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7-2018学年双江中学下学期期末考模拟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2737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7/16

1.连线题(共2题)

1.
把降水情况与相应地区相连.
2.
将与下列主要分布地区对应住宅的数字填在括号内:
①窑洞   ②竹楼 ③冰屋  ④四合院
A.我国西双版纳﹣________ 
B.北极地区﹣________ 
C.北京﹣________ 
D.我国黄土高原﹣________ .

2.选择题(共24题)

3.
传统的聚落建筑风格打上各地自然环境的烙印。关于下列地区的民居说法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
A.黄土高原——窑洞B.北京——四合院
C.北极地区——冰屋D.西亚——高架屋
4.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
A.亚洲B.欧洲C.大洋洲D.南极洲
5.
下列能解释“酷寒的南极大陆下沉睡着万顷煤田”这种现象的是
A.大陆漂移B.气候变暖C.人类活动D.植被迁移
6.
喜马拉雅山脉主要是由于板块的( )运动形成的。
A.碰撞
B.张裂
C.分裂
D.隆起
7.
地震发生时的正确防护行为是
A.正在行驶中的任何车辆迅速前进
B.来不及撤离楼房时就从窗口跳出
C.来不及撤离建筑物,应躲藏在建筑物内的有利部位避震
D.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朝顺风方向跑,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8.
(题文)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北半球B.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南半球
C.七分陆地、三分海洋D.地球表面71%为海洋,29%为陆地
9.
观察地球仪,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D.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10.
北美洲与欧洲之间的大洋是
A.北冰洋B.大西洋C.太平洋D.北冰洋
11.
赤道穿过的下列哪些大洲(    )
A.欧洲B.非洲C.南美洲D.北美洲
12.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7月等温线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的气温低于乙处B.甲、乙两处气温相同
C.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D.甲处是陆地,乙处是海洋
13.
2018年1月15日,北京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下列符号中能表示该天气的是:
A.B.C.D.
14.
读亚欧大陆局部轮廓图,读图完成下题。

上图四地的气候特征与下图“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对应正确的是
A.①—aB.②—bC.③—cD.④—d
15.
如果此时是夏季,请选择说法正确的(  )
A.A为陆地,B为海洋B.B为陆地,A为海洋
C.A在南半球,B在北半球D.A、B都在南半球
16.
下图漫画“苦难的母亲”反映的主题是(   )
A.鼓励农村女多生孩子B.环境污染严重
C.世界人口增长过快D.人口老化,劳动力短缺
17.
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地区中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是(  )
A.荒漠地区B.高原、山区
C.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D.内陆地区
18.
(题文)人类历史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
A.土壤肥沃、地形平坦的地区
B.峡谷地带和河流上游地区
C.气候炎热的森林里
D.海洋运输便利的近海地区
19.
东南亚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是由于当地气候
A.终年高温多雨B.终年寒冷干燥C.终年炎热干燥D.终年温和多雨
20.
关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
A.山区聚落密集,数量众多B.河流交汇处,易形成聚落
C.传统聚落,大多就地取材D.寒冷地区,房屋墙体较厚
21.
(题文)寒假明明一家打算到东北旅游,明明在网上在找资料时发现当地民居墙体厚,窗户小。窗户上装双层玻璃,屋顶高耸坡大。当地民居如此建设是为了
A.减少强光照射B.防寒保暖C.便于排雨D.防止积雪
22.
全球每年新增加的人口数高达8000万,相当于一个德国的人口,主要是因为
A.全球人口基数庞大B.人口出生率高
C.人口死亡率高D.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低
23.
假如你有机会去埃及观看金字塔,你听到的当地语言是()
A.西班牙语B.阿拉伯语
C.英语D.汉语
24.
(题文)下面不属于聚落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的是(   )
A.交通便利B.水源充足C.地势平坦D.土壤肥沃
25.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国家的大洲是:( )
A.非洲B.大洋洲C.南极洲D.南美洲
26.
下列国家不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  )
A.中国B.加拿大C.日本D.澳大利亚

3.解答题(共5题)

27.
(题文)读世界7月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

(1)说出赤道向两极气温的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
(2)图中,高、中、低纬度地区_______地带平均气温大于20℃。
(3)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一年中,陆地北半球______月气温最高,_______月气温最低。
(5)同纬度地区,一般情况,夏季陆地气温_______海洋(高于、低于)。
(6)我们快要放寒假了,南半球澳大利亚的同学放_______假。
28.
(题文)要素联系综合思维,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北半球气温分布图,气温纬度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纬__________。
(2)A处气温数值可能为____________(“大于0℃”或者“小于0℃”),其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
(3)某地气候资料图最可能为图示①②③④中的________处,该气候区植物叶片小且表面有“蜡质层”,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题文)读模拟湿润气候的形成条件,完成题目。
工具材料:三只小塑料杯、少量干燥的沙子、少量清水。实践步骤:①在两只小塑料杯中倒入等量的水,另一只杯子装入等量的沙子。②在每只杯口盖上一张透明的塑料薄膜,用橡皮筋扎紧。③把水杯A和沙杯B放在阳光下,水杯C放在阴凉处。④15分钟后,观察A、B、C三只杯子发生的变化。

(1)在步骤④中,观察A、B、C三只杯子,塑料薄膜上有明显水珠的是________,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是________。

(2)根据实验观察结果,推测上图中P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并分析降水形成原因:
气候类型____________;气候特点____________;降水成因_______________。
30.
(题文)读“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1830年起,世界人口每年增长10亿所用的时间依次为_____年,____年,___年,_____年。
(2)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
(3)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1.
读不同国家GDP与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数的关系图,回答问题。

(1)对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GDP和从事制造业的人口百分比,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很____,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也很____;发展中国家的人均GDP很____,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也很____。
(2)发达国家的经济特点是进口______________,出口_______,工业以_____为主,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点是进口_______,出口_______。
(3)法、德都是该区域的国际组织_______的成员国,该组织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连线题:(2道)

    选择题:(24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