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等八校2019年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2760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1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材料一 淮军士兵由将领亲自招募,他们之间大多具有乡党、姻亲、友朋的裙带关系,士兵对于将领的人身依赖非常严重,军队正常运转实所依靠的正是这种私人感情,因此各统领无不视所募军队为私人资本,决不容许他人插手……淮军的指挥体系是标准的个人指挥体系,营务处虽能分担指挥官的工作压力,却不能提供实际的作战参考,它与强调情报搜集、周密筹划、集体指挥的总参谋部制度比起来相差太远……淮军的军事改革始终没有涉及兵役制度的完善,致使其长期在“增募——裁减——增募”的雇佣军制中踏步,军队战斗力也随之起伏不定,在遭遇举国动员、全民征战的日本军队时,无论是军队规模还是兵员素质,就难免不落下风了,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威名扫地

——摘编自黄凯《火器引进与淮军军事改革》

材料二 淮军是曾国藩的湘军扩张的产物,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中发展壮大,并成为扼杀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力量;之后,又成为绞杀捻军起义的主力军。随着淮军的日益强盛,其创建者和统领李鸿章的政治权力越来越膨胀,淮军由地主军事武装组织逐渐演变为左右时局的政治集团,不仅担负着当时军事和国防的重任,而且影响到政治、外交、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李鸿章和他的淮军支撑了晚清四十年的局面,维系着清政府的命运。

——摘编自邱瑰华等《李鸿章与淮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淮军军事改革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淮军军事改革。
2.
   材料 德国闪击波兰后,苏联为了自保和防止战火东延,着手在西部采取一系列行动,从波罗的海到黑海建立一道阻抗德军向东挺进的壁障——东方战线。1939年9月17日,当波兰濒临败亡之际,苏军进入波兰境内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地区……10月,这两个地区分别加入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两个加盟共和国;11月30日,苏联以距离苏芬边界只有32公里的列宁格勒的安全为理由,出兵侵入芬兰。经过三个半月的激战,芬兰战败。战后,苏联获得近42000平方公里的新领土;1939年9、lO月间,苏联又分别与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签订互助条约……1940年6月,三国政府被迫立即接受苏联的全部要求。8月初,这三个小国也被分别“接纳”作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最后一个行动是1940年6月26日照会罗马尼亚要求归还比萨拉比亚——8月2日,苏联宣布在比萨拉比亚地区成立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上卷》

(1)根据材料,概括苏联“东方战线”建立的过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建立“东方战线”带来的影响。

2.单选题(共2题)

3.
有学者认为:“自汉武以后,名虽尊儒,然以帝王之利便为本位以解释儒书,以官家解释为楷模而禁人自由思索。后人所研读的儒家经典不是经典本身,只是经典的注……儒家的精神,孔子的精神,透过后代注疏的凸凹镜后已是变歪了的。”该观点意在强调
A.儒学公信力遭到了普遍质疑B.汉代儒学思想以帝王为本位
C.儒学日益僵化逐步走向衰落D.汉代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4.
城市的生活与农村不同,市民脱离了土地,逐渐形成了与传统的价值观念相抵触的心理状态。他们主张宗教宽容,因为不敢和异教徒接触,必然会失去可观的利润;重视理性,因为对行情、国情不作冷静、理智的分析就会遭受破产;崇拜财富,因为财富给他们带来了荣誉和地位。据材料可知
A.新航路开辟后理性主义占据主导地位
B.人文主义是对市民思想的提炼和升华
C.工业革命后社会拜金主义思潮的兴起
D.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启蒙运动的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