.冰川移动C.填海造陆D.地壳运动
6.
可以证明“非洲和南美洲以前连在一起”的证据包括(  )
①古生物化石
②现代自然带的分布
③地层构造
④地形地貌的相似性.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7.
(题文)地理科学探索是正确认识地理现象和事物的途径之一,一般包括“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实验验证)”等过程.下列地理事件或理论最能体现上述探索过程的是(   )
A.斯科特南极探险B.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
C.麦哲伦环球航行D.中国发射北斗导航卫星
8.
读世界板块的分布图,回答:

关于图中板块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板块①是欧亚(亚欧)板块
B.板块②是非洲板块
C.板块③几乎全部位于印度洋
D.板块④是南极洲板块
9.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尼泊尔是南亚山区内陆国家,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加德满都谷地中90%的古老广场建筑、宗教庙宇已在这次大地震及其后的强烈余震中坍塌,共计12座世界文化遗产基本坍塌。读图回答:

此次地震可能诱发的次生灾害有( )
A.雪崩大雪崩塌
B.暴雨洪涝滑坡
C.崩塌滑坡雪崩
D.干旱雪崩滑坡
10.
读世界板块的分布图,回答:

下列地区地壳较为稳定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1.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尼泊尔是南亚山区内陆国家,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加德满都谷地中90%的古老广场建筑、宗教庙宇已在这次大地震及其后的强烈余震中坍塌,共计12座世界文化遗产基本坍塌。读图回答:

发生地震时,如没有条件迅速撤离到室外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可以头顶棉被蹲在室内房屋的三角空间中
②如被埋压在废墟下,不要惊慌,尽量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
③如果被埋压废墟下,不哭喊,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向外发出呼信号
④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没有听到援救信号,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可喝自己的尿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
如图为“全球六大板块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A.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C.非洲板块D.太平洋板块
13.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尼泊尔是南亚山区内陆国家,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加德满都谷地中90%的古老广场建筑、宗教庙宇已在这次大地震及其后的强烈余震中坍塌,共计12座世界文化遗产基本坍塌。读图回答:

此次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
B.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
C.印度洋板块不断挤压亚欧板块
D.非洲板块不断挤压印度洋板块

2.填空题(共5题)

14.
一般说来,各板块内部比较________;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________,容易引发________。   
15.
全球有两大火山地震带,即    火山地震带和    火山地震带.
16.
世界的两大山系:南北美洲西部的________山系;亚欧大陆的________山系。
17.
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发现组成地球的坚硬岩石表层,是由
________大板块组成,且板块与板块都处在不断的________之中。   
18.
1912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________提出了“________”。

3.解答题(共5题)

19.
读“红海、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成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脉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______。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喜马拉雅山脉是由__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3)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2013年11月28日,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该地多火山的原因是______。
(4)读图可知,红海面积会不断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20.
读“六大板块示意”(如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成    大板块.它们是:
A    板块,B    板块,
C    板块,D    板块,
E    板块,F    板块.
(2)六大板块是不断    着的.当板块运动时,地球表面分属不同板块的大陆,便出现   现象.
(3)板块与板块    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        
21.
读甲、乙、丙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美洲板块主要包括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的陆地。   
(2)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从海陆变迁的角度看,喜马拉雅山脉是由________,山脉的形成与板块的运动有关,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________。   
(3)缅甸多地震,从火山地震分布来看,缅甸位于________火山、地震带。   
(4)日本多地震是因为________。   
(5)地震能在瞬间改变地表形态,下列景观图片属于地震引起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所在的板块是________板块,②所在的板块是________板块。   
(2)图中所示的山脉是________,根据板块构造原理,图中山脉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3.
读火山地震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字母A(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和B(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和填注在图相应的位置上。   
(2)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__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的接触地带。   
(3)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就是亚欧板块与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交界地带。   
(4)我国处在________板块、 ________板块和 ________板块的交界地带,因而是一个地震较为频繁的国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5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